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中央企业出实招谋新招

2022/12/14 13:22 来源:国资小新

畅通开采、储存、运输、进口等各个环节;谋新招,应用新技术、建设新项目、推出新举措。......

11月下旬起,受寒潮天气影响,

北部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大幅下降,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全面进入供暖季。

国务院国资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统筹中央企业出实招,科学合理增产扩能,

畅通开采、储存、运输、进口等各个环节;

谋新招,应用新技术、建设新项目、推出新举措,

全力做好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

01

煤炭增产稳供 释放产能畅通运输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10家大型国有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2%,产量增加1.4亿吨、占全国产量增量的36%。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中央企业多措并举释放煤炭产能,做到“能采尽采、能产尽产”。十一月份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和销量实现双增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沿海重点电厂的煤炭库存量都达到10天以上,特别在东北重点电厂的煤炭库存量都达到15天以上。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开足马力生产

截至11月底,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连续14个月保持5000万吨级水平稳产高产,年完成自产煤5.5亿吨。中煤集团11月初以来累计生产商品煤1500多万吨,今年以来商品煤产量和电煤中长期合同比例均创历史新高,电煤中长期合同100%履约。截至目前,中国华能2022年煤炭产量已完成9248万吨,年内将首次突破1亿吨;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华能伊敏露天矿采用“以小换大”方式提高运输灵活性和生产效率,年累计煤炭生产超3200万吨,为东北地区、蒙东地区提供优质煤炭2010万吨。国家电投在东北区域的煤炭产能达到7000多万吨。中国华电全年完成煤炭生产近5000万吨,同比增长2.1%。中央企业带头落实国家稳价稳市政策,严格落实煤炭合同签约履约调控政策,促进电煤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华能伊敏露天矿扎实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能源央企加大新型设备、智能设备应用力度,先进产能比重持续增加。在陕西榆林的大海则煤矿,由中煤集团建安公司自主研发建造的亚洲储存量最大的单体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球仓一经建成,便投入到冬季煤炭保供中。该气膜钢筋混凝土球形储煤仓可储存原煤10万吨,有效降低了煤炭类散装物料的储运成本。“智慧联盟”是中国大唐国源矿业龙王沟煤矿创新组建的行业内首个智慧矿山建设专业团队,开发出了符合现场放煤工艺和多点同步放煤的智能化放煤控制程序,放煤效率提高了30%以上。

中煤集团气膜钢筋混凝土球形储煤仓投入冬季煤炭保供

既要扩产能,还要保运能。各央企统筹协调资源、畅通民生物资运输大通道,全面提升煤炭运输保障能力和整体规模。

中国远洋海运轮船运输电厂电煤

国家能源集团探索公转铁、铁转公、铁转水、铁转铁等多途径接续联运出区运输,所属的铁路、港口企业充分发挥了一体化运营优势。全年疆煤出区运量预计679万吨,月均56.6万吨,较2021年增长了两倍。中国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承担的朔黄、神朔、大准、锦白、靖神等26条、1854公里能源铁路正线已全部完成排查整修,累计完成年运量达2亿吨。中国铁建十五局运营公司在包神铁路上湾站新增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油电混动机车HXN6型机车,大大提高了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能力。中国土木北方公司朔黄铁路工务维保项目团队充分利用行车间隙和夜间行车天窗期,见缝插针地开展铁路维修保养和更新改造工作,保障我国“西煤东运”工作稳定高效。中国物流集团所属中国铁物油料集团10月以来保障铁路柴油供应13.8万余吨。2022年以来,中国远洋海运所属中远海运散运统筹协调煤炭运输自有运力资源125艘/645万载重吨,为全国100多家主力电厂电煤运输提供运力保障,累计承运电煤运输已超2.5亿吨。国网南京供电公司采用先进的智能化装备,对码头卸船机、堆取料机、装船机等大型装卸设备进行远程调度,船舶的装载效率提升了20%。

中铁十五局运营公司HXN6型混合动力新能源机车为冬季能源运输添动力

02

油气增储扩能 高位运行保障民生

11月初以来,石油石化央企大力“开源”,持续提升国内油气产量,多方统筹国际油气资源,扩大供给规模,攒足保供“底气”。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工人午夜巡检核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保障今冬明春京津冀、陕甘宁等地区40个大中城市民生用气,靖边、榆林、苏里格、神木、子洲五大气田天然气日产量保持高位运行;其中,苏里格气田经过冬季保供工程的提升,日供气能力可提升800万立方米,占2022年长庆油田新增保供能力的80%。西南油气田紧密围绕“常规气稳步增产、页岩气规模上产、致密气效益建产”三条主线,推动天然气最高日产量突破1.1亿立方米。中国石化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生产供应。重庆綦江页岩气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1459.68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诞生。中国海油持续加快建设海上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加大海上200余口气井的精细化管理力度,气田生产时率高达98.5%,日产同比增长超300万立方米,今冬明春将有约80亿立方米的海上天然气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网和智能配气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在统筹进口油气资源方面,中国石油中油国际管道加强生产运行管理、重要设备巡检;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每年400万吨、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

