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污泥要按进厂原料对待

企业在与地方政府商定处置费用后,直接发生关系的就是市政系统的污水处理企业了。市政系统的污水处理企业将污水经预处理后的污泥提供给水泥企业。就污泥而言,水泥企业虽不用支付钱,只是作为要被处置的材料接收的,但污泥已成为水泥企业的一种原料。因此,污泥应视作“买卖合同”类的“标的物”,双方除应该约定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外,还应约定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等条款。...

[独家]助磨剂行业健康发展需多方给力

作为助磨剂作用于物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些相关的理论还在探讨。没有可以“通吃”的助磨剂,不同的品种助磨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助磨剂推广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助磨剂有着一把钥匙开一个锁的意思。...

[独家]停窑限产频繁怎能成为选用劣质耐火材料的理由?

近日,中国联合水泥有限公司张金营走访了浙江长兴国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钱国良就近年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加速的背景,阐述了个人对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前景与问题的看法。钱国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耐火材料行业进行科学规范,保护好那些求真务实、重视产品质量与自主创新的企业,也对广大同行企业发出友好倡议。...

[独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务必算清细帐

生活垃圾、污泥之类废弃物有配制水泥生产所需的组分,或是具有一定的热值,可以用于水泥生产原燃材料的少量替代,进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这是次要的。企业为了处置废弃物所耗以及由此带来的产量的(虽是少量)减少都是水泥企业所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远大于水泥生产所需原燃材料的少量替代作用。因此,水泥企业在考虑协同处置废弃物时,要把需具备的各种条件考虑周全、算清细帐。...

[独家]试试水泥产能增量招标如何?

县市的招商引资热情+省的GDP情结=项目的充分条件,核准=项目的必要条件,两个条件一加,项目一个个就出来了。所以,控制就得从这两个条件入手。对此,是否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水泥增量实施招标。我们完全可以比照国家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招标投标制度。一则该招标投标制度已经实施有12年了,有参照物;二则只是把项目从工程建设向前伸展了一步而已。...

[独家]举一反三,从设计开始查安全隐患

水泥工业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及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发展的过程都与高铁的发展极其相似。特别是技术的进步有一个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新技术的使用必须要反复试验,经得起各种条件(环境、操作、意外、天气等)的考验。尤其是控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移植新技术时更要慎重再慎重。...

[独家]预测靠点谱才有指导意义

作出部署就需要对水泥需求进行预测。每个五年规划都需要预测,通过每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可以对我们所作的预测进行审视和检验,从而不断提高预测的准确度。预测越接近实践的结果,那么按此所作出的部署也越正确,也就是越有指导意义。...

[独家]保证安全生产“认真”当头

任何一件事,即使在人们眼中认为是很简单的事也有流程,来不得不当回事,更来不得“跨越”。我们从拉法基在安全生产上看似非常简单的动力源隔离事中,可以看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是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条件。...

[独家]保证安全生产设计先行

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可以接受的数字就是零(事故)。这一安全生产方针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安全事故可以做到“零发生”。也就是说,要将安全隐患排除在“可能”之外。如理解了拉法基集团的安全生产方针,对“一把把锁锁住水泥厂安全”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进而就明白了“保证安全生产先要从源头——设计上得到保证”的道理所在。...

[独家]主管部门在信息化进程中应发挥带头作用

在全社会都在提倡提高两化融合的当前背景下,水泥“十二五”规划也特别明确要求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但回头看主管部门在《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对水泥企业申请进入所要求提供的13项材料,却需要“柜台”办理,建议作为主管部门也应该带头,加速电子政务建设,减轻水泥企业负担,为水泥企业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独家]提高门槛合适,砌墙封门不太合适

在2009年东方希望才开始涉足水泥业,而之前从事的是氧化铝生产、火力发电到电解铝生产的完整产业链,还有饲料的原料之一赖氨酸产业。也就是说,东方希望原本与水泥一点也不搭界,“出身”不是水泥“科班”,一上场就表现非凡。按《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高进入的“门槛”无可非议,但有人愿意“高抬腿”跨过门槛,凭什么不让他跨。怎么提高“门槛”,变成“砌墙封门”了呢。...

