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刘松玉获2014年度“建华工程奖” 个人一等奖

10月31日,第三届全国桩基础材料与桩基础设计施工高峰论坛暨2014年度“建华工程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对2014年度“建华工程奖”集体获奖成果颁发了“建华工程奖”奖牌及荣誉证书;对个人获奖成果颁发“建华工程奖”荣誉证书。...

新常态下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路径初探

建材工业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改善民生、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在新常态下建材工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把握如下理念:一是要着力于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泛漫;二是着眼于结构优化而非同质繁衍;三是着手于创新驱动而非要素驱动;四是着意于多元动力而非单一取向。...

第三届全国桩基础论坛现开放提前注册

10月31日,第三届全国桩基础材料与桩基础设计施工高峰论坛暨2014年度“建华工程奖”颁奖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提前注册享受会务费优惠200元,即会员单位1300元/人,非会员单位1600元/人。...

[原创]从阅兵蓝到常态蓝——携手中材环保 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中材环保董事长刘振彪看来,只要把污染控制下来,不停产、不限行依然可以得到蓝天白云,不牺牲生活、经济的措施才是长久之计。“中材环保的袋式收尘器可以达到粉尘排放10mg/Nm3以下,这个排放比我们现在的空气还要干净,呼吸会更加顺畅。也就是说,与我们合作,可以不停产,依然让蓝天天天见”,刘振彪自信的说。...

搭建交流平台 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火爆依旧,今天由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J.Plank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廷树,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平,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冉千平,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宗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伍勇华,江苏腾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达民等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进行演讲。...

交流、探讨、思考——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

10月16日,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召开。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已成为现代混凝土的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为了交流外加剂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经验,大会邀请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王子明教授等行业内2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对混凝土及外加剂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原创]“价廉”难有“物美” 成本控制需从理念做起

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成本控制却并非易事。原因在于,除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外,更重要的在于成本控制理念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线运行效率差异。...

1-9月发改委已批复交通基建项目清单

今年以来,经济形势持续低迷。虽然上半年GDP实现了7%的增长,但宏观经济整体走势依旧不容乐观,机构预测今年三季度GDP将跌至6.5%,同时将四季度增速预测从7.2%下调至6.6%。...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

为消纳城市污泥,利用城市污泥生产水泥熟料,分析城市污泥的化学成分是可行的,试生产结果表明,在2%掺量时对水泥熟料及水泥质量没有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城市污泥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脉冲电源在电除尘器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脉冲电源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静电除尘器脉冲供电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脉冲电源在电除尘器上的应用效果。...

编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标准 开启钢筋工程施工新纪元

2015年9月25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钢筋详图统一标准》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焦占栓、技术标准部副主任贺鸣等协会领导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秀科出席会议。...

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助力创新驱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从10个方面推出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成果。...

[2016.3.17-19 北京] 2016北京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展览会暨会议

中国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展览会是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携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相关协会共同主办,展会云集国内外众多实力强大的建筑外加剂及相关产品供应商。2016年3月17日-19日,2016年北京国际混凝土外加剂展览会暨会议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纤维增强塑料(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土木工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加固技术。由于具有强度高、高模量、耐腐蚀、耐疲劳和易加工等优点,这种新型的碳纤维加固材料在钢筋混凝土加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建材总院设立“前沿探索基金”项目

8月28日,中国建材总院设立“前沿探索基金”项目,并组织召开首次申报答辩会。中国建材总院所属五个研究院的近20名青年科技人员参加本次申报答辩活动。...

湖北首家PC构件厂正式投产

9月16日,位于武汉市新洲阳逻开发区的湖北省第一家绿色建筑产业园--中建三局武汉绿色建筑产业园PC(预制混凝土)构件厂正式投产。...

住建部部长高度评价三一住宅产业化成就

2015年9月9—11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三一集团以“三一的绿色进行曲”为主题参展。展会期间,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副部长易军、王宁、倪虹等四位主要领导相继莅临三一展台。...

金隅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亿元

2015年上半年,金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0.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毛利率27.4%;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2元。...

建筑工业转型 3D打印不该缺席

追本溯源,建筑行业是生产建筑的制造业,在房地产市场与“中国制造4.0”的双重转型压力下,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也愈发迅速。模块化施工、BIM建模等建筑新技术都风生水起。3D建模的最直观展现方式:3D打印自然也不会缺席。...

中建西部建设:发展绿色混凝土引领行业环保升级

绿色,似乎从来不会与混凝土有交集,然而,现在绿色混凝土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华润水泥的绿色发展之路

成立于2003年的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目前业务遍及粤、桂、闽、琼、晋、滇、黔及港澳等地。凭藉企业独有的资源布局优势、价值链模式和公司发展战略,依托润丰为主导品牌,公司已发展成为华南区域最具竞争力的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在中国水泥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廉慧珍:做好混凝土首先需要改变观念

廉慧珍:做好混凝土首先需要改变观念,改变以强度为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并非忽视强度,而是因为过去太忽视耐久性。强度作为结构安全性的保证,仍很重要。目前强度不足的情况也说明耐久性同样不足。...

