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工程机械:混凝土机械困惑之解析

2012/03/23 00:00 来源:搜狐证券

......

  政府以发展预拌混凝土为提高水泥散装率的主要手段;受益于政策推动、中西部城镇化进程和水泥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混凝土预拌相比现拌的施工优势,预计2015年我国水泥散装率将达到65%(年均提升3.3%),预拌混凝土用散装水泥占比将达到53%(年均提升2.1%),但仍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泥散装率和60%~80%的预拌混凝土用散装水泥占比有很大差距;预计2012~2015年国内预拌混凝土使用量增速为20.3%、17.9%、15.2%、12.5%,增速仍将维持较高。

  由于城镇化率和政策推广力度差异,各地区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发展不平衡,西部及农村地区发展明显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竞争最为激烈的商品混凝土市场并非搅拌站数量最多的地区。从水泥散装率、预拌混凝土使用率和保有混凝土机械的平均工程量来看,我们看好中西部城镇化进程对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的促进、基建工程建设中预拌混凝土使用率的提升、以及西部及东北市场混凝土机械的进一步渗透。

  五大因素正加速混凝土机械在国内市场的渗透;1)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及县镇农村购臵混凝土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全国泵车、搅拌车销量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从08年的15%、21%上升至2011年的24%、24%,未来还将继续上升。2)专业化第三方混凝土运输与泵送模式兴起;3)水泥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产业链向预拌混凝土延伸;4)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和经销商近年来大力促销;5)一、二线城市地产开发商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在加速渗透过程中,行业自律指导价格的制定有助维持商品混凝土与散装水泥的价格差,维护行业秩序。

  在持续宏观调控未放松的背景下,混凝土机械当前市场环境仍较好,主要由于:1)租赁客户占比稳步提升,客户群体的转移促进新机销售;2011年国内泵车市场的搅拌站客户占比相比09年大幅下降19个百分点至35%,而租赁客户及建筑公司客户占比上升。2)产品大型化趋势已成,东、中、西部市场产品梯队特征明显,产品升级换代将提升新机销量增长空间。3)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速暂时回升,且保障房投资对商品房投资的下滑有一定对冲作用,西部投资增速高于中部、东部。

  客户的设备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影响其新机购买需求。1)国内混凝土搅拌站产能利用率近几年维持在40%以下,但若以发达国家高峰期平均单站产量为参照,我国搅拌站的渗透还有至少一倍的空间。2)相比搅拌站,搅拌车和泵车利用率较高;2011年利用率和平均工程量低于2010年,但仍高于08年和09年。泵车、搅拌车与搅拌站保有量的比值自07年至2010年基本稳定,而第三方运输及泵送模式的兴起导致2011年泵车、搅拌车保有量相对搅拌站的比值大幅上升。以模型测算,2012年我国泵车和搅拌车销量大概率上将与2011年基本持平;2012~2015年泵车、搅拌车的国内销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约为6%和8%,出口有望稳定增长。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决群众关心的道路扬尘问题。方案提出源头管控、运输车辆管理、路面维护保洁和道路施工扬尘治理四大重点任务,通过排查整治,力争提升扬尘治理标准化水平,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考核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行动有效开展。

[排名]2023年中国混凝土产能TOP30排行榜发布!

[排名]2023年中国混凝土产能TOP30排行榜发布!

衢州虎山混凝土:跑出绿色转型“加速度”

下一步,衢州虎山将勇担“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使命,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更大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泥“品牌溢价”正在消失!市场竞争简单粗暴!

对于水泥行业品牌溢价消失的现象,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水泥行业破冰之路:应对设备更新与资金短缺的双重挑战

然而,正当水泥行业准备迎接设备革新带来的曙光时,却不得不面对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的现实。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8 2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