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50项重点交通标准助力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2024/05/20 13:10 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实施50项交通重点标准,涵盖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协同管理,旨在促进区域交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计划到2027年基本建立,2035年全面完善,推动两地交通互联互通和智慧化升级,提升群众出行便利。......

据5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消息,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联合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简称《标准体系》),聚焦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协同管理三大方面,布局50项重点标准,包括两地要联合立项、共同制定、协同发布的区域性地方标准28项,鼓励先行先试、强化实施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2项。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推动成渝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35年,构建起更加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开放兼容的标准体系。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主持发布会,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柳成洋,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郝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洪波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极”。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两地围绕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已发布9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落地实施了一系列智慧、绿色重大项目,在运行管理协同联动方面开展了重点工作试点示范。

《标准体系》要求,加快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标准制定,支撑高速公路扩能改造;完善山区水上旅游航道建设标准,挖掘精品航线与旅游资源叠加效应,助推交旅融合发展;加强毗邻地区公交服务等标准供给,连起群众出行路,推动“双城”生活享受“同城”便利;加快冷链、危险货物等电子运单标准制定,支撑建立运输数据“一张网”;研究高速公路智能化、内河码头自动化等标准,统一汽车充换电设施和加氢设施运营服务标准,服务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设。

在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门将着力推动服务“软联通”。成渝两地将统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施配置、标志标识等标准,强化服务区信息发布和引导服务,改善高峰时段出行群众停车难、充电难、就餐难等问题;推动跨省城际公交运营服务标准研究,提升线路覆盖、优化站点设置、加密发车班次、加强信息服务、丰富支付模式;加快省际包车客运电子标志牌规范标准制定,简化审核查验流程,提升车辆调度效率。

下一步,两地将成立成渝交通运输标准一体化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打造标准实施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交通标准化发展贡献“成渝智慧”。

编辑:CcementAI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海市水泥行业协会:关于GB 175-2023水泥新标准实施后质保书格式更新的通知

新标准GB 175-2023对水泥质量提出了更新要求,企业需调整质保书格式以符合新规定。这涉及水泥产品质量控制与信息传递的改变,确保产品符合最新标准,提升行业规范性。

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 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对企业歧视,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发展。

关于批准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保障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安全。该标准将于2024年4月25日实施,对相关行业及消费者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电池有重要意义。

2024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

2024年1-4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0%成为亮点,而民间投资仅增0.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4.8%,东北地区增长6.4%。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5.2%。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支撑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湖南省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支撑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安全,规范服务工作,依据《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等,建立支撑服务资源池,包括申报流程、机构资质、工作内容和管理考核,以助企业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6: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