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经开区“量体裁衣”助力企业治污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 2025-03-13 15:33

本报记者 董若义 通讯员 韦阳 王婷婷 济宁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针对企业“量体裁衣”,以创新为引领,以精准施策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型治理模式,取得一系列成效,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开发区样板”。 2024年,经开区PM

2.5、PM 10等污染物平均浓度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经开区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企业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通过“资金+政策”帮扶模式,经开区为济宁港航顺达港有限公司封闭煤棚改造、山东凯利特机械有限公司颗粒物深度治理项目争取资金超1600万元。

经开区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管控,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化乡镇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办法,提升属地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强化联防联控,绘制完善污染源分布图,开展周边排查100余次,对108家涉VOCs企业进行帮扶,邀请专家团队多次赴现场开展“一对一”专项指导,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指导企业及时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公示牌及“一厂一策”,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不间断开展“四不两直”行动,确保企业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经开区目前已完成105台国三及以上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喷码工作,国三及以上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到91.36%;抽测重型柴油货车1931辆,检查车检线和加油站60余次,整改问题37个,核实车检线异常数据665条,整改非道路移动机械问题839个。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10 0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