高长明:离线式水泥窑烧废系统有待革新

近日,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表示,现在的离线式水泥窑焚烧垃圾系统表现欠佳,仍需改革,热盘炉型的在线系统简单高效,颇具应用价值。政府引导和公平合理的扶持政策是水泥窑协同消纳废弃物的必要前提条件,特别是现在正处于起始阶段,更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独家]诸葛文达:泛长江经济区水泥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思考

泛长江经济区域内的水泥按照年生产能力10亿吨,年实际销售量8亿吨估算,约占国内水泥产能和消费量的40%。鉴于上述区域内的水泥企业的产品销售已经通过发达的江海航运体系及公铁运输体系,连为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的水泥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方法、趋势作初步的分析与判断。...

[独家]供大于求 山东水泥“金九银十”难现

往年,山东水泥市场在经过7-8月雨季淡季后,将迎来类似于房地产业“金九银十”供不应求的销售旺季,而今年却出现旺季不旺的局面,9月份验证了旺季市场并未快速启动,市场倒逼水泥企业,减产已成水泥企业的不二选择,刚进入十月,国庆假日期间,广大山东水泥企业就不得不实行第二次停窑限产保价行业自律统一行动。...

[独家]由中国动车事故、高铁现状反思中国水泥工业发展

进入2011年7月,随着京沪高铁的投运,中国高铁设备事故频发的消息见诸各种媒体,7月23日发生在温州的动车追尾特大事故、死伤几百名的惨剧更是将中国高铁推向风口浪尖。8月,中国高铁不得不面对现实,全面降速,值得我们深思。结合中国动车事故、中国高铁现状,举一反三,笔者在此对中国水泥工业也做些理性思考,希望给业界一些启迪,引以为戒。...

高长明:再论水泥窑协同焚烧废弃物的环境安全问题

经历了20多年的生产实践以及各种配套法规的制订与完善,发达国家水泥工业协同焚烧处置社会废弃物,各国政府和广大公众已经达成了高度的共识,那就是这条技术路线是环境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效果比较理想。...

高长明:试论我国水泥工业的利废发展方向

水泥工业实现“四零一负”——对生态环境的零污染、对外界电能的零消耗、对废物废水的零排放、对天然化石燃料的零消耗,以及对全社会部分废物的负增长(消纳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已在国内外大量成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外业界人士的普遍共识。...

高长明:数据如此不靠谱 是“指南”还是误导?

不久前,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5月18日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中国低碳建材发展指南》,提出“到2012年全行业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56%左右,即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碳排放降至7.33吨左右。”...

王燕谋:关于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

关于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国务院38号文已经发布,这是水泥行业的一件大事,对抑制目前的盲目发展和产能过剩将产生重要作用。本人在这里谈谈对抑制水泥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

王燕谋:中国水泥工业致力于减排二氧化碳的现状和展望

10月21-22日,由中材集团和Intercem联合举办的2009’国际水泥大会在香港召开。会议主办方特别邀请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做了题为《中国水泥工业致力于减排二氧化碳的现状和展望》的报告,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中国水泥工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就。...

王燕谋:解读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水泥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以下是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先生对本次会议精神的解读。...

[推荐]王燕谋:对水泥“JT”窑的看法和淘汰立窑的取向

在近期快速发展新型干法、淘汰立窑的大好形势下,又出现了业内人士对JT窑和如何淘汰立窑的不同看法,分歧很大。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现在谈谈对JT窑的看法和淘汰立窑的取向。...

水泥工业“四零一负”战略对循环经济的奉献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资源和能源的最低消耗、最高效利用和最多的循环使用为核心,遵循其“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旨在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就是要克服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