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英国科学家近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通过搜集“压倒性的证据”和对地层鉴别等分析,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Anthropocene)已经来临。...
龙泉股份中标6.63亿元重大工程...
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对提高环境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精神,积极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范水污染防治领域PPP 项目操作流程,完善投融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大投入,根据《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就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PPP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印发以来,各有关方面积极贯彻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十二五”前四年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1%和31.9%,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重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30%以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3日说,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举措,《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有望近期出台实施,将重点推进四项任务。...
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国务院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目标是将城市中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要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要达标。本文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一个年初并没纳入计划的投资领域突然出现了,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没想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能获得国家那么大的支持力度,而且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很可能写入‘十三五’规划。”这是东方雨虹一位市场销售人员在听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的第一反应。...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份文件绘制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图景。到明年3月,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对外发布。现在,小编梳理一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和水泥行业有关的内容,并做简略分析:...
近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新加坡共和国国家发展部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保持并强化在水体改良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花园建设等各领域合作,在天津生态城加快推动“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示范基地、中新友好城市花园等4个项目。...
2015年,上海将逐步减少万安水泥厂危险废物焚烧量,至2015年底取消危废物焚烧。2016年6月底,上海启动万安水泥厂产业结构调整程序,确保2016年底前完成关停工作。...
8月3日,葛洲坝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以色列RWL水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将在水务基础设施和水务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与信息共享。...
绿色建筑应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绿色节能环保舒适的要求。为了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近日,省住建厅结合省实际情况,编制了山西省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审查要点,对绿色保障房做了一些严格的评价指标。...
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德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
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总体上经历了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阶段,雨水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源头控制转变,逐步构建污染防治与总量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和管理体系。...
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近年来随着雨水渗透设施的推广和应用,带动了相关领域内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技术和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海螺集团进军西部开始于8年前,当时“海螺”已取得“巩固华东、拓展华南”的阶段性胜利,又恰逢国家西部大开发正快速推进,为了响应国家战略,同时完善自己的战略布局,海螺集团开始了征战大西北的新篇章。...
日前从甘肃省政府获悉,甘肃省将实施的《甘肃省“6363”水利保障行动方案》提出,将用6年时间,完成水利投资3000亿元以上。...
京津冀环保一体化,应有明确的规则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协调配合。区域环境质量标准如何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能否统一?类似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5月28日,在开封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暨签约会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建七局与河南省开封市政府签订约77亿元的PPP合作框架协议。...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