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东莞市混凝土产业技术管理现状分析之一

2008/05/04 00:00 来源:文梓芸

......

一 前言

  1、项目的由来,目的和要求

  本项目为东莞市建设局2006年科技项目(软科学)“东莞市商品混凝土产业技术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研究”(计划编号为?)。东莞建设局2006年6月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市建筑科技促进中心完成该课题。

  本课题目标是:(1)调查分析东莞市商品混凝土产业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国内外发展水平比较,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2)通过试点企业的试验,研究影响东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3)针对产业体制和结构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

  具体要求是:选择2个混凝土公司(拌站)进行深入的蹲点研究和技术协作。详细了解影响东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和市场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管理体制的问题,通过实验室和生产线试验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此同时培训技术骨干和修改(订)企业管理规程;围绕承包的工程进行实验室和生产线试验,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使试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对东莞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召开技术讲座2-3次,讲述行业最新动态、混凝土科技知识和生产工艺知识,同时征求对行业技术管理的意见。撰写研究报告和管理规程(草案)并在行业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内宣讲,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改。

  2、项目进行过程简述

  在东莞市建设局(主管散装办)的领导下,本项目在2006年8月开始执行。选择了长安镇长兴搅拌站和麻涌镇创基搅拌站作为调研和试验的工作点。每个站都有项目组成员分五次~六次进入蹲点共停留十~十三天,进行了东莞市商品混凝土产业基本状况的调查,目前行业管理体制调查,企业内部生产与技术管理的调查,市场状况的调查等。项目组成员还深入搅拌站生产岗位,了解生产实际情况和基层人员的意见,对影响目前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提炼出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获得了有益的数据和经验。

  在这期间,文梓芸教授分别于10月15日和 11月20 日为东莞市搅拌站进行了两次专题讲座,题目分别为“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概论--兼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和“东莞市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讲述的内容受到了普遍欢迎。

  为了更广泛和全面的了解情况,课题组还在3 月19 日召开了东莞市各搅拌站的讨论和咨询会议,以及混凝土协会的咨询会议。广泛的听取了行业内和行会内的意见。会议中发言十分热烈,大家对东莞市行业现状与问题获得了高度一直的看法。

  在本项目的研究报告初稿和东莞市商品混凝土产业技术管理规程(细则)(草案)撰写完毕后,又在协会和部分混凝土公司人员中征求意见。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3、项目的意义

  混凝土是人类使用量最大、并与人类生活质量和地球生态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工程材料。总所周知,我国实现了混凝土商品化以后,建设工程和社会面貌都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建设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明显提高了,混凝土工程合格率大大提高,与现场加工混凝土相比,偷工减料发生的几率已经大为下降;各方对混凝土质量的关心程度提高了,建设工程的透明度增加了;混凝土总体的技术水平不断在提高,高强、高工作性能的混凝土时有使用,泵送混凝土大量使用;建筑工地的环境和占地情况大大改善了,施工场所对交通、居住环境的干扰也大大减少了;建设工程的施工效率也提高了;散装水泥的应用大幅度增加了,等等。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发展商品混凝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对于混凝土材料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上仍然存在重大偏差,普遍认为混凝土材料和结构不存在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混凝土技术是一门按照既有经验配方混料(“玩泥沙”)的技艺,没有重大科学问题。直到出现大量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使用中的桥梁、楼房、水坝垮塌,核电站的核辐射泄露,使用不到20年的建筑物成为危房,重大工程使用寿命之短大大出乎意料,等等)后才发现混凝土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却已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在土木建筑行业甚至材料管理和生产部门内部,至今也存在着“混凝土不存在高科技问题”,“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不值得研究”,“混凝土工业已经走到顶峰,不需要再发展”等错误观点。对于新兴的预拌混凝土产业,社会上从开始不认识,认为不足到后来对它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它能够解决混凝土质量的一切问题。这些认识说明,正因为混凝土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之广,影响之大,在社会中普及混凝土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当然,混凝土生产的现代化,包括了完整的混凝土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仅是建立了混凝土预拌产业),关乎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关乎它们的安全与耐久寿命,也关乎能源及资源的最大规模的节约,以及生态环境的重大保护;直至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策略以及都市化进程的成败兴衰,等等,因此,它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现代世界的标志。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混凝土生产的商品化以及混凝土预拌产业的出现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工程与材料的基本问题。它在提供了土木建筑工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的同时,也在产业结构和体制管理乃至科学技术上暴露了混凝土生产,乃至土木建筑工程长久以来存在的,过去没有暴露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根本技术性的缺陷与致命的弱点。即:从原材料到产品(建设工程)的各生产环节的管理过于分散和复杂;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因素错综多变;大量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极待提高;关乎国计民生最重大问题之一的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产业体制和结构互相脱离和相互制约,难以协调和统一管理;等等。由此可见,它是建设工程领域目前存在的体制、结构、管理和技术落后等重大问题的集中反映。

