- 扫一扫 -

- 留言 -

一个法律人的观点:2019年混凝土行业面临挑战的几点思考

2019/05/22 16:45 来源:诺善风控 王振宇

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业大宗主材已经一跃成为最大的单体材料,2018年的生产量突破18亿立方米,但产能发挥率很低,不到40%,这也反映了行业的去产能任重而道远。......

  2019年5月18日,笔者受邀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CCPA理事会,同时参加了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和中联重科、沈阳建筑大学协办的中国混凝土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报告会,这三个会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首先是组织机构与协办方均为CCPA和中联重科、沈阳建筑大学,其次会议议程交叉进行,再次会议的邀请嘉宾多有交集,这次会议充分展示了全产业链上的从业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集越来越多,协同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用牵一发动全身,唇亡齿寒来形容产业链是恰如其分的。

  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业大宗主材已经一跃成为最大的单体材料,2018年的生产量突破18亿立方米,但产能发挥率很低,不到40%,这也反映了行业的去产能任重而道远。在本次会议上,笔者结合行业的现状、困境、展望分别作了三个维度的分析发言,因发言时间较短,未能展开,便通过本文做提纲挈领的阐述,以供方家指正。

  存在的五大问题,用五句俗语进行总结,既有先天不足,也有无序竞争。

  1、“好死不如赖活着”——产能严重过剩下的不正当竞争普遍存在。

  其主要表现是垫资和杀价现象严重,其价格竞争已经远远偏离了行业的基本价值追求。垫资的问题也十分严重,杀价的现象进一步压缩行业的利润。但是大部分企业却依然各自活的都还自在,只能说现在还有很多企业虽然不是高质量的活着,但是却也一下子又死不掉。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材料供给严重不足下的质量隐患如影随形,严重危及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这一问题与笔者旧作《砂石料短缺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所揭示的现象一脉相承,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在各种强大政策的打压之下,砂石料供应格局分化和结构调整明显,传统的河砂等天然砂基本枯竭,而以机制砂和淡化海砂正在成为主力军,还有打擦边球的所谓“精品砂”“高仿砂”等也粉墨登场,甚至石粉等材料在相继走上建筑业舞台。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将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持久的影响,然而显见的是“耐久性”却又是以时间为衡量尺度的,但上述原材料横空出世不过几年时间,如何检验耐久性呢?因此,可以合理推断,在持续增高的价格和全面禁采的高压之下,原材料供应的质量堪忧成为不争的事实。

  3、“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混凝土交易合同话语权低下状态下的不公平合作,进一步挤压了行业的生存空间。

  其中尤为表现明显的合同相对方施加的部分霸王条款,其中甚至出现剥夺混凝土供应方合同诉权、合同解除权、合同抗辩权等条款,这是明显违法的约定。这一部分合同的出现既有交易相对方的盲目强势,也是供应商的一味羸弱与无条件抢单等因素使然,其根本问题还是企业的基本风控意识缺失和产能过剩所致,如何改变这一因素,需要行业更多的反馈以及和施工方更好的互动交流,通过行业协会的合同范本推荐与行业之间的互谅互让来实现。

  4、“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应收款拖欠下的资金困局持续发酵,且愈演愈烈。

  混凝土的应收账款回收属于刚性需求,一如买房的刚性需求一般,日日上演,日日发生,应收账款已经深度绑架了混凝土行业,冻结了行业的活力,极大压缩了行业本来微薄的利润,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仍然在向纵深发展,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基于此,混凝土行业急需要在诉讼清收之外提供类似的行业调解清收等新思路作为辅助手段和备用渠道。

  5、“冰火两重天”——环保严政下的企业间分化进一步拉大距离。

  一直保持环保投入和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建设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反之,那种打算“舀一瓢就走”思路的企业路越走越窄,生存空间正在压缩至退出行业的境地。可以合理预期,未来的行业发展将会呈现出“几家欢乐百家愁”的局面,这也是行业未能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始终坚持以国家标准和政府文件严格要求自己的企业正在上演“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激励大戏。而大批不重视环保投入的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强的执法问责力度。

  三个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也给出自己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

  1“严进宽出、向死而生”——去产能与并购重组将会成为最优解而非“头痛解”。

  上游的水泥行业实际上这几年所形成的终端定价权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最近十年的行业并购重组,以大企业为代表的水泥企业,逐步完成了并购布点和区域重构,虽然不排除其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完成相应的协同垄断的嫌疑,但是其利用并购整合完成的行业格局再造与话语权重构,仍然是值得混凝土行业积极学习与实践的。

  我们看到上游水泥行业、下游建筑行业,正在向产业链的延伸端进行产业延伸,从而实现终端保供和强势定价权,逐步丰富企业的盈利模式与风险分摊,通过并购重组形成的行业融合与整合正在成为大势所趋,方兴未艾。这一点从连续近十年来的中国混凝土前十强上的排名可见一斑,排名榜上基本由上述两类企业交错构成。混凝土行业因此作为区域性的生产短周期行业,并购重组应当成为强者恒强,大者愈大的不二选择路径。

  建议采用“严进宽出、向死而生”的思路来推进行业的并购重组,首先是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通过JGJ/T328和117号文的要求,通过绿色搅拌站达标来推进优胜劣汰。此谓之“严进”;不断推动行业的并购重组,提高门槛解决了无序滥入的问题,随后要通过市场动态核查、资质符合性年审等手段来推动更多的出让意愿,从而实现退出,此谓之“宽出”。

  在第一部分中所述及的产能过剩、合同话语权低下、环保严政的企业分化都可以在这一解决方案中找到答案。

  2“药材好、药才好”——砂石料短缺急需要解决方案的顶层设计。

  这句广告词令人过目难忘,用一句形象的话展示了混凝土作为一种高度依赖于原材料质量的拌合物,只有高品质的水泥、砂石料、掺合料、外加剂等才能实现高品质的混凝土,但是目前的砂石料严重供不应求已经成为全行业之殇!

