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质监局:两批次预拌混凝土抽查不合格

三季度,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全市预拌混凝土及配套使用产品(硅酸盐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其中预拌混凝土有2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5.1%...

2013年全国水泥企业优秀总工程师名单公布啦!

2013年全国水泥企业优秀总工程师评选工作,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了评审、审定,并于2014年7月在中国水泥协会网进行了公示。...

全国444家水泥企业签名承诺绝不新建违规产能

在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的倡导下,水泥行业大中型水泥生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近日纷纷签订不再新建生产线承诺书,向社会公开承诺:遏制新建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优化存量,提高效益。截至9月22日,全行业已有444家水泥企业签署了承诺书。...

中国建材与千家民企的混合实践

中国建材集团在混合后的企业推行“格子化”管控,包括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业务平台化、管理精细化、文化一体化。通过精准管控,将企业的职能分工、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都固定在相应的格子里,确保了数百家重组企业行权顺畅、经营有序。如同盒子里的巧克力,用塑料打着格子,就不至于黏在一起。...

宋志平:从零起步到世界水泥大王的传奇

尽管2013年中国建材业绩不俗,但宋志平始终很清醒。他反复告诫干部员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时时警惕,防微杜渐,一旦染上大企业病,今天的成绩就会付诸东流。他表示,在通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中国建材今后要投诸全力精耕细作,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深度整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周评]华东:水泥价格即将触底回升

进入三月份,华东多地春节停窑限产计划已经完成,天气逐渐转晴,雨水影响减弱,尽管部分地区库存压力依旧较大,不过,水泥生产厂家已经开始期盼即将到来的好行情。...

对话宋志平:尝鲜混合所有制

一位国企掌门人为何掌管众多民企?大规模的收购民企到底居心何在?民企入股央企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企干嘛非要找民企,没好处会去吗?混合所有制能否平衡,如何让人口服,让民企心服?宋志平身兼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央企董事长,为何尝鲜混合所有制?近日,央视对话宋志平。...

水泥大王是怎样炼成的

2006年3月中国建材香港上市开始,风卷残云般重组了900多家水泥企业,成为坐拥4.5亿吨产能的世界水泥大王。宋志平的行业整合改变了水泥行业的格局和生态,也启迪了其他产业的企业家。...

宋志平:有“融”乃大

“国企和民企,实际上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或者说不同的地方,此消彼涨,你进我退,完全是市场规律,也是一个惯常现象。”宋志平讲道。而在业内更广为人知的,是他所总结的中国建材发展公式——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央企市营”的一套理论。...

[十年]水泥及矿渣微粉高效粉磨工艺探讨

本文以大量工业生产及实验数据探讨了传统的水泥及矿渣微粉粉磨工艺与高效节能的“料床粉磨工艺”的比较,认为:目前应用广泛的挤压联合粉磨工艺将会逐步向立磨粉磨工艺过渡。...

[十年]2007:重组成为关键词

总体来看,2007年水泥行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市场需求旺盛,整合步伐加快,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07年中,整合并购、结构调整成为中国水泥行业最为引人关注的事件。甚至有曾有业内人士将2007年称之为“中国水泥行业的并购之年”。...

中材集团山东总队开展春季安全检查工作

3月28日,中材集团山东总队安全生产管理部组织安全生产项目部经理及安全管理人员等针对目前施工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对正在施工的中联水泥泰安市落虎山水泥灰岩矿勘探项目进行了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

宋志平:中国建材绝非“纯而又纯”的央企

所谓“纯而又纯”,是指单一的所有制形态。在宋志平眼中,罗纳德·哈里·科斯理论中那种产权清晰界定的、所有制形式单一的企业样貌已成为历史,而走出这段历史,中国建材用了整整10年。“任何纯而又纯的所有制都会有问题,我们不要做纯而又纯的老国企。”宋志平说。...

国企传奇:中国建材的涅槃与重生

10年间,中国建材集团销售额从20亿元变为2000亿元,整整提高了100倍,而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10年前一个负债经营的中小企业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建材企业,被誉为“央企竞争型企业的发展典范”,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201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建材集团以300多亿美元的营业额排名365位。...

水泥工业能为消减PM2.5做点什么?

