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云桂铁路(昆明至南宁)南盘江特大桥钢管拱昨日凌晨精确合龙,这是目前世界上客货共线的高速铁路中,最大跨度的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云桂铁路(昆明至南宁)南盘江特大桥钢管拱昨日凌晨精确合龙,这是目前世界上客货共线的高速铁路中,最大跨度的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
一项新的报告显示,采用现有技术可使当前的全球排放量减少一半,且预计所需成本将低于2050年GDP总额的1%。...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和武汉海关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公布第十九批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榜上有名。这是该公司自2011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后,在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9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特别主办、淄博市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特别协办的“2013中国水泥节能技术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会上,北京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海鹏就创新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研发、系统优化、余热锅炉对水泥生产的影响及控制、运行效果等内容做了详细讲解。...
金隅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受益于京津冀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显著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控制力,现已发展为水泥行业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领导者;它也是北京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之一,具有成本较低的一线城市开发用地储备,丰富的工业用地储备;是环渤海区域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供货商之一。...
9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特别主办、淄博市鲁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特别协办的“2013中国水泥节能技术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实践二代干法,助推水泥节能降耗。...
河南省鹤壁市日前发布绿色建筑整体规划,明确规定将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壮大绿色建材产业规模;着力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着力创新绿色建筑发展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特别主办的“2013中国水泥节能技术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开幕。会上,行业领导、专家、企业家就目前水泥工业中节能的误区与潜力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帮助水泥企业掌握正确的节能方法与技术,为提升行业整体节能水平出谋划策。...
中国联合水泥紧紧围绕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工作目标开展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推行环保节能的生产理念,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企业发展,履行大企业的社会职责。...
近日,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推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该省将以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依托,要求将水泥厂周边30-50公里服务半径内的生活垃圾转运至水泥厂处置。...
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高翔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SNCR脱硝技术使用的问题均可以通过运行管理措施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得到解决。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水泥脱硝标准提高,SNCR脱硝技术将很难达到更高的效率,同时氨的耗量会成倍增加,二次污染加剧,因此他建议加快水泥行业SCR脱硝技术的研究,同时积极寻找适合水泥窑炉特定运行环境的高效脱硝新技术。...
李克强出席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李克强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采取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面对日益收紧的环保政策,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选择在粉尘排放上主动加压,而控制粉尘排放离不开滤料企业的帮助。在众多环保滤料企业中,厦门美达斯环保工业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产品品质及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中国建材报社联合骨干企业江苏鹏飞集团、全球水泥备件网等单位,以行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超越和引领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全行业征集先进水泥技术与装备,组织召开2013“水泥新技术新装备推广交流会暨首届中国水泥备件秋季交易会”,力求以创新与集成的技术、优化与完善的功能、先进与高效的节能排放,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做出应该有的贡献。...
9月10日,昆钢水泥建材集团等数十家西部水泥企业的老总和高管云集昆明云安会都,与水泥专家、水泥行业协会领导一起共同研讨如何挖潜、创新和节能、遏制产能过剩,提升竞争实力的大计,为西部水泥企业走出困境,共同发展献计献策。...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
从钢板仓新兵,到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行业老将,在成立迄今6年多的时间内,福莱尔不断加快步伐,提升技术与产品质量,完善服务与管理制度。正是这份兢兢业业谱写明天的努力,推动着福莱尔迅速发展,跃身成为现今钢板仓行业的知名品牌。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福莱尔的总经理王兴旺,跟随他一起走进福莱尔,揭秘福莱尔六年的传奇成长。...
日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与认证企业。...
以往,半终粉磨在系统增产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但其节能幅度却略低于联合粉磨,且设备选型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联合粉磨流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乔龙德指出,2013年是水泥行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正确把握形势和统一认识是水泥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水泥行业对自身的发展、经济运行以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问题,也应及时总结与部署,以便统一认识,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使今年的经济指标和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得更好。...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我国工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实现赶超的机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曾有水泥企业向记者透露,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脱硝标准,当地环保部门建议水泥企业配备SNCR装置,初衷虽好,但也引起不少讨论。近日,北京四方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玉宗在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泥脱硝应该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概上SNCR装置并不妥当。...
《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6项地方环境标准(以下简称《大气系列标准》)于2013年5月24日由山东省政府批准发布,并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日前,武汉首个生活垃圾分解处理厂——位于新洲的陈家冲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正式投产。按照规划,陈家冲首期每日可处理500吨生活垃圾,3个月后日处理量达到1000吨,处理来源全部源于当日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新鲜”垃圾。...
乔龙德指出,2013年是水泥行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正确把握形势和统一认识是水泥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水泥行业对自身的发展、经济运行以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问题,也应及时总结与部署,以便统一认识,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使今年的经济指标和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得更好。...
窑外分解技术在中国出现已经四十多年了。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按照任何技术都是在发展的观点,虽然窑外分解的基本理论是成熟的,但是其应用技术却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着。本文主要介绍水泥熟料烧成操作新技术。...
从推广到普及,绿色建材的产业发展推动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从单体到区域,绿色建材的集群发展让建材这一传统行业从绿意点点到碧波弥漫。绿色建材产品的研发推广与政策导向的重点发展促使绿色建材产业园的兴起,吹响了绿色建材工业进一步向深化集成发展的号角。...
北京市市政路桥集团工程师曾波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思考”为题做报告。他介绍了建筑垃圾资源化背景、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现状、建筑垃圾产品应用及技术路线、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化解产能过剩难题,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是关键因素。在必要的政策支持下和市场环境建设中,实施产业转移,改善资本投入,有效刺激内需、扩大出口,让工业企业摆脱重负。...
8月23日,由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联合水泥山东运营管理区协办的“第二届南京凯盛开能余热发电技术交流会议”在江苏溧阳天目湖畔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携手并进,共筑绿色梦想;经验共享,提高水泥余热发电运行效率”为主题,通过对企业精细管理、技术改造、余热发电新技术等方面的分享与交流,以促进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发展。...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建材行业“调结构、练内功、增效益”百家优秀企业表彰会。尧柏集团被授予“调结构、练内功、增效益”百家优秀企业荣誉称号。获此殊荣的还包括北京金隅集团、中材机电备件和安徽海螺等122家杰出企业。...
“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既有的近500亿平方米建筑的能耗相当于2011年三峡发电量的19倍。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标准煤109亿吨,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如果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改造现有楼宇,每年将节约6000亿元,可以建设4个三峡大坝。”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中国绿建委委员张津奕告诉记者。...
近日,海螺水泥入驻无锡太湖新城金融商务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无锡市滨湖区太湖新城金融商务区隆重举行。签约仪式由无锡市政府秘书长、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峰枫主持,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钦,市相关部门领导,海螺水泥总经理王建超、副总经理吴斌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中国绿色建筑标识评定由政府组织开展,直接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和地方相关机构进行评审。...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