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发展集团开拓环保科技新路径

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县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污泥项目以优异的工艺处置路线和“三化”处理效果,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这个项目采用的是冀东发展集团自主研发的“生活垃圾与污水联合处理工艺”,这项科技成果在获得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和南非国家发明专利之后,近日又获得了美国国家发明专利,并且,日本、德国及欧盟等国的专利申请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国环保部专家认为,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并且极有推广价值。...

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应用

9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主办,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支持的2014第二届中国水泥发展论坛在浙江宁波浓重开幕,会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工房晶瑞做了《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的主题报告。...

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带队赴华新水泥开展环保产业专题调研

9月19日下午,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带队,组织湖北省政协、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住建厅、武汉市环保局等单位一行20人,就华新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有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风景这边独好——湖北省化解水泥过剩

近年来,在水泥行业总体产能严重过剩、水泥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湖北水泥行业却能“独善其身”,始终保持平稳增长。在不久前举办的长江中下游水泥论坛上,湖北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透露,该省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增长率居长江中下游七省市中倒数第二,而水泥企业效益增长恰好居正数第二。...

“垃圾变水泥” 高效又环保

一边生产水泥,一边利用水泥窑炉高温处置垃圾。湖南省首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在华新水泥株洲公司运行一年来,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7万余吨。业内专家认为,此项目为破解“垃圾围城”找到了较好的办法。...

[原创]生产者向服务者转变——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分析

在自身成本压力增加、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双重压力下水泥企业亟待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是水泥企业转型的路径之一,本文旨在对国内水泥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历程进行梳理及展望。...

好个“一石双鸟” 华新水泥株洲公司垃圾变水泥探秘

华新水泥株洲公司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尽管不是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首个此类项目,却是目前运行最为成功的项目。...

[长江万里行]李叶青:混凝土商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为了解企业在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方面的最新思路和发展现状,交换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亲自挂帅“长江水泥万里行”近日走进华新水泥总部。一行受到华新水泥的高度重视,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等高管亲自接见,双方就营销模式创新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

今年湖北将淘汰水泥熟料产能369万吨

近日,《湖北省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公告》正式发布,全省共有10家建材企业的18条水泥熟料生产线、1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将予以拆除。...

水泥工业处置和利用废弃物的“中国之路”

2002年,蒋明麟等三位国务院参事联名向国务院递交了国家层面第一份建议大力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报告,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认可和指示,这不仅为蒋明麟树立了巨大的信心,也真正开启了中国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序幕。...

孔祥忠:破解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谈起垃圾处理,仿佛只要公众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围城问题一夜之间就可迎刃而解。实际上,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先行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市场化的垃圾处置模式建立起来,在公众逐渐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同时,垃圾围城不是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华新水泥张江:水泥企业能否为城市解决问题?

张江:确切地说,我们认为新标准的实施为水泥行业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行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000年左右,华新在大股东瑞士豪瑞公司的支持下,开始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在国内水泥行业引进并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

华新:新排放标准适合水泥窑协同处理现状

华新水泥总工程师张江:我们认为,标准完全适合现阶段中国的水泥窑协同处理现状,将会极大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规范运营,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水泥企业能否为城市解决固废处理问题?

明年7月1日,我国现有水泥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的考验。对此,企业准备好了吗?“为城市解决问题”被认为是未来水泥企业存在的重要理由。在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已经走过一段时间,目前的技术水平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有关媒体记者专访了华新水泥总工程师张江。...

固废处置 水泥工业将大显身手

近年来各地政府已在积极进行固废处置,尤其是城市垃圾及污水厂污泥处置。然而,囿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及工业模式,很多固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置,“垃圾围城”现象时常见诸报端,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有其独特优势,一是不用新建垃圾处置设施;二是可实施固废的资源化与再生化处理;三是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成本较低。...

水泥窑处置固废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2.3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7l亿吨,但由于我国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物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

华新水泥摘得中华宝钢环境奖“企业环保类优秀奖”

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委、环保部等11部委等组织的第八届“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奖典礼于5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华新水泥荣获“企业环保类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称号,成为本届国内建材行业和湖北省内唯一荣获此殊荣的企业。...

[原创]国内水泥厂处置城市垃圾的成功经验

近日,由于杭州余杭某垃圾焚烧厂的事件,引得社会对垃圾焚烧等处理颇为关注,事实上,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也是种不错的选择,近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汪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技术途径,也是低成本化大规模处置上述废物的重要措施。...

