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完成首次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发放 成交价30.10元/吨

近日,重庆市首次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发放在该所顺利完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发放配额350万吨,竞买底价为25.97元/吨,经过网络竞价,最终统一成交价格为30.10元/吨,发放配额全部成交,成交金额10535万元。...

“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路径探究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挥能源支柱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能源安全保障。从“十四五”发展规划看,未来煤炭行业面临“三个不变”和“两大变化”的总体态势。...

海螺集团:用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海螺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水泥装备技术的大型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有效促进了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力支撑和引领了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前景”“瓶颈”和“出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产业化应用调研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有什么重要作用,国内外已有的碳捕集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CCUS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碳交易如何才能拯救地球气候?

建立一套全球补偿体系“并不是全球气候行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各国仍应优先考虑出台以减排为目标的国家及地区政策。这将帮助我们实现“2050年前净排放量为零”所需达到的减排量。“各国政府不应只想着怎么从其它国家那里购买碳积分,而是要以减少自己国内的排放量为主。”...

全国碳市场上线120天 成交金额突破11亿元大关

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491.4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06亿元,突破11亿元大关。...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

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77个交易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达到10.44亿元。...

即将纳入碳交易范畴!水泥行业如何应对减碳大考?

无论是通过原料替代、燃料替代、能效提高、发展低碳水泥等技术手段,还是积极布局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等新型赛道,亦或是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等措施,水泥行业减“碳”已势在必行,而近段时间各水泥企业的频频动作也彰显了他们对减碳降碳的坚定信心。...

多方密集部署 工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加码

央行8日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工业减排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碳交易市场扩容在即!这些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法要来了?

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或在年底出台《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不但给未来碳交易市场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给投资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投融资创造良好的基础。...

海螺集团: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宁国水泥厂起步的海螺集团,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开创了独具海螺特色的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海螺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勇闯发展新路,产业特色逐步凸显,经济规模持续壮大,经营效益连年攀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自2019年起已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

多方密集部署 工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加码

央行8日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工业减排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碳交易市场扩容在即 建材、钢铁、有色金属行业 碳配额分配方法呼之欲出

按照规划,明年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将有望纳入碳交易范畴,令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持续扩大。...

全国碳市场将进入交易活跃阶段

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开市至今,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总额近10亿元。 ...

“秸秆替代燃料+协同处置”恰逢其时

面对煤价这个窜天猴、电力这个拦路虎和碳减排这个紧箍咒,如何利用生物质燃料替代化石类燃料解决“燃煤之急”、如何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帮助水泥企业走出困境开始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碳达峰碳中和:一场新的世纪大考

今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这是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双碳”带来百万亿级市场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企业安全降碳可从四大方面着手

在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的过程中,确保重点企业安全降碳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化转型的重点所在。...

黑龙江发布2021-2023年度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滚动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关于2021-2023年度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滚动实施方案》,制定19条措施,安排全省生态环境部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中国碳中和正式筹备启动碳资产投资基金的设立工作

中国碳中和于11月1日正式筹备启动碳资产投资基金——全球碳资产投资管理基金有限合伙的设立工作。...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电价改革落实多省 高耗能产业转型布局开启

当前电价新政尚未带来显著影响,但高耗能企业已预计成本提升并着手缓释电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其中布局新能源成为多数用电大户的必选之策。...

煤电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布局新能源成用电大户必选之策

当前电价新政尚未带来显著影响,但高耗能企业已预计成本提升并着手缓释电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其中布局新能源成为多数用电大户的必选之策。...

能耗双控强化、电价不设上限、超产被通报...水泥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水泥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已经来到我们面前,万不可小觑!...

钢企利润率创两年来新高,碳达峰行动方案将进一步限产

在近日举行的2021(首届)欧冶峰会上,中国钢铁总经济师王颖生透露,尽管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但对钢铁行业来说基本上已没有大的影响了。...

要解燃“煤”之急需电价、碳价联动

不过,价格管控只是极端情形下的临时措施,煤价终归还是要回归到市场逻辑上来,在电价放开后,需要尽快理顺电价传导机制,以电价信号指导煤价...

我国碳市场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批是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今年5、6月份,生态环境部委托应对气候变化司发出委托函,对钢铁、建材、有色其他碳排放的调研和相关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揭秘,全国碳市场为何这么设计?

。从2011年部署7个地方碳市场试点至今,我国碳市场建设经历了10年的探索历程。此次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背后有哪些设计要点和原则,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工业碳排放进程如何?...

碳交易、碳税与绿色溢价——实现碳减排路径选择

目前,中国还没有正式使用碳税这一价格控制机制,但根据中国对于绿色低碳经济的构想,未来势必会采用碳税引导企业低碳升级。...

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近百日 总成交额超8亿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即将满百日。截至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总成交额已超8亿元,随着首个履约期临近,市场日渐活跃。...

全国碳市场交易细则将持续细化

10月15日,在由中国金融前沿论坛(CFAF)主办的2021中国碳交易与ESG投资发展峰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要积极发挥碳市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不断探索、完善全国碳市场。...

实现碳达峰不是“齐步走”

如果不是中央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很多省市或都在跃跃欲试,提出缺乏依据的过早碳达峰时间点。...

防止企业碳信息造假 可从三大方面着手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至关重要。...

中央发文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

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首要的一条即是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肖家祥:当前水泥行业的首要任务

肖家祥认为,如何积极有效应对能源双控,如何稳市场、稳价格、稳增长是当前水泥行业的首要任务。...

常张利:当前水泥行业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越是环境复杂,越要坚持战略定力,越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要坚持自律经营、错峰生产、价本利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大家认识一致,行动坚决,互利互信,行业就能做好。...

高登榜:能否实现双碳目标未来或将影响水泥企业的生死

高登榜表示,水泥行业未来发展将面临科技创新、错峰生产、产能置换,以及2030碳达峰碳达峰、2060碳中和等问题的考验。...

勇担使命 积极作为 坚决打贏水泥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

全力推进碳减排、提前实现碳达峰,水泥行业有责任、有义务,同时也有基础、有能力.........

水泥价格“空涨”超300元/吨 供给承压与需求下滑或长期共存

近段时间以来,受能耗双控影响,国内不少地区水泥价格暴涨,特别是在两广、云南以及江苏等地,单次涨幅达到100元/吨不在少数。...

碳减排——水泥行业的历史使命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金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劲等业内大佬纷纷就水泥行业碳减排方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建材等行业明年或纳入碳交易市场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称,在电力被作为第一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后,建材、有色等行业明年有望纳入到碳交易市场中。...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水泥行业迎来发展新时代

周育先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是水泥行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

跨度十余年!我国碳排放政策逐步走向完善

“十二五”以来,国家及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用于指导和规范全国和各地的减排及节能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广东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

严控重点区域“两高”项目,珠三角核心区域禁止新建、扩建水泥等项目。...

专家称企业有序减碳需多方合力推进

在9月26日召开的2021中关村论坛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张玉卓强调,“运动式”碳中和的负面效应已经明显显现,应该秉持“有序减碳”的方案。...

全球最大空气CCS项目投运引关注

根据项目设计,该装置预计每年能够从空气中吸收4000吨二氧化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直接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进行封存的碳捕捉及封存(CCS)项目。...

首都北京筹谋迈向碳中和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北京已进入低碳转型发展新阶段,能源基础条件较好。 ...

双碳目标一周年 北京筹谋迈向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中国“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至今已满一周年。...

1 ...  89 10 11 12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