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工资倍增”惠民之路该走多远

2010/09/07 00:00 来源:

......

      目前,《工资条例》草案修改已经完成,该草案最大的亮点是工资增长需要集体协商,而条例草案核心内容是突出“调低限高”,即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机制和垄断企业尤其是高管工资的限制。在限制垄断行业高收入方面,草案要求垄断行业定期公布工资平均水平、涨幅、增长金额等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员工的工资增长将越来越有政策保障。其中,最令人们纠结的争议热点是冻结垄断企业工资、实现同工同酬及竞争性行业一线员工工资5年备增等内容。
 
  “什么都涨,唯独工资不见涨。”这是长期以来一些老百姓的议论。的确,就目前国内的工资状况来看,工薪阶层收入与经济增长严重“倒挂”,工薪阶层备感生活成本增加的压力,不仅严重挫伤了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发展规划,涉及行政与经济资源的调整,涉及政府的财税政策与补贴政策,涉及产业的调整。仅靠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的一纸行政命令,恐怕难有作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幅度、政府税收收入增长、物价增长不成比例,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我们不应忘记当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前提,即经济的高速增长,才使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成为有源之水,否则所谓国民收入倍增不过是通胀与挤压企业利润的代名词。收入分配改革不仅要让工薪阶层享受到钱包一天天鼓起来的快乐,更要让社会大多数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的社会,更应把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共富当成最高目标。

  笔者认为,就全面推行收入分配改革而言,依据现有国情,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是在 CPI高企,物价上涨背景下的“涨工资”,其核心不在于笼统的“工资倍增”,而应该在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不仅是富人与穷人的收入差距,也有政府财政收入与民众工资收入的差距。也就是说,总量意义上的“倍增”价值,显然不如分配意义上的“减差”价值大。

  我们知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推行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而实现了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大多数人只知道日本是高收入、高消费的国度,并不了解日本推行该计划的前提和着眼点是什么。当时,日本明确指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必须致力于纠正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收入阶层之间收入上的差距。正是坚持这个主旨,形成了日本社会有将近1亿人口的“中产阶层”,最终实现了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曾是日本经济突破瓶颈的制胜法宝,被视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常出现在特定的经济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过剩与通胀压力共存,政府需要提振内需;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过渡;政府财政收入远远大于国民收入增幅,导致储蓄、投资大过消费,造成经济不平衡。当时,日本政府除了收入计划,还有经济发展计划,即国民生产年增长率平均7.2%%;到197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倍以上,最终达到26兆日元目标,目的是达到“经济高速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完全就业”。

  笔者认为,面对我国居高不下的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的需求不是“因”而是“果”,是物价的大幅上涨,让工资购买力大幅贬值。因此,在持续通胀压力面前,增加工资成为屡被提及让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做法。这些做法具有直观性特征,如果操作得当、程序设计完善,公众能即时性地、看得见摸得着地分享到实惠。但增加工资势必涉及复杂冗繁的计算问题。譬如“工资倍增计划”便需要详尽科学地考虑到CPI、GDP等数据,还要兼顾到经济发展阶段、群体间均衡与差异等问题。

  事实上,在我们的视野中,除了GDP、工资、物价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利润和税收。当GDP大幅度增长的时候,民众获得的工资比重并未增长,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实际上由企业利润和国家税收分享了。

  我以为,现在要想提高工资水平而不提升物价水平,完全可以从降低利润和税收的思路上实现。在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相当有限,所以就不必再考虑降低利润了。也只有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工资增长计划,才会被企业主心甘情愿地接受。靠减免税收的办法,完全可以实现涨工资而不连累物价的目标。在国内税收增幅明显,财政超收已成常态的局面下,以减税来支持工资增长并最终增进民众福祉,理应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选择。

  如果说,收入分配改革是抑制通胀的“治标”做法,那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提出以及积极的财税政策调整,则有更多“治本” 之策的意义。因为,也许适时、积极的财税政策调整,不如派发红包和增加工资那般直观性地让特定群体受益,但作为一项解决问题更根本的诉求之道,积极的财税政策调整,能在更深层次上解决通胀问题,让更多民众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当然,通胀压力下“工资倍增计划”的实施和积极财税政策的调整,若能辅以加大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方面公共投入为保障,辅以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为呼应,辅以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为配合,必能在更大范围内惠及民生。也就是说,如果积极的财税政策调整,能与类似“工资倍增计划”这样的做法同步进行,政府能通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调控手段还利于民,让民众得到实惠,最好不过。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或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要求,规范和加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已经2023年8月4日总局第16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4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4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4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4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4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4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4

重庆

¥ 331.21
2024-05-14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4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4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4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4

河南省

¥ 324.59
2024-05-14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4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4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4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4

浙江省

¥ 325.87
2024-05-14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4

上海

¥ 317.73
2024-05-14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4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4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4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4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4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4

天津

¥ 368.21
2024-05-14

北京

¥ 339.43
2024-05-15 22: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