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为青山“添绿”,为产业“增金”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中国建材集团深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发展,积极投身矿山修复、固废利用、绿色智造,为绿水青山注入建材力量。
产业转型
01中国巨石
2022年,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投资百亿元建设了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是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目前基地产能规模20万吨。
为实现零碳制造,公司配套建设了233兆瓦的风电场项目,全年风力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相当于15万个家庭全年的用电量。所发绿电用于巨石淮安公司玻纤生产,基地绿电使用比例100%。风电项目所用风电叶片均由巨石的玻纤产品制造,所发电量全部并入国家电网,产生的绿电一部分被输送到基地用于玻纤生产,另一部分送到千家万户,实现生产、生活电力供应的绿色化,形成了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应用的微循环。
基地全面升级智能制造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AI质检、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基地采用自主研发的无氟无硼、高模高强E7、E8、E9 玻璃配方,减少矿产资源使用,从源头就降低了碳排放;智能化超大型池窑、电助熔辅能、纯氧燃烧等技术,每年可减少天然气用量 7280 万立方米;科学整合空压系统余热资源,精准控温,实现制热系统节电量约270万千瓦时;试验窑炉天然气掺氢燃烧技术,实现全球行业首次突破,降碳排放10%。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在“零碳”与“智能制造”双重维度上实现了国际性突破。
02吴忠赛马
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吴忠赛马巧用工厂闲置空间和充足的日光照射资源,低成本建设光伏绿电。该系统又称分布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单从外观看就是普通的车棚。但实际上,它不但具备传统车棚的所有功能,而且能通过光伏板发电储能。该停车棚建设地面电站4排、16个阵列,顶部光伏电站2座共计装机容量308千瓦,实现年均发电量约44万千瓦时。光伏和车棚结合起来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不仅可以继续发挥车棚遮阳避雨的功能,同时又充分依托原有场地吸收和转化阳光能量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为工厂提供绿色环保的电力。该项目年均节省电费约19.8万元。在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03中材甘肃
中材甘肃以承办白银市延伸工业企业产业链推动固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座谈会为平台,畅通企业间沟通机制,深入挖掘周边固废资源,打破当地贸易商垄断模式,通过对60余种样品的100余次检测实验对比,引进低价脱硫石膏,并借机重新打通与本地企业硫酸渣合作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持续拓宽原材料供应渠道,对各种原燃材料在集采确标价基础上进行再博弈,实现各原材料综合价格有效下降。
中材甘肃榆树沟大理岩矿山安装粉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
LED大屏实时跳动显示温湿度、气压、噪音、CO2、CO等多项数据,实时捕捉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浓度,持续监测噪音指数,这些关键环境参数即时汇聚于远端监测平台,构建起覆盖生产核心区域的智能感知网络。这套系统使环保管理实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预警的跨越:当数据超阈值时,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和多端信息推送,相关人员可精准定位异常点位,迅速响应处置。粉尘噪声监控系统不只是环境保护的利器,更是矿山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枢纽。它促使企业以数据为“导航”,驱动绿色运营与效率优化双轨并行,最终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坚实动能。
绿色产业
01河南天山
矿山是水泥生产的根基,其开采的石灰石占水泥原料构成的70%-80%。“用山”更要“养山”,自“两山”理念提出以来,河南天山始终践行“边开采、边治理”原则,累计栽种各类绿植超120万株,复绿面积达490公顷,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9座、省级绿色矿山9座。
在坚守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上,河南天山更将生态治理与价值创造深度融合,根据水泥生产流程设计特色工业旅游路线,昔日废旧矿坑蜕变为诗意生态景观湖。其中,平原同力跻身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洛阳中联水泥工业旅游基地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单,以生动实践诠释着工业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的和谐共生之道。
02吴忠赛马
在吴忠赛马,昔日的空地已生机盎然。一排排蓝色光伏电板中间的空地种满了果蔬和绿植。“光伏+智慧工厂”项目巧妙利用光伏板形成的散射光环境种植蔬菜,蔬菜根系固土调湿,茄子、小番茄、乳瓜等作物生机盎然,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这些果蔬单季产量便可满足职工餐厅需求,使种植旺季的蔬菜采购成本降低了近三成。每年举办的包包子活动,更让员工共享这份独特的劳动成果。通过精心规划,作物与木架将光伏区打造成兼具生产与观赏价值的景观。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菜”的立体模式,在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03中材甘肃
在中材甘肃厂区内,有一片特殊的“生态绿洲”——利用生产区周边闲置土地,规划出总面积约300多平米的果蔬种植园。硬化地面与绿色田园在此和谐共生,员工亲手种植的西红柿、辣椒、茄子、哈密瓜等作物随季节轮替生长,形成“厂在绿中、绿在厂中”的独特生态景观。这片园地每年为职工食堂提供部分新鲜有机蔬菜,在提升厂区绿化覆盖率的同时,有效抑制扬尘改善微气候。正是这样一处利用“边角余地”打造出的种植园,生动体现了现代工业企业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环保及产业智能化升级双重考验,为贯彻相关政策要求,加速推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定于9月23日-24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众多产业相关方,集群体智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及智能化转型升级。
编辑:李彬恺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