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政策暖风频吹 混凝土行业进入新时代

2013/09/11 10:59 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目前,我国混凝土产业的相关政策频繁发布,这对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发展正在步入政策最佳期。......

  目前,我国混凝土产业的相关政策频繁发布,这对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发展正在步入政策最佳期。

  推进兼并重组 政策利好产业

  1月2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12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3〕16号),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明确了水泥行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鼓励水泥企业延伸产业链。鼓励水泥企业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基础上兼并重组上下游关联企业,优化物流配送,整合发展预拌砂浆、商品混凝土及建筑预制构件产业。

  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于2月16日公布,自5月1日起施行。该决定对泡沫混凝土行业的利好消息为附件中原文件的第一类鼓励类、第三十九条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项中增加了"48、不燃外保温材料、阻燃制品"。

  近几年,城市先后因暴雨袭城出现内涝灾害,既导致了人员伤亡的惨痛后果,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城市内涝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家也对此高度重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3月25日发布《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加快设施建设,势必会加大对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的需求,利好行业。通知要求,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在雨污合流区域加大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力度,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加强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新建城区要依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有关要求,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各地区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布局,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与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园林绿化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

  发展循环经济 提倡固废利用

  2013年1月底,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文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中提到推进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建筑废物集中处理、分级利用,生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等建材产品。因地制宜建设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基地。在建材工业领域,发展绿色建材产品。鼓励发展绿色建材产品。重点加快发展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提高高标号水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例,推进水泥及混凝土用量的减量化。

  1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第19号令,发布修订后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并于3月1日执行。《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指出,鼓励对粉煤灰进行高附加值和大掺量利用,利用粉煤灰作商品混凝土掺合料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3月7日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指导目录》),涉及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重点发展方向下的125个子方向,共3100余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发改委表示,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发展改革委将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改完善《指导目录》。在《指导目录》中,再次提到粉煤灰的固废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废渣、冶炼废渣、尾矿等废物的二次利用或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固体废物生产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品,大掺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品。

  地方政策 利好绿色建材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今年的一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这部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纲领性文件发布后,北京、四川、福建、江苏、湖南、青海、河南等地也相继发布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来规范和正确引导绿色建筑发展,可以说建筑节能是未来发展一大趋势,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广阔,也为推广高强度混凝土及商品混凝土提供了空间。下面以几个省份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例,来领略混凝土产品在绿色建材中的重要性。

  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烧结空心制品、加气混凝土制品等建材。引导发展利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全面推广使用400兆帕级及以上高强钢筋,到2015年,500兆帕级及以上高强钢筋应用量达到建筑用钢筋总量的20%以上;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严格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到2015年,省辖市城区、40%的县级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砂浆,20%的乡镇达到散装水泥示范乡镇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绿色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公布抽查信息,引导规范市场消费。

  湖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推广绿色建材和高能效建筑耗能设备。因地制宜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轻骨料混凝土多孔砖墙体、陶粒混凝土砖与陶粒混凝土砌块墙体等自保温墙体材料及外墙自保温体系。大力推广高强度钢筋、高强度混凝土及商品混凝土。推广节能灯具、节能电梯、节电设备、节气设备、节油设备。积极建设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规模化生产能力。

  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材产业。积极发展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高性能混凝土,2015年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70%,预拌混凝土使用比重达到70%以上,预拌砂浆使用比重达到10%以上。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示范工程。重点发展建筑废物再生骨料、路面透水砖、再生混凝土等建材产品,鼓励建筑废物收集、清运、分拣、利用一体化利用,支持建设一批年消耗100万吨以上建筑废弃物示范项目。到2015年,建筑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50%。

 

  从近期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中,可以清晰看到,混凝土产业已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发展节能建筑、循环经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等诸项基本国策日渐发力的背景下,我国混凝土政策规章的制定还会不断提速,利好产业,规范行业。

 

编辑:纪海波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明年经济工作,这几个发“力”点要读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房地产调整逐步到位,楼市企稳向好

在全国楼市深度调整、持续复苏的过程中,部分房企也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3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3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3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3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3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3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3

重庆

¥ 331.21
2024-05-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3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3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3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3

河南省

¥ 324.59
2024-05-13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3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3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3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3

浙江省

¥ 325.87
2024-05-13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3

上海

¥ 317.73
2024-05-13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3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3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3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3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3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3

天津

¥ 368.21
2024-05-13

北京

¥ 339.43
2024-05-14 1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