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泰安中联水泥:环保节能建设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2024/05/20 10:56 来源:陶然道朗

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深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把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过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领水泥行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深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把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过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领水泥行业提档升级。

作为世界水泥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泰安中联打造的“梦工厂”不仅仅是中国水泥工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突破,更实现了世界水泥工业“智能制造”的集体梦想。

走进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大型机械设备与花草苗木交相辉映,处处传递着企业发展的“绿色气息”。中控室里,水泥生产的主要环节实时呈现在智能监控屏幕上,通过后台人工监测,生产环节中的污染物排放指数一目了然。

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生产技术部部长 刘胜林:

“水泥生产的主要工序是‘两磨一烧’,即生料磨、水泥磨、熟料煅烧。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可以随时掌握‘两磨一烧’过程中产出的粉尘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情况,精准把控,把污染排放控制在最低状态。”

在室外,一座高达108米的六级预热器耸立在厂区里。相较于传统的五级预热器,六级预热器通过增加预热级数,使生料在进入回转窑之前,更充分地与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生料的预热温度和热效率,不仅降低了回转窑的能耗,还提高了水泥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副主任工程师 林道同:

“我们拥有中国第一台六级预热器,可以实现物料的充分换热,降低煤耗,比普通生产线的吨熟料标准煤耗减少6公斤,所以在节能降耗方面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同时,我们的SCR项目也在建设中,建成后可以降低吨熟料氨水使用量2千克,实现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

水泥生产企业作为高耗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借助六级预热器能源综合利用率高的优势,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在实现“吃废利废”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环保效益。

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工程师 李建:

“依托预热器的高温煅烧,我们可以将周边地区产生的废旧纺织物、农作物秸秆等废旧可燃材料进行回收焚烧发热利用,这样危废协同处置量每年可以达到10万吨,一年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6万吨。”

目前,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正聚焦智能化提升和数字工厂建设,不断加快绿色转型,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加大环保及技改投入,向节能减排要效益,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世界环境日】破解环保难题,共建美丽中国——解决方案来了!

在世界环境日之际,文章提出了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方案。包括: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废纺等替代燃料减少煤炭消耗,节能减排;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缓解能源紧张,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余热发电和储能电站减少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处理工业废弃土壤,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投资脱硝系统减少空气污染,建设绿色矿山恢复植被。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甘肃省建设投资]吉林蛟河市5.12万千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助力乡村振兴绿色能源发展

蛟河市5.12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年发电量74671.01MWh,相当于每年节约22774.66吨标准煤,减排CO2 58988.6吨,SO2 428.61吨和氮氧化物643.66吨,对乡村振兴和环保有重大贡献。

2024-06-05 氮氧化物 SO2

冀东水泥: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国企力量

冀东水泥响应国家政策,推进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工厂和供应链,发展新能源,实施降碳减污措施,强化环境应急保障,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中国电建]中国电建沽源晟凯100MW风力发电EPC项目开工,助力绿色能源新时代

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三公司沽源晟凯100MW风力发电EPC项目开工,计划安装16台6.25MW风电机组,配备20MW/40MWh储能系统和220kV设施。项目年均发电327778.85MWh,能大幅减排二氧化碳,节约标煤,减少污染,助力绿色发展。公司团队将强化项目管理和履约能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匠心独运,砥砺前行——黄河同力徐学超:首席操作师的非凡奋斗与卓越贡献

黄河同力水泥公司的首席操作师徐学超以其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实现生产指标的重大提升,降低能耗,解决技术难题,并积极推动创新和节能工作。他带领团队实现零事故,提高设备运转效率,节约成本,展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传帮带”培养新人,实现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成就。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1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