  绿水青山我们当然要,金山银山我们也要,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是否就要彻底干掉其中一个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的旧文中对这一问题已经做过论述,此处不赘。但是仍然需要反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提出的解决方案如下:

  (1)砂石料的集约化供应,改变遍地开花的砂石场开采,这一点目前正在推进这一工作,但是必须要警惕当前的砂石料完全的“国进民退”现象发生,应当一视同仁的对所有主体进行挂牌出让,而国有企业反而应当退出这一行业,这和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政府投资条例》所倡导国资应当更多从事公益投资的方向是相符合的,也是当前推进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

  (2)砂石料存量供应完全“一刀切”禁采依然应当进行深刻反思,究竟有否这种必要,是否有必要区别对待?是否有替代性模式来实现差异化的供应。

  (3)成规模的砂石料供应商应当按照产、供、销、运、分一体化的模式来建设,同时发挥资源税的征缴与环保投入相挂钩的模式来推进新增产能的良性健康发展。

  (4)淡化海砂的投入和出让也应该及时进行策略调整,在严格监管和严格检测实现淡化指标达标后投入目标市场。

  (5)机制砂的大力推广应当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规划来定位,在全局性砂石短缺前提下,机制砂作为替代性的主力,应当引起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重视。

  (6)石粉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材料应当快速进行规范,制订相应的国标进行指导使用。

  3“输血与造血”——应收账款引入创新思路,应当成为行业高度重视的重要手段。

  应收账款产生的实质是建筑产业链上货币资本与实物资本在周转转化过程中的一种滞后,而影响滞后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毫无疑问是建筑业资金不足——或者说建筑业投入资本断流所致,而依照资金链流转理论,资金链的闭环运转的前提是足够的货币资本能够保证实物资本在高速运转时的变现,但是我国的超前建设现状造成了不可能有足够的货币资本来支持实物资本的随时兑现。这就是应收账款从金融理论上的笔者解读。

  如何化解应收账款困局,已经有无数作者汗牛充栋的论述,包括较多大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必须正视的是,应收账款现状的改变仅靠研究是远远不够,仅靠诉讼打官司也是远远不够的,这都不能改变货币资本在建筑业短缺的现实。因此“输血”和“造血”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文所说的“输血”是指通过引入外部资金融资来盘活应收账款这一存量资产,主要手段是应收账款的债权质押融资和保理转让融资,这一个话题的最核心在于债务人的诚信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次是证据风控所保证的债权可变现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风控专家的专业解决方案。

  本文所说的“造血”主要是指通过非诉调解清收来解决应收账款的柔性清收问题。毋庸置疑,采用大量的诉讼清收在有些案件中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收作用,但是作为混凝土债务人的建筑施工单位,其往往也是基于上游被建设单位(开发商)拖欠而拖欠材料款,如果持续对抗下去,对于材料商和施工商都是双输的格局,伤了和气花了钱,应收账款也未必可以快速收回来。

  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日

编辑:余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湖南长沙市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

按照安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农村住房建设建造方式创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交二航局:党建引领,匠心筑桥,赋能湖北高质量发展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作为央企,积极投身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动能。公司致力于桥梁建设,承担多项世界级桥梁工程,提升桥梁建造技术水平,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绿色建筑和固废处理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中交二航局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市场竞争力,推进企业现代化和长期繁荣。

中国建材股份董监事浙江调研行:洞察行业发展新态势

4月24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赴山亚南方参观调研,实地参观工业互联网数字平台、安全体验馆、智能化中控楼和全自动试验室,详细了解浙江水泥和山亚南方在绿色化、数智化、特色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与浙江水泥和山亚南方管理层就行业发展、三精管理、转型升级等开展深入交流。

平陆运河三大枢纽船闸主体施工启动,青年枢纽进入新阶段

平陆运河关键控制工程三大枢纽进入船闸主体施工阶段,青年枢纽首仓船闸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青年枢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一部分,面对咸淡水环境挑战,建设团队采用科技手段解决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腐蚀问题,应用智能温控技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目前,工程累计投资约306亿元人民币,展现出世界级运河的雏形。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9

甘肃省

¥ 382.91
2024-04-2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9

云南省

¥ 312.85
2024-04-2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9

重庆

¥ 328.95
2024-04-29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9

广东省

¥ 324.44
2024-04-29

湖南省

¥ 316.08
2024-04-29

湖北省

¥ 319.39
2024-04-29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9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9

安徽省

¥ 313.99
2024-04-29

浙江省

¥ 342.2
2024-04-2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9

上海

¥ 332.73
2024-04-29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9

吉林省

¥ 358.29
2024-04-29

辽宁省

¥ 324.97
2024-04-2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9

山西省

¥ 315.65
2024-04-2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9

天津

¥ 338.21
2024-04-29

北京

¥ 339.43
2024-04-30 16: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