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A装饰混凝土分会联合有关单位于2017年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装饰混凝土技术与应用大会。...
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三大能耗之一,约占总能耗30%,传统建筑作业方式已无法适应“绿色中国”的发展需求。上海以发展绿色建筑为落脚点,推广装配式建筑,率先实践“像搭积木一样造房”的建筑理念。...
嘉兴科技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一期工程一标段项目迎来重要工程节点。...
8月25日,浙江省首个地下综合管廊——嘉兴科技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一期Ⅰ标现浇段管廊主体施工全部完成,占管廊总长2348米的90%...
到西安灞河新区纺四路管廊项目现场, 记者立马被施工围栏内的景象惊到了。眼前这个大基坑,绵延2000多米,深约三层楼高。坑内卧着的,正是已现雏形的混凝土“长蛇”——三舱管廊,身上还扎满了密密麻麻的钢筋架。...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成,被称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第五届亚洲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将于2017年9月22-24日在朔州举行。...
“我们不能只看到建造成本的增量,更应该看到装配式建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韩建忠还给记者算了另外一笔账,“装配式”可以实现节水节电,其中节水可达80%;可以控制一半以上的扬尘;传统建筑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政府以每吨100多元的成本埋单填埋,这些都是隐形的成本,不可被忽视的“节约”。...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很多人经常将这几个概念混淆,有必要理清三者的不同内涵和意义。...
目前,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鉴于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的过渡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而日本建筑工业化及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较完善,技术水平也较先进,可供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及装配式建筑研究和实施借鉴。...
归纳起来说,当前建筑业改革发展正面临着三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即技术路径、市场模式和政府监管方式的变革。伴随着三场变革,还有三件大事对建筑业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那就是世界大事——“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行业大事——如何增强信心。...
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若要建造一个好的装配式建筑,首先,咱就要从设计走起。...
新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少,但是新区的地下管廊建设要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管廊功能的增加,应留有足够的管廊空间,至少保持到50年不落后。...
世界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系统与产业体系必将超越现有企业模式与工业形式的范畴。...
次风阀在新型干法水泥窑中主要是通过调节三次风阀的开度,既能保证分解炉煤燃烧所需氧含量,也能保证回转窑内有足够通风量,使之两者保持合理匹配的关键设备。...
日前,由北京建工建设的全国首座四色清水混凝土建筑——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图书馆建成投用。...
新东大桥下开采出来的砂土,经过混凝土生产加工线加工,最终变成了混凝土。一辆载满砂土,车牌号为琼A31172的大卡车,缓缓地开出砂场大门。...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有专家表示,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累计达到2.5万亿元。...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在未来建设更多优质建筑项目,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从多方面角度出发,改进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缩短施工周期,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
业内人士对装配式建筑发展信心充足。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庞元表示,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是建筑产业升级的方向,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有利于促进建筑业化解过剩产能。...
威海市住建局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自2017年起,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项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
在“德国工业制造 4.0”与“中国制造 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正在给世界建筑业带来新的变革和重大影响,各种新概念和新模式不断涌现,诸如产业链有机集成、并行装配工程、低能耗预制、绿色化装配、机器人敏捷建造、网络化建造和虚拟选购装配等;世界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系统与产业体系必将超越现有企业模式与工业形式的范畴。...
青岛环球集团工程装备公司盾构管片生产线、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模具、预制混凝土箱涵模具三种新产品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专家一致认定:三种成果整体技术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