[Page]

  目前,东莞市商品混凝土行业运行中暴露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规模与市场协调发展的矛盾――由于混凝土企业生产和技术操作方式简单,生产效率高,利润一段时间内相对丰厚,因此社会投资意欲较强。造成产业发展速度不容易控制,如果产业发展过快,会造成混凝土卖方市场竞争激烈,混凝土产品的质量可能下降,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效果。反之,如果混凝土产业发展落后于建筑市场发展,会造成买方市场,使混凝土产品失去商品的含义,会造成垄断,建筑工程价格不合理,损害消费者利益。

  (2)混凝土生产与工程施工的矛盾――这个矛盾目前对建设工程的影响最大。它属于建筑行业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性的矛盾。自从混凝土生产从建筑行业分离出来后,这个矛盾就一直存在。将继续存在下去,直至一个新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出现为止。我们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3)落后的原材料生产水平与先进的混凝土生产方式的矛盾――这是影响我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问题。我国混凝土原材料,特别是粗细集料――砂石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过于落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资源的短缺又进一步加重了这对矛盾。混凝土上下游产业长期处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很不平衡和很不协调的状态。这个问题目前也亟待解决。

  (4)材料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落后的混凝土意识观念的矛盾――在混凝土技术已经发展到高性能化(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力学性能)和高技术化(大量使用各种等级和各种特殊用途的混凝土,耐久寿命和高安全性成为最高准则)的今天,我们涉及这个行业的人员(领导干部、政策制定者、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使用者)仍然停留在“混凝土只是一门简单的技艺”,“不存在耐久性和高技术问题”,“除了强度和坍落度以外,混凝土其他性能并不重要”等观点。这是妨碍建设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环境。由于混凝土建设用途的广泛性,普及现代混凝土科学教育实在必要。

  (5)混凝土产品及工程市场化和商品化的需求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混凝土产品与工程数量巨大,战线特宽,周期又长,环节很多,技术问题十分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的管理,已经证明实在是捉襟见肘的,从长远看,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因此,如何寻找到一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好混凝土工业和建筑市场的方法,是一个需要摸索的大问题。

  因此,对东莞市新兴的商品混凝土产业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体制、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研究,实属及时和必要。它首先会给我们政府规划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同时会给政府制定近期混凝土行业发展方针和完善建筑市场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对于混凝土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它会提供较强技术性和行业发展方向性的引导;对于一切关心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的人们,它会成为普及混凝土基本知识以及了解商品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教科书。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7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7期

2024-05-10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10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13 行业数据 原创

2024年1~3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6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6期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3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3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3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3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3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3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3

重庆

¥ 331.21
2024-05-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3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3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3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3

河南省

¥ 324.59
2024-05-13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3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3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3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3

浙江省

¥ 325.87
2024-05-13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3

上海

¥ 317.73
2024-05-13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3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3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3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3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3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3

天津

¥ 368.21
2024-05-13

北京

¥ 339.43
2024-05-14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