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国经济的七大困局

如今,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这七大困局:出口减缓,房地产绑架GDP;人才开始错位,招工难、找工作亦难;资源危机严重,对外高度依赖;地方政府深陷债务泥潭;金融危机;社会开始固化,阶层流动性差;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存在矛盾。...

钢铁业寒冬中的春意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尽管目前钢铁行业处于盈亏边缘,主营业务亏损严重,企业经济效益分化明显,但是经济向好面没有改变。...

中金:中国拟加大刺激基建 年投资增量或至GDP的1.3%

中金经济学家梁红等6日的报告称,中国或将推出万亿级基础设施投资,新政每年带来的总投资增量规模或达GDP的0.4%-1.3%左右,较2009年的刺激政策温和很多。...

近50国搭上“东方快车” 亚投行将掀起新一轮亚洲基建大潮

3月31日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至此,“亚投行朋友圈”已扩容至近50个国家,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亚投行的创立,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亚洲乃至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高潮即将到来。...

上海启动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 首批工程硕士6月招生

6月12日,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数据科学和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已正式启动,将在未来3年培养和引进千名高端数据人才。首批大数据工程硕士招生将于今年6月开始报名,9月入学。...

​建材业离“大数据时代”有多远

作为制造大国,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两化融合”之路,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但正如两会代表所言,让传统制造业走上信息化道路的捷径就是:大数据。...

城镇化规划预计两会后公布 奠定十年发展方向

中国首个城镇化专项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3-2020年)》,在几经波折和修改之后,预计将于“两会”后被公布。...

探路新型城镇化:国家意志变企业行为极具意义

“当前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已不再支持政府主导下以地方债为依托的传统建设模式,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的做法必须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对记者如是表示。...

第六届非洲水泥贸易(CemenTrade)峰会开幕在即

随着非洲大陆的快速发展与建筑项目的激增,非洲水泥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水泥贸易商的关注。为此,2014年3月18-19日CMT公司即将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办第六届非洲水泥贸易(CemenTrade)峰会。...

钢铁业发展遇瓶颈 绿色建筑或是未来方向

2013年1月,国务院将绿色建筑提升到“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十二五”末期20%的城镇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更曾公开预计,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用“市场的力量”应对雾霾 推动“减少排放”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对减少雾霾有积极作用,而推动碳排放权的交易能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物排放。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北京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北京将研究设置低碳发展专项资金。...

报告称2020年城镇化基建资金缺口或达20万亿

28日,城市中国计划发布“探索更为高效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项目报告指出,根据测算,在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到2020年,如果政府债务控制在60%以内,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或达20万亿元。...

绿色建筑有望撬动万亿市场规模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至5年内,国内将至少涌现出数十家“建筑工业化”企业,专家分析表示,随着政策驱动,建筑工业化企业的不断涌现,未来几年建筑产品的出口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由于国外的建筑规范技术标准对我国企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远大住工的技术和产品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说明极具国际竞争力。...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地铁

根据隶属中国政府的交通技术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的信息,至少26个中国城市正在建设或扩建地铁线路,这是全世界范围最广的地铁建设行动。该研究中心的信息还显示,另有11个城市有修建城市铁路的计划。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正在越来越多地聚焦城市化,包括建设更为智能的城市。...

宋志平应邀出席2013财富全球论坛

6月5日-8日,由时代华纳集团主办、全球跨国公司广泛参与的2013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为发言嘉宾参加“释放中国商界的潜能:国企与私企”分论坛。...

麦肯锡:未来18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达16万亿美元

为了支持2013年~2030年的预期经济增长,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未来18年要达到57万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国,其中中国将会达到16万亿美元。...

中国基础设施未来18年投资将达16万亿美元

为了支持2013年~2030年的预期经济增长,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未来18年要达到57万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国,其中中国将会达到16万亿美元。 ...

开征碳税对经济负面影响较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静表示,碳税对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与环境健康损害方面的收益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参照国际标准,当碳税税率在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50元至200元左右时,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健康损害可以减少9%至30%,而对GDP的负面影响在-0.51%至-0.01%的区间范围内。...

广西柳工水泥计划三年内单独上市

昨天,广西柳工集团(下称“柳工集团”)宣布了“十二五”战略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集团销售额100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柳工的销售额为500亿元,上述战略规划由麦肯锡协助完成。至此,宣布到2015年进入千亿元军团的国内工程机械公司还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3家企业。...

专稿:从钢铁大王米塔尔看中国建材的并购之道

并购成为当今中国水泥界最闪亮的词语。中国建材首当其冲。中国建材成功拿下海螺集团的徐州万吨线后,一发不可收失,接连拿下光宇水泥、尖峰水泥、虎山水泥、立马水泥、锦龙水泥、江西水泥、韶峰水泥、安吉水泥等一大批企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