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北方地区:市场尚未完全启动 需求恢复有限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北方大多数市场尚未启动,东北、西北企业正处于错峰停窑阶段。...

中国建材多家企业入围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100强

近日,商务部新发布了《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100家企业》和《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100家企业》名单。中国建材集团五家企业入围两榜单。...

大动作!!中国建材与百亿级跨国企业合作!水泥成本要降了!

2019年1月26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CNBM,简称中国建材集团)与法孚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辟双方合作新征程。...

7.1亿元技改一条水泥线! 福建水泥疯了?

  福建水泥公告,公司拟投资约7.1亿元实施公司炼石水泥厂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及配套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综合技改项目。项目有利于保障公司顺昌生产基地的生存和员工就业。...

湖南建筑业组建“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

近日,湖南建筑业"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在长沙成立。该联盟由中湘海外建设、中民筑友、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中联重科等45家大中型企业,旨在推动湘企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华润水泥前三季度股东应占盈利大增130%至60.9亿港元

华润水泥控股(01313)公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9个月,该公司营业额275.38亿港元,同比增长35.4%;该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60.9亿港元,同比增长130%;每股盈利0.91港元。...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结构优化行业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规模明显扩大,呈现多主体发展格局,实力和贡献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从建筑业大国不断走向建筑业强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筑业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发展又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2018年华润水泥产能预计将达8330万吨

华润水泥表示,预计2018年公司水泥产能8330万吨,熟料产能6130万吨,均与2017年持平;混凝土产能3980万立方米,高于2017年的3650万立方米。...

温度不再是瓶颈 低温催化还原助力水泥行业氮氧化物超低排放

今年以来,国内多省市相继出台水泥行业超低排放实施计划,多数要求将水泥工业主要污染物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降至10mg/m3、50mg/m3、150mg/m3。...

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五)之“两材”重组·上

2000年,国家建材局在国家机构改革中被撤销,建材行业形成两家央企公司,一家是中国建材,一家是中国中材。最初,两家公司的业务有所区别,中国建材主要是搞制造业,中国中材主要是搞工程设计和安装,在后来的发展中,两家的业务越来越同质化,中国建材也有工程,中国中材也有制造业有水泥,两家都发展了一些新材料业务。...

华润水泥:一季度纯利增长196.4%至17.92亿港元

华润水泥控股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额约80.47亿港元,同比增长39.4%;毛利29.34亿港元,同比增长74.90%;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17.92亿港元,同比增长196.4%;每股基本盈利0.274港元,不派股息。...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持续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复苏,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讲话,明确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意味着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开放红利。...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173%,华润水泥怎么做到的?

2017年华润水泥研发中心实验室为各个水泥基地提供生产工艺品质的系统检测,有效支援了基地的精益运营,帮助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并减少能耗。...

华润水泥:2018年预计水泥产能8330万吨,华南需求或有上升

3月12日,华润水泥在香港举行业绩发布会,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纪友红在会上表示,预计2018年整体需求相对稳定。...

华润水泥:2017年营业额约299.58亿港元,同比增加16.8%

华润水泥是华南最大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商,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额约299.58亿港元,同比增加16.8%;综合毛利92.30亿港元,同比增加31.39%;综合毛利率30.8%,较2016年的27.4%增加3.4个百分点: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36.17亿港元,同比增加172.8%;每股基本盈利0.554港元。...

华润水泥:2017年利润大增172.8% 对外熟料销售增加310万吨

报告显示,2017年华润水泥实现营业额约299.58亿港元,同比增加16.8%;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36.17亿港元,同比增加172.8%。...

美国第二大骨料企业获减税2.58亿美元 销量下降 纯利暴涨

2017年,Martin Marietta建材业务营业额达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骨料业务营业额为23.42亿美元。...

盛来运:新作为带来新气象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总量超过80万亿元,达到82.7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经济稳健复苏 中国经济作出贡献

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复苏稳健,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达3%,比2016年加快0.6个百分点。同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6.9%,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水泥工业联合会(VDZ)年会召开 推广32.5水泥是其主要功绩

2017年9月19日~20日在具有德国水泥发源地美称的杜塞尔多夫市的VDZ总部召开了其第140届(2017年)年会,应邀出席的世界各国著名水泥混凝土学者、教授、专家、企业家等嘉宾达400位。...

[2018 西安、北京]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

CIBES-中国最大建筑节能展,作为中国举办历史最悠久、产业链条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节能展会,已成为国内外建筑节能企业推广品牌、扩大交易、提升影响力的最佳平台。...

住建部:未来5年建筑业发展8大风向标!

住建部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建市[2017]98号(下文简称《通知》),明确了今后五年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现在为你解读。...

东吴水泥中期盈利832.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430.1万元

8月18日,东吴水泥发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指出,集团报告期内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0.7%。报告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盈利扭亏为盈,盈利832.2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30.1万元。...

意大利水泥或面临8400万欧元反垄断罚款

意大利反垄断局对意大利水泥和其他水泥领导企业提出指控,指控他们在2011年6月到2016年1月违反了市场竞争规则。...

大增536.7% 华润水泥上半年净利16.40亿港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实现营业额为131.88亿港元,同比增长16.6%;毛利约为38.96亿港元,同比增长44.44%;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6.40亿港元,同比大增536.7%...

