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湖南:衡阳科学布局 力促商砼业发展

2009/08/24 00:00 来源:湖北散装水泥信息网

......

  衡阳市市本级每年城市建筑面积为140万平方米左右,浇混凝土量约为120万立方米。即使加上周边县(市)的辐射量,市场商品混凝土使用量也不过150万立方米。然而,近几年衡阳市市城区混凝土搅拌站却“蜂拥而上”,猛然发展到8家之多,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实际需求,以至造成产能极度过剩。企业为求得生存,不惜相互压价、争抢地盘,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不断加剧。

  目前一些地方类似混凝土产能过剩,而兴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加速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实际需求,以至造成产能极度过剩。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过度发展,已完全有悖于推广散装水泥节能环保的初衷。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站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高,称量精度高,投资少,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等优点,但在这些繁荣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由于建筑量的日益增大,各地混凝土搅拌站“蜂拥而上”,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产能的极度过剩,这严重违背了散装水泥节能环保的初衷。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百家建筑企业来信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散装水泥作为建筑业原材料之一,其节能环保的效应十分明显。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业依靠技术进步履主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的一项重要改革。而目前的现状则是部分地区混凝土搅拌站的“蜂拥而至”带来的不是建筑业的节能环保,而是造成产能的直接过剩,这对于发展散装水泥节能环保的初衷来说是大打折扣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有3亿吨的水泥富余产能,面对水泥行业的现状,在2009年6月初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上,与会的国家发改委官员及中国建材联合会等行业协会人士做出了支持水泥企业生产混凝土的表示,这无疑对我国部分地区混凝土产能过剩来说是个沉重的压力。

  鉴于目前的这些现状,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基建建设的大潮中,一方面要保持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则要适度控制商品搅拌站的建设。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主管部门须反复论证,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布局,切不可盲目审批,以免造成盲目投资。建设一个混凝土搅拌站,无论它的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进行站点建设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设计,并按生产工艺的要求,将厂房、设备、电气、附属设施和道路等合理地联系起来,使整个站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总体设计规划若考虑不周,可能会带来生产运行成本高、选址与布局不合理,增加运输成本等损失。因此,如何使新建的混凝土搅拌站生产项目投入的产出效益最大化,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规划设计是关键。

  二、政府应明确商品混凝土行业管理部门,加强调控与指导,规范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扭转预拌混凝土监管不力的局面。在混凝土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运用宏观调控这支“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创造预拌混凝土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三、要不断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及创新。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预拌混凝土技术进步,重点在机制砂技术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新型高性能外加剂应用推广等领域有所突破,并形成以预拌混凝土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为支撑,政府部门相协调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之间开展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使竞争维持在适度、有序的范围之内,反对不正当竞争,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化解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的矛盾与摩擦,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在服务方面的投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个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以数量庞大取胜,而是适度发展最好。国家大力发展散装水泥的初衷是节能环保,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社会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为了一时发展而过度的建设混凝土搅拌站,这样一来节能环保的口号仅只是纸上谈兵。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8 13: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