湖北水泥工业呈有序竞争良性发展态势

湖北省水泥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1家,资产总额619.7亿元,水泥产能1.35亿吨,水泥熟料产能68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44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63条,产能6600万吨;其他窑型水泥生产企业10家,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19条,产能209.6万吨;水泥粉磨企业82家,水泥产能3000万吨。...

重庆海螺助梦中国城镇化建设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说:“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呵护环境、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一流生态环保企业,让灰色水泥实现绿色发展,海螺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华新水泥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成果通过中国建材联合会鉴定

3月29日,由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生活垃圾生态化前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后处置技术(HEC)创新及实践”成果,通过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湖北省武汉市组织的专家鉴定。...

孔祥忠:标准的约束力与企业的发展动力

没有对生活的信仰,人就会表现浮躁;没有对自然的敬畏,事就会做得野蛮。标准只是一个技术法规,需要人去执行,需要制度去监管、需要实用技术去支撑、需要资金投入去实现。树立和谐的企业发展理念,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回馈自然,才能把标准的约束力变成企业的发展动力。...

“新纪录”诞生的背后——解析百年华新的长青密码

在老牌重工业城市黄石试图挣脱“光灰城市”的枷锁时,作为龙头标杆企业,“百年老企”华新水泥又一次走到了时代的前头。刚刚过去的2013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105%~125%,其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同比递增20%以上,均创历史新纪录。...

惠州人大代表建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惠州市人大代表李乐表示,目前利用水泥窑处理垃圾的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安徽铜陵也已经有了成功实施的先例。他在去年曾前往安徽铜陵考察。同时,他还强调这一技术有着极大优点——不会产生二恶英。...

水泥产业化解产能过剩标准要发力

虽然一再提出要抑制产能,但产能过剩却挥之不去,成为我国许多产业的怪圈,水泥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水泥产业成为和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一起需要化解产能过剩的5大产业之一。...

32.5复合水泥面临淘汰 高标号特种水泥被看好

为提升水泥品质、消除下游混凝土质量安全隐患,优化水泥产品结构,挤压竞争乏力的落后产能,需要加快制定修订水泥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停止生产低标号复合水泥,降低32.5等级水泥比重。...

前10月湖北水泥总产量8867万吨 同比增5.53%

建材行业有了建材协会、建材联合会才是一个传统,如果没有“建材”两个字,建材行业就是散的。如果没有“建材”这个框架而各自为战的话,对整个行业是很不利的。...

[原创]协同处置:让水泥厂成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

水泥工业应该如何通过优化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减少整体的能源消耗,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从而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呢?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各种类型的废物作为替代燃料和原料(AFR)在水泥窑中成功地进行了协同处理,或许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华新黄石水泥窑污泥处置规模达3.6万吨

湖北省黄石市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竣工投产,标志着未来5~6年,黄石市城区产生的污泥可得到安全处置。...

孔祥忠:《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解读

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品种不仅对保证水泥质量有利,更是加快了淘汰落后的小粉磨站,对行业结构调整有利,对环境保护有利,也起到了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作用。对于城市周边不具备开展协同处置的水泥企业将按照环保的要求,加大土地使用成本,逐步进行关闭,既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也起到了逐步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

华新水泥前三季净利5.58亿 增幅130%

华新水泥公告称,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89亿元,同比增长2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亿元,同比增长130.79%,基本每股收益0.60元。...

华新水泥黄金周消纳长江三峡漂浮物2700立方米

近年来,华新水泥不断加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国庆期间,华新秭归公司长江三峡漂浮物处置车间共消纳漂浮物约2700立方米。截至目前,华新水泥今年共消纳三峡漂浮物75647立方米。...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迈向资源循环利用新时代

拥有百年历史的华新水泥,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通过水泥协同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实践,实施“三步环保”战略,形成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等各类废弃物生态处置技术与环保产业链,推动我国传统水泥产业迈向了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新时代。...

现有单台管磨机前新配置粗粉磨机的粉磨工艺

我国目前较多一批中小型水泥企业现有水泥粉磨生产线,由于早期的设计技术水平有限都采取一条管磨机生产线、开流生产水泥。如Φ3.5×13m、Φ3.2×13m、Φ3.0×13m、Φ2.6×13m、Φ2.4×13m单台开流磨机,粉磨水泥效率低。...