关于《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的法律意见书

根据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煤电”或“收购人”)与福建至理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被“本所”)签订的《证券法律业务委托协议书》,本所接受福建煤电的委托,指派周梦可、魏吓虹律师(以下简称“本所律师”)担任福建煤电收购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水泥”或“上市公司”)部分股份(以下简称“本次收购”)的特聘专项法律顾问。...

富氧燃烧亟需融入广泛的产业合作

因此,富氧燃烧不应该仅仅是富氧燃烧企业的事情,更需要将燃烧器、篦冷机、余热发电等各个环节加以充分考虑,通过广泛的产业技术合作,才能让富氧燃烧技术更“接地气”真正融入水泥生产,为水泥工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2014-2015预制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2014~2015年度是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进入深度调整的一年,也是行业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之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政策感召下,我国建筑业开始艰难的迈向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

宋志平:国企转型升级的四个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新常态下,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营压力剧增。...

巴斯夫开发主管荣获混凝土外加剂杰出贡献奖

Roberta Magarotto, 巴斯夫欧洲化学品开发主管,近日收到国际会议奖委员会组织为她颁发的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类杰出贡献奖。...

刘永行:准备十年,想过20多种死法才发力重工业

至今,刘永行涉及的领域已囊括电解铝、饲料、发电、氧化铝、水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与生物化工等9个产业,每个领域的生产效率是行业标杆,但东方希望2015年的主题词依然是“对标增效”。...

谈机制砂高标号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论述了机制砂混凝土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指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以满足工程需求。...

葛洲坝水泥被评为中国能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7月24日,从中国能建2015年半年工作会获悉,葛洲坝水泥被评为中国能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武汉道路材料公司丁卫青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葛洲坝水泥副总工程师刘生超被评为科技管理先进个人。...

郭永峰:PCCP在南水北调工程不是终点

2015年7月4日,第三届全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计划发展部部长郭永峰为论坛致辞。他为与会代表分享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中PCCP应用的一些情况。...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印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

建材龙头企业眼里的“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同年11月9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又对“新常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习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

山东聊城: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聊城市超额完成2014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获得省政府的通报表扬。自2014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以来,聊城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实施。...

娲石集团集团荣获“节能减排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2015年4月17号,娲石集团在武汉市首届《绿色建筑行动》评选活动中荣获“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称号。...

含中国建材在内 全体央企承诺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近日,为营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投资者利益,包括中国建材在内的全体央企共同签订承诺书,表示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股市异常波动时期,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建华建材王刚:经济新常态与转型升级

“新常态”不仅给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给建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建材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理应顺势而为,认识新常态、理解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研究行业、企业在新常态大环境下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积极推动行业、企业沿着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的道路稳步前行。...

预拌混凝土绿色制造获全国建设工程施工最高科技奖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全国建筑业施工技术创新成果暨国家级工法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区和有关行业建筑业(建设)协会及建筑业企业有关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

关注预制技术发展 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第五届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

2015年6月26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继续召开,下午的报告丰富多彩,13个报告安排得非常紧促,专家们的报告包含了标准、设计、新技术、新产品、国外行业现状等多个方面。...

中联重科2015版HZS180搅拌站在常德交付使用

近日,混凝土机械公司第一套2015版HZS180搅拌站在常德完成安装调试,正式交付使用。这是中联重科新一代混凝土搅拌站产品,它在效率、能耗、可靠性、维护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新加坡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考察纪实

为深入交流矿渣粉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及施工工艺、混凝土绿色生产与管理技术与理念,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矿渣混凝土功能材料分会组织的考察团,日前赴新加坡进行了访问与交流。...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损失测定及加固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近日,由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共同完成的《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损失测定及加固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一重工第二台3600吨履带起重机重机中标河北海兴核电工程

近日,“全球第一吊”----三一重工SCC36000A型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再传捷报,成功中标河北海兴核电工程!...

[周评]西北:水泥价格低位运行

上周西北地区水泥需求整体趋弱,价格上行艰难。...

[周评]西南:四川水泥企业陆续执行停窑限产计划

上周西南各地水泥行情仍以下行为主,市场淡季,大厂小企竞争激烈。...

[周评]东北:投资下滑 水泥价格下行趋势难以扭转

受降雨影响,上周东北水泥销量略有下滑。价格方面,五月以来辽宁、吉林明显走低,黑龙江地区略显平稳。...

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国桩基础材料与桩基础设计施工高峰论坛暨2014年度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中国公路学会和建华建材集团决定共同组织召开“管桩及预制构件在交通领域技术应用、第三届全国桩基础材料与桩基础设计施工高峰论坛暨2014年度‘建华工程奖’颁奖大会”,共同探讨我国预制混凝土桩制造技术创新发展、加强管桩在更广领域的应用,表彰和奖励在促进预制混凝土桩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中国西部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在四川成立 

由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多家顶级机构发起的成都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日前在中国西部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四川省挂牌成立。该研究院将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为中国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市场需求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