应对需求增长,石油石化央企加快建设储存能力、积极储备油气资源,充分发挥储存库调峰能力,为冬季保供备足“粮草”。

中国石油建设的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调整工程(二期)采气系统于11月19日投入运行,设计总库容107亿立方米,关系着近2亿人的冬季正常用气。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一期两个薄膜罐于11月22日完工,单个罐容为22万立方米,是国内首次建设的世界陆上最大的LNG薄膜罐,标志着京津冀LNG“超级工程”一期进入投产倒计时。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今年已累计向9座储气库注入天然气超28亿立方米,调峰能力达1500万立方米/日以上,可满足30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需求。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两座储罐投入使用,储气能力从3.8亿方提升至6.4亿方;青岛LNG接收站二号码头预计12月底具备投产条件,年接转能力由700万吨增长至1100万吨;山东龙口、广西北海三期、华瀛等三座LNG接收站也在积极建设中。国家管网集团今年建成文23储气库一期加密井、金坛储气库达容达产和刘庄储气库扩容等工程,3座储气库新增工作气量3.4亿立方米,入冬前形成总工作气量近3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调整工程二期装置区

中央企业不断完善运输体系,确保油气输送畅通,油气管网高效协同,全面提升资源互供互保能力。

12月3日,“万里长江第一长隧”——中俄东线长江盾构穿越隧道顺利贯通。这是目前世界油气领域单向盾构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口径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油气管道穿江盾构工程。

国家管网集团9月全面投用中俄东线南段安平至泰安段工程、青宁线与西一线青山站联通工程、川气东送管道二期增压工程、沈阳联络压气站等一大批重点油气管网建设项目,12月投产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泰安至泰兴段,投资近百亿元实施6项管网冲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通过加速“全国一张网”织网组网,目前日输气量超过6亿立方米,用气高峰可提升至近9亿立方米。中国石油管道局承建的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陕西-山西段)于12月1日实现机械完工,标志着中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全线贯通,打开晋陕地区天然气外输通道,每年可为京津冀地区输送天然气达50亿立方米。

03

电力多发满发 多种方式协调互补

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至5%。

发电央企加强资源调配和运力保障,科学有序逐步提升电煤库存;精益运维机组设备,着力提升设备有效利用小时数,千方百计挖潜增发,一大批新增产能投入运营。截至11月底,国家能源集团累计发电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中国华电累计发电5382.90亿千瓦时,电煤供应1.87亿吨,创历史新高;中国大唐累计发电5292.68亿千瓦时;国家电投累计发电6110.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4%。10月1日至12月4日,中国华能完成冬季发电超1314亿千瓦时。

发电央企还不断探索电力新技术,开创能源互联网概念下的能源运营新业态。11月25日,全国首台(套)接入调度系统参与实时响应调节的虚拟电厂——华能浙江虚拟电厂1号机组正式投产。当虚拟电厂项目可调容量达到30万千瓦时,其调节能力相当于42万千瓦传统燃煤机组,每年可促进新能源消纳23.3亿千瓦时,节省原煤98.2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87万吨。中国大唐苏州热电公司将5G、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热网系统板块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数据统计、能耗分析等“一站式”管理,打造了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巡检维护系统。

中国大唐苏州热电公司智能巡检维护系统

除了火电,中央企业一批大型水电、风电、光伏、核电项目陆续投产,为电力保供提供更多绿色支撑。

中国三峡集团科学实施“六库联调”,形成合力,做到各电站能发多发、应发尽发。11月,装有16台百万千瓦机组的白鹤滩水电站15台机组已投产发电,这座世界装机规模第二的水电站进入了全面发电的最后冲刺阶段。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首个重大工程——南方电网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于11月25日全面开工,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东方电气苏洼龙水电站1号机组于11月30日正式投产发电,全部机组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5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180万吨。

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苏洼龙水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中国船舶旗下中国海装牵头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已完成安装工作,并网后可为3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国内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于9月实现全场78台风机并网发电。国投承建的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水电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将于2023年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平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六台机组全面投产,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

中国船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

8月24日,国务院在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中明确,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截至11月15日,中国国新已顺利完成五期合计1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工作,期限均为5年,平均票面利率2.78%。中国大唐、国家电投、中国华能等电力央企正持续推进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工作。