拉法基豪瑞一季度水泥、预拌混凝土销量双双下降

日前,国际建材集团拉法基豪瑞发布2017年一季度报告。其中,水泥、预拌混凝土销量双双同比下降,2017年一季度,集团水泥销量481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660万吨下降了15%;预拌混凝土销量114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的1260万立方米下降了9.5%;骨料销量5170万吨,与去年同期的5160万吨基本持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有所增强,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效益逐渐好转。...

股东会张安平致辞:故事的开始 时间的轨迹

6月28日,在台泥集团总部召开的股东会上,董事长张安平深情饱满地致辞,用铿锵有力又充满诗意的语句,回顾台泥的历史,展望台泥的未来,赢得了股东们的赞誉。...

张安平在台泥股东会上强调环保议题

台泥今日举行股东会,董事长张安平接棒以来首度主持,他表示,环保与水泥间,不会永远是在两个极端的对抗,是一个不断理解跟交换的过程。他认为,台泥是主动保护环境以及解决问题。...

宋志平:我们需要更多的隐形冠军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隐形冠军。中国建材行业十三五发展的目标,是要从产业中高端走向世界高端,是要努力做到世界一流和领先,全面引领行业发展。所以,中国建材行业未来的发展也一样需要更多隐形冠军,我们要为更多企业成为隐形冠军创造条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

[原创]水泥产能过剩背景下耐磨材料行业出路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不仅水泥企业受到冲击,水泥耐磨材料市场行情也是急剧下降。苏州优霹耐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兆胜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上直言:“新建项目的减少,整个建材行业都有很大的冲击,如何寻求突破是每个水泥设备企业所需要的思考的。”...

住建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

住建部网站4日消息,住建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按照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

华润水泥控股:一季度混凝土毛利率为24.9% 同比下降15%

华润水泥控股(01313)发布公告,于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3个月,该公司营业额57.72亿港元,同比增长22.2%;该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6.04亿港元,同比增长9055.6%;每股盈利0.093港元。期间混凝土毛利率为24.9%,同比下降15%。...

华润水泥控股首季净利6.04亿港元 同比大增90倍

华润水泥控股公告,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3个月,公司实现营业额57.72亿港元,同比增长22.2%...

安徽“一带一路”总投资9624亿元 海螺集团抢抓机遇

从18日在合肥举办的助力皖企“一带一路”发展交流活动上获悉,安徽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入库106个项目,总投资9624亿元,目前已有过半项目开工建设。...

尼日利亚丹戈特水泥将进入肯尼亚推迟至2021年

丹戈特集团属于非洲富翁Aliko Dangote,该集团并没有在最近的年报中披露推迟的原因。在丹戈特的计划中我们看到,他计划在肯尼亚假设两个总年产量达到300万吨的水泥厂。...

[原创]华新环境:将环保打造成为百亿产业 走出国门

“自从获得了‘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市场上,对华新技术疑虑和猜忌的声音明显变少。”杨宏兵欣喜地表示,“2016年华新环保只有两个多亿的营业额,刚刚起步,未来我们将把其打造成为百亿产业。”...

宋志平: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

3月5日晚,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东方战略与领导力研究中心、新华网思客联合主办的“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33期成功举办。宋志平董事长作为特邀嘉宾发表题为“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的精彩演讲。...

辽宁省2016年水泥产量3980万吨

3月16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发布2016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宋志平:坚守实业 虽苦犹荣

这些年来,中国建材集团为国家、社会、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企业也有很好的收益,2011年利润做到158亿元,那年只南方水泥一家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就有56亿之多,南方水泥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收回了100亿的总投资。...

华润水泥去年净利13.26亿港元 今年新建两套协同处置项目

3月10日晚间,华润水泥发布2016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去年华润水泥实现营业额256.47亿港元,同比下滑4.2%,净利润13.26亿元,同比增长30.6%。...

2016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近5万亿 居全球首位

中国建筑业过去30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6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9.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建筑业增加值达4.9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6%。...

统计局: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全国建筑业产值缓慢回升 2017建筑业将是寒冬后的春天?

去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93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增速略有回升。这将会是建筑业经历寒冬后的春天吗?...

商务部: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稳中趋缓态势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10日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惠及沿线国家,具有深远意义;个别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设限,预计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将趋缓。...

2016,资本市场建材板块十大看点

2016,想聊聊资本市场上的“十大”,因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两只手,最终能使中国经济真正向好的,还是市场。张维迎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学界几乎一边倒地站在市场这边,充分表明了对另一只手帮倒忙的不厌其烦。...

盘点:2016各部委工作会议建筑业发展关键词

在经历了2015年行业寒冬后,2016年建筑业整体温和复苏。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稳中趋缓,建筑业新签合同额较去年有明显改善,行业投资整体平稳且不乏亮点。...

贵州:”十二五“期间高速公路投资消耗水泥5078万吨

“十二五”期,贵州高速公路投资就直接拉动GDP增长1.4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22万个,消耗钢材856万吨、水泥5078万吨。...

“标杆的力量高峰论坛”演讲嘉宾大咖云集,干货满满精彩纷呈

标杆的力量:2016首届混凝土行业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混凝土企业老板和老总们的思想盛宴。...

宋志平和他的整合优化理念

在宋志平看来,首先,大企业资金雄厚,有能力支付重组所需的大量资金,而且在人才、技术、规范治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次,大企业通过稳定市场秩序与价格,获得合理利润,使企业进入正常经营状态,投资者、银行、员工等各方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收购溢价和减量损失才能得到补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循环。为此,他提出了“大企业是过剩产能的终结者”的精辟论断。...

1 2 3 45 6 7 8 9 10 ...  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