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企业互借员工躲避社保

2010/04/30 00:00 来源:

......

 外地打工者小黄,一年前来到扬州某电子企业打工。一年后,当企业调整工作岗位时,小黄才发现,单位不仅没和他签劳动合同,还不管住房不交社保。面对企业的种种违法行为,小黄赶紧与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并找到市劳动仲裁委向单位讨赔偿。不料,企业提供了一份企业间员工互相借用的委托人力资源协议。根据规定,既然本地企业与小黄只是借用劳动关系,小黄只能向出借单位讨要赔偿。对于市劳动仲裁委的裁定结果,小黄表示不服,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作都一年了,单位也没签合同

    “用工都有一年时间了,单位怎么还不和我签劳动合同呢?”去年12月,小黄一直忧心忡忡。原来,小黄自2009年1月来扬,进入我市一家电子企业从事仓库保管工作。工作前,企业曾向小黄承诺过,只要过了试用期,就与他签合同。可眼见一年就要过去了,企业却丝毫没有签合同的意思。

    就在纳闷的时候,企业一位人事主管告诉小黄,根据公司决定,公司将继续聘用小黄。不过,由于岗位调动,小黄将从保管仓库岗位调到生产车间去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小黄认为自己没过错,便在12月31日与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

    为讨说法,他把企业告到仲裁委

    后来,一个老乡告诉小黄,企业不签书面劳动合同要另外再支付一倍工资,小黄便找到企业负责人提出了赔偿要求,可企业负责人却称:“赔偿一毛钱没有,有种你就找劳动仲裁委去告。”

    “不赔也就算了,还出言伤人。”面对企业咄咄逼人的态度,小黄越想越郁闷,为给自己讨公道,他把单位告到市劳动仲裁委,到那,小黄经过查询才发现,企业非但没和他签劳动合同,就连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四险一金”,一样都没缴。

    随后,市劳动仲裁委就小黄的投诉进行了调查。而对市劳动仲裁委的调查,单位却出示了一份企业间员工互相借用的委托人力资源协议。单位认为,根据协议,小黄在进他们公司工作前,一直在外地一家企业就职。去年,自我市发生用工荒后,扬州企业通过委托方式,向外地企业借用了一批员工。因此,小黄与单位只存在借用关系,不存在用工关系。据此,市劳动仲裁委裁定小黄只能向出借单位讨要赔偿,而不是劳动发生地的扬州企业。

    不服裁定,员工与企业对簿公堂

    小黄说,进入扬州工作前,他已与外地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是说,市劳动仲裁委裁定小黄只能向外地出借单位讨要赔偿的结果,十分荒唐。小黄认为,他在扬州企业打工,劳动关系也发生在扬州。这与此前在外地打工没有必然关系。何况,谁也无法保证企业出具的委托人力资源协议是真实的。

    劳动有纠纷,首先通过仲裁委裁定之后,才能上诉打官司。了解劳动官司的流程后,小黄以不服劳动仲裁委的裁定为由,把所在单位告上法庭,并请求法庭支持他的赔偿要求。

    两次较量,企业主动承担“借用”赔偿责任

    法院受理该案后,先后进行了两次公开审理。一审时,扬州用工单位的法律顾问和行政人员都认为,企业和小黄只存在借用关系,而出借小黄的单位为外地一家企业。法庭经调查发现,出借小黄的外地企业,与扬州本地企业实为同一个法人。法官认为:无论是外地企业还是扬州企业,肯定要有一方站出来赔偿小黄。

    经了解,小黄与外地企业解除合同后,外地企业就停缴了他的“四险一金”。于是,扬州用工企业再次向法庭举证,小黄之所以“四险一金”全无,是因为他主动与外地企业解除了合同。因此,索赔主体不是扬州借用企业。

    为帮小黄尽快拿到赔偿,法庭建议小黄将外地出借企业一起追加为被告。按照法官的指点,小黄将外地出借劳动用工企业列为第二被告,扬州劳动力发生企业为第一被告。上周,法庭第二次公开审理该劳动纠纷案时,扬州用人单位为逃避不签合同要再支付一倍工资的处罚,主动赔偿小黄经济损失4000余元,这也是今年扬州第一起由法院判令本地企业承担赔偿的劳动纠纷。

    法官:企业间员工互借已成非法用工重灾区

    “企业间员工互借,几乎成了非法用工的重灾区。”一位法官表示,企业之所以在最后关头主动出来承担赔偿责任,而规避不签合同要再支付一倍工资的处罚,就是担心其他劳动者会效仿一倍工资的巨额赔偿。

    自2008年新劳动法实施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可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规避新规的惩罚措施,一方面,企业用工越来越正规;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企业为减少成本,采取比传统非法用工更极端的手段——相互“借用”员工。

    单位与单位之间借用员工,实质就是你把员工借给我,我把员工借给你。在双方互借过程中,劳动力发生企业只要支付员工的基本工资,而不需要缴纳任何社保基金。这种情况下,如果两家企业都不给劳动者缴纳各种社保,那么,劳动者也会因举证难而没精力和财力起诉劳动发生地企业。即便告上法庭,企业之间如果相互推诿或调查举证,一来二去,法庭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查清谁该承担赔偿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或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要求,规范和加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已经2023年8月4日总局第16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