中国华能首单能源保供特别债成功发行

04

电网高效调配 防灾减灾安全输送

雨雪冰冻灾害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杀手”。电网央企运检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运用防冰预警监测、融冰装置等手段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做好电网设备运维,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受寒潮影响,南方地区多地迎来大幅降温。截至12月1日17时,南方电网共有308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覆冰。南方电网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当天共出动应急人员384人次、车辆142辆次、发电车8台、发电机47台开展防冰抗冰及供电保障工作。今年,南方电网还对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的覆冰模块进行了改造升级,首次部署了其自主研发的导线覆冰预测模型,可以实现未来72小时覆冰厚度预测,精确到杆塔。

在全力做好设备维护的基础上,电网央企加快迎峰度冬重点输电通道工程的建设,确保按期投产、发挥作用;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发展深度融合,持续优化电力发输变配用全过程。

国家电网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1月15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工程起于四川省凉山州白鹤滩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等5省(市),止于浙江省杭州市浙北换流站,线路全长2140.2千米。工程预计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11月30日,我国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10千伏“雪花网”首批试点工程在天津建设完成。相比传统10千伏电网,其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965%,电网使用效率提升近30%。12月1日上午10时,长江沿线最东端的电力跨越工程——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长江大跨越段架线施工。工程投运后,上海崇明地区将获得74万千瓦的新增供电能力,电网电压等级由现有的220千伏提升到500千伏。在国网浙江电力调度大厅,电力保供数字驾驶舱能展示全省及各地市的负荷曲线、需求侧资源信息等数据。调度员可根据这些数据掌握各地市负荷管理情况、电网全天备用情况等。

05

探索新型供暖 多措并举绿色供热

冬季保暖保供事关民生民心。中央企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入冬以来供热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满发多发,全力保障热力平稳有序供应。

10月1日进入供热季以来,中国大唐所属56家热源厂、17家热力企业全线开栓供热,累计完成供热量5852.88万吉焦,其中居民采暖供热量4720.39万吉焦,工业供热量1132.49万吉焦。国家电投承担供热任务的102台机组,均已全部运行开启供热工作。中国华能82家供热单位、218台供热机组、2890个供热站“火力全开”,供热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中国华电供热业务涉及25个区域、133家企业、9010万供热装机、7.8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完成供热量2.98亿吉焦、同比增长9.8%。国家能源集团在北方十省121台供热机组按时开栓。

除了传统的煤炭、天然气以外,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地热能、核能、工业余热等绿色能源供热新方式。

中国能建肇东2×4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示范项目

中国能建东北院正在吉林“地热三峡”建设中推进中深层地源热泵供暖方案的研究。中深层地热能不仅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还能有效解决当地广大农村地区的供暖需求。此外,中国能建已经在东北三省建成了4座生物质热电联产工程,将补足当地的供热面积和用电缺口,同时大幅度提高当地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在京津冀地区,中国华电下属天津南疆公司二期93万千瓦燃气-蒸汽“二拖一”联合循环供热机组供热能力65万千瓦,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最大供热量可达140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燃煤50万余吨,可彻底改变市内燃煤小锅炉分布散乱、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供热方式。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大连獐子岛智慧供热工程一角

国家电投河北公司(雄安公司)在山西省灵丘县建设40万千瓦风电供暖项目,让灵丘县26.3万平方米扶贫搬迁户享受到无烟无灰无污染的热能。在辽宁省大连长山群岛最南端的獐子岛镇中心沙包社区,国家电投打造智慧供热工程,建设“低温空气源热泵+电锅炉调峰”的清洁供热系统,让当地11.82万平方米面积的供热质量得到大幅改善和提升。

中国节能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打造区域建筑供能项目

中国节能系统性地提出区域能源发展模式,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江、河、海水中的热量,在多个城市打造了区域建筑供能项目,今冬明春预计供热面积25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累计服务用户25.3万户,供热总量可达1070万吉焦,同比增长78%。

中广核打造的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

2022年11月1日,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红沿河镇告别了传统燃煤取暖的历史,实现了清洁零碳供暖。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调研]混凝土企业最新调研纪要(04.24)

2024年4月,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研究院对部分水泥和混凝土企业进行了电话调研,调研地区市场需求同比仍偏弱,但局部有边际改善趋势……

[年报点评]西部建设:销量逆势增长,归母净利润出现回升

2023年,西部建设实现营业收入228.63亿元,同比减少8.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5亿元,同比增长16.11%……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4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4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4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4

云南省

¥ 325.31
2024-04-24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4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4

重庆

¥ 328.95
2024-04-24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4

广东省

¥ 325.79
2024-04-24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4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4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4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4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4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4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4

浙江省

¥ 342.2
2024-04-24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4

上海

¥ 332.73
2024-04-24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4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4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4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4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4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4

天津

¥ 338.21
2024-04-24

北京

¥ 349.43
2024-04-25 1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