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东风掀起绿色混凝土热潮
随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脚步逐渐临近,人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一个越来越节能、越来越低碳,更加绿色的世博会,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该主题的要旨就是要举办一个绿色“世博会”,因此在世博会的各国场馆中,各种各样的环保材料、绿色产品以及高科技术不断得到运用与创新,其中一些具有绿色环保功能的绿色混凝土同样也肩负着相同的责任和作用,该产品在世博场馆中的成功运用推动了我国绿色混凝土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推进。
所谓绿色混凝土,全国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对于“绿色”,人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环保和节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绿色混凝土也就是具有环保和节能功效的混凝土产品。随着世界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的绿色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人们在享受高楼大厦带来的便利和舒适时,也在为这个世界的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减一份碳消耗,努力创造一个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届世博会的亮点除了一些环保高科技的建筑理念,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其中在“环保”中运用较广的就有绿色混凝土材料。以下是几种在世博场馆中运用的较成功的案例。
透明混凝土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城市的主体则是“人”,因此在建造意大利场馆中,该国工程师在建筑材料上进行了创新,利用这种新型建筑材料来增加室内光线,同时调节馆内温度。据悉,该展馆将采用一种透明混凝土,也就是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成分,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光线透过不同玻璃质地的透明混凝土照射进来,营造出梦幻的色彩效果,而自然光的射入也可以减少室内灯光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透水混凝土
在整个上海世博园区,有60%以上透水、透气路面铺用了一种环保混凝土地砖,这就是中国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钢渣透水混凝土产品。上海世博园区建设指挥部在比对了日本和中冶宝钢技术的钢渣制品后,认为中冶宝钢技术的产品具有抗折强度高、耐磨性好等整体稳定性抗压优势,长期使用无“掉粒”现象,可保持良好的透水、透气功能,有利于抑制“城市热岛效应”,用该产品替代水泥,既能节约天然资源,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且产品价格低于同等级混凝土,决定在世博园区中心广场、A13广场、世博公园等重大地面工程中应用。经检验,工程技术质量达到绿色建筑最新最高版本的美国LEED标准要求。
清水混凝土
世博宁波馆的三面外墙是混凝土与旧砖瓦相结合的墙面,混凝土为框、旧砖瓦则规则地填入水泥框中;而馆体的北外墙则全部是竹子表面,给人绿色清新的感觉。在展馆内厚厚的水泥墙上,突显的纹理都是竹片肌理,仿佛是排排并列的圆竹从中剖开后固化在了墙上。“这叫竖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工艺关键是竹片模板的制作,只有宁波工匠才会做。”项目建设管理组副组长沈浩介绍。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馆开工布展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该馆外形设计以体现节能环保理念材料-粉煤灰加气砼砌块为主材,颇为引人关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当前墙体改革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国家大力推广生产使用的一种节能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属微孔结构,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是优良的墙体填充材料。
在世博会中,新型混凝土成为亮点,不过在世博会的春风中,新的环保绿色混凝土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例如新加坡研发、创新的玻璃混凝土,其环保性能又将是一次科学的进步。据悉,在不久的将来,新加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中,如地面和墙面瓷砖,隔热材料,混凝土,将能由废玻璃重铸而成,而且是回收成本的一小部分。位于义安理工学院环境和水技术创新中心(NP)的研发小组的孙博士说,这项技术不仅便宜,而且能变废为宝,将废弃的玻璃重新锻造成“经济产物”用于建筑行业。从而减少了向国外进口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
以上事例表明,迎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东风以及低碳经济的潮流,混凝土墙材一定会刮起一股绿色混凝土“热”.
作者:晏红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