2012年1月号《低碳时代》“PM2.5 中国人的呼吸权”一文谈: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成雾的元凶之一。对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我们搞水泥的研究人员怎么办?出什么招缓解矛盾?根据中国科学院老院长郭沫若对科研人员“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要求,介绍该文主要观点和我们的认识,提出“消减PM2.5的探索”。...

浙江交行携手南方水泥 让财富管理走得更远

南方水泥与交通银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在上海注册成立后与上海交行的第一次金融合作。而随着其营运总部在杭州的设立,更是结下了与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的不解之缘。...

央企市营:中国建材集团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新探索

中国建材集团的跨越式成长道路,其运用市场机制,以有限的国有资产相对控股,吸纳、带动、盘活大量社会资本,重组、提升、振兴建材行业的成功实践,为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中国建材人的宝贵经验,值得人们思索。...

中国建材:遵循规律 创造奇迹

作为我国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过去10年,中国建材集团坚持“央企市营”成长模式,走特色发展道路,在实现科学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带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迅速成长为世界500强、全球第二大建材企业,被誉为“充分竞争领域快速成长的央企典范”。...

工信部公布第一批水泥准入名单

根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经企业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以及专家复核,工信部于9月19日发布了符合《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生产线第一批名单,其中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计108家。...

宋志平:中国建材为何未遭“国进民退”指责?

中国建材在过去短短6年中吸纳了481家企业,其中水泥企业超过300家,半数以上都是民企。不过,宋志平并未遭到过“国进民退”的指责。据了解,目前中国建材正在组建西南水泥,整合西南地区水泥资源,这也是中国建材启动水泥业务的联合重组以来,继组建南方水泥、北方水泥和中联水泥之后又一区域性的联合重组。...

工信部公示符合准入条件水泥生产线名单(第一批)

根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推荐,根据专家复核意见,现将拟公告的符合水泥行业行业准入条件生产线名单(第一批)予以公示。...

铜陵海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这是海螺集团所属子公司首次获此殊荣。...

宋志平:我的心是一片海洋

“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温柔却有力量。让鱼儿可以随波逐浪,使船帆可以顺利归航。”宋志平说,“人应有海洋一样的胸怀和品德,仁爱、包容却又有气势磅礴的力量。我喜欢这首歌的意境,讲爱、讲包容、讲付出、讲责任。”...

宋志平:水泥发展遵规律 刚性需求助成长

2007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对处于过度竞争中的水泥企业实行联合重组,水泥产能从几百万吨,迅速跃至三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商,创造了中国建材速度,这里面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诀?近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接受CNTV的采访。...

重组和限产:水泥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中国建材基本完成了对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的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战略构想。至此,中国建材不仅拥有了四家水泥公司,同时也使中国建材在全国的水泥产能达到3亿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原创]并购——云起浙江 燃遍全国

近期,并购烽火四起,中国建材、华润、海螺、台泥……频频出手,让“并购”燃遍大江南北。并购显然成为2011年水泥业的关键词,同时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十二五” 中国水泥业将步入“并购时代”。然而面对即将来临的“并购风暴”,业内却显得很是平静,将这一切看得都是那么的自然。...

中国建材集团:借力资本造龙头

“在很多行业里,中国存在企业过多、行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从而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副校长海闻表示。很明显,中国企业如果想拥有国际竞争优势,必须从国内的行业整合开始。而南方水泥,就是中国水泥由大变强的伟大创造,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大联合,是世界水泥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必将添上浓重的一笔。...

中国建材:推动中国水泥产业发展

在2002年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急速扩张:2006年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后,开始加速增长,一口气收购了超过180家公司。到2009年底,中国建材的水泥年产能已超过1.6亿吨,这对于2006年底的1,200万吨来说是个质的飞跃。目前,中国建材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制造商之一。然而,这种爆炸式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期间历经了怎样的困难和阻碍?中国建材怎样管理如此众多的公司并建立统一的公司文化?中国水泥行业的整合前景如何?未来的方向在何方?要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宋志平:重组浙江水泥企业是联合不是兼并

融合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央企中国建材南方水泥,实施的是市场化操作。“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等于企业的竞争力。民企进来,要保留它们过去的野性,而不是把人家打败了。”...