华新与湖北秭归签订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合作协议

9月27日下午,华新与湖北省秭归县人民政府就秭归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250吨,是继三峡漂浮物处置、奉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之后,华新在三峡库区的第三个环保项目,对保障长江母亲河水质安全及库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用25%水泥产能可处理我国六成垃圾

据建设处理厂的华新水泥测算,利用全国水泥产能当中仅6亿吨的装置,即可处置全国一半的垃圾;如每年用水泥行业总产能的25%,就可以处理全国年产生60%的垃圾1亿吨。...

水泥商的转型:水泥窑垃圾处理未来五年快速扩容

武汉市新洲区陈家冲垃圾填埋场的部分垃圾如今不再需要填埋了。自9月3日开始,每年将有35万吨的生活垃圾被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新水泥”)变为燃料及原料用以生产水泥。...

[独家]来自证券界的分析判断说明华新仍保持昔日风采

现事隔8年多的2013年,我们对华新依然肃然起敬。完全可以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仍保持昔日风采,继续焕发着勃勃生机。更上一层楼的是,正从中国走向世界,正在世界水泥工业发展新型干法生产的征程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华新水泥:公司下半年盈利商望继续提升

华新公司水泥业务下半年盈利能力预计继续提升。上半年公司盈利增长主要受益成本下降。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70.05%,盈利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成本的下降,成本下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煤炭采购价格的下降,二是生产过程中消耗以及维修费用的管控,即内部精细化管理,三是设备运转率的提升。...

华新水泥:三峡库区漂浮物变身水泥原材料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说,第一个是社会上环保效益,解决了长江三峡水质问题。第二,三峡发电安全问题。第三解决我们自身燃料替代成本降低问题。应该说这种发展模式有效的创新了一种新的水泥工业可以再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同时,解决社会上的环保问题,社会问题,和企业经济效益问题,一举三得。...

垃圾处理或打开水泥行业新空间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更加重视,国家针对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相关鼓励政策已经在制定中,根据之前《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也提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到2015年技术普及率5%以上,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消纳污泥(含水80%)及工业废物(危险废物)约1890万吨每年。...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华新转型发展成功案例

8月14日晚20:30,在央视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中国经济转型一线报告(水泥篇)”中,报道了水泥行业当前面临的产能过剩严峻形势,并以公司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长江三峡漂浮物为正面典型案例,采访了华新总裁李叶青和公司旗下秭归公司处置长江三峡漂浮物的现场。...

哈尔滨水泥企业旺季不旺 保本求生存

今天我们来关注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了10.96亿吨,同比增长了9.6%。而2011年,我国全年共生产水泥20.8亿吨,平均下来每个中国人能分到1.6吨,这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曾经达到的人均1吨的水平。...

华新水泥:另辟蹊径 华丽转身

目前,华新在湖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及中亚的塔吉克斯坦拥有100多个分(子)公司,水泥生产能力7000万吨,年销售收入125亿元,排名全国行业第六。“未来,环保将是主业,华新的水泥是因环保需求而存在,水泥是环保的附产品,环保的营业收入将达到与水泥产业相当的水平。”李叶青说。...

华新水泥未来环保布局

近年来,华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水泥生产为轴心,积极推进“纵向一体化”,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骨料和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公司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达成自身环保目标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刚刚起步,潜力尚没有发挥,新上项目遇到许多政策瓶颈,需要从规划、制度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使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可持续发展。 ...

谢鸿光:鼓励华新提升环保效益核心增长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鸿光在湖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勤,黄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晓波等领导陪同下,到华新调研企业发展情况,鼓励华新进一步拓宽环保产业链,提升环保效益核心增长。...

乔龙德到华新调研称华新经验应推广

6月5日,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一行四人在湖北省建材行业协会有关领导陪同下到华新调研,先后参观了武穴公司和武穴环境工程公司,并与华新领导李叶青、纪昌华、周家明、彭清宇、王焕忠等进行了座谈。...

华新水泥2012年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实录(环保篇)

2013年将是华新水泥环保产业发展决战、决胜的一年,实现全年开工15个环保项目的目标(不含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

李叶青:华新水泥注重发展环保产业

华新水泥2012年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于26日举行,公司董事、总裁李叶青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2013年将是公司环保产业发展决战、决胜的一年,除了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之外,公司将实现全年开工15个环保项目的目标。...

1 2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