跨界掌门宋志平:中国建材的包容性成长

如果要找一个“国进民退”的靶子,没人比宋志平更合适。中国建材5年中吸纳330多家企业,半数以上都是民企。不过,宋志平并未遭遇过多“国进民退”的指责,他以能高效整合所收购企业而自豪。“民企进来,不能简单驯服成央企,要保留它们过去的野性,我一向主张联合,主张包容性成长,这与我的性格有关。”...

中国建材“甩包袱”:出售水泥+地产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中国建材计划出售旗下4家公司51%的股权,股权合计挂牌价格为1.11亿元,这4家公司分别为:绍兴南方水泥、诸暨南方水泥、德清加元南方水泥以及海宁市三狮水泥。“...

江西水泥临时停牌 或因参与13亿投资

昨日,深交所发布了江西水泥临时停牌公告,公告称因媒体报道了涉及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未披露信息,深交所于9月14日开市起对江西水泥进行临时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中建材低价出售浙江四公司股权或为“减负”

近日,出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的4个项目引发浙江水泥行业震动,中国建材开始“叫卖”此前从浙江收购过来的4家水泥公司股权,而且叫价仅为1.1亿元。 ...

中国建材集团巨变背后的治理之道

“十一五”期间,一个曾经底子薄、基础弱的企业一跃成长为建材行业的航母。在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中,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方的关注,赢得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走近中国建材集团,同那些不菲的业绩和闪光的数字相比,更吸引人的是集团发展历程中的许多传奇又真实的故事,你会感到董事会带给企业的战略性力量。...

中建材探路:没重组中国水泥还有价值吗

“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这65个字就像65把鼓锤,叩击着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江林以及曾经在浙江水泥工业界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姚季鑫、张剑星对一场惊心动魄的联合重组与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激烈思考。...

中国建材:联合重组凝聚337家企业的力量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能够凝聚起原本像散沙一样的300多家企业,催生出如此巨大的生产力,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的领跑者?记者通过调研发现,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史正是一部联合重组的历史。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的进程中,破解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的成功之道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中建材:联合重组让水泥行业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宋志平认为,中国建材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要走一条用存量联合扩大规模,用增量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用管理整合创造效益的路子,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从而实现从多到好的转变。...

聚焦“十二五”水泥行业投资机会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市场条件下,挖掘区域市场的投资机会、选择业绩高增长的股票,是2011年把握水泥行业投资的主要线索。...

中国建材:联合的力量

经济史学家认为,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微观层次上公司的力量在起作用,公司的力量主要有二,一是规模,二是创新。行业经济发展亦如是。在中国建材行业这个既关系国计民生又充分竞争、高度市场化的基础原材料领域里,中国建材堪当这样的公司。...

宋志平与中国建材集团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座谈

3月10日,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总经理姚燕,党委副书记郝振华等领导与集团所属单位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他们分别是南方水泥常务执行副总裁、浙江虎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星,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陈章水。...

张剑星:3年前的建议今天成真

2008年春,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北京参加两会的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执行副总裁、浙江虎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星,就提出了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建议。没想到3年以后,他的建议成真了。...

金华南方水泥:联合重组搭起多赢平台

2010年,兰溪诸葛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完成年度目标利润的220%;浙江虎鹰水泥有限公司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利润,最高单月利润超千万元;常山南方、江山南方、建德南方、徽石水泥等企业都大大超过年度目标。...

中建材欲吃狮头股份 水泥群雄山西会战

昨日停牌的狮头股份(600539)今日发布一则有些迟到的公告。公司表示,2010年12月15日,太原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狮头股份大股东狮头集团,以及建设新型建材工业园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建材集团控股重组狮头集团项目;大力推进与建材集团的战略合作。...

重组联合 中建材打造建材航母

中国建材集团围绕主业强化结构调整与联合重组,吸纳了400余家企业,退出了160余家企业,今后十年,中国建材集团将进一步确立大建材概念,通过涉足钢材、水泥、木材三大业务,从大型建材制造商,向大型建材建筑综合供应商转变。...

银河证券:聚焦十二五水泥行业投资机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决定了未来五年水泥需求总量的增长。随着城镇化西进、区域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建材下乡政策推广落实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未来五年水泥需求增长将稳定在7%~10%之间的水平。...

江山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定新厂址、委托中国化工研究院进行产品发展规划研究……连日来,江山市忙着对国内最大的有机胺生产基地——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搬迁、提升,以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1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