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度砂石行业运行分析及后市展望

2022年上半年,国内砂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截至6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93.3点,同比下跌4.97%,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97.53点,同比下跌4.99%,一季度砂石价格弱稳运行,二季度后跌幅扩大。...

实体经济,恢复向好韧性强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服务业发展韧性显现,实体经济呈企稳回升态势,发挥了宏观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

[机制砂石指数月报]6月:极端天气较多 需求价格下行!

截至6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93.3点,环比下跌2.56%,同比下降4.97%;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97.53点,环比下降2.92%,同比下降4.99%。...

生态环境部:全国累计淘汰和化解水泥产能近4亿吨

持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全国累计淘汰和化解钢铁产能3亿吨左右、水泥产能近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稳步推进钢铁行业实施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

[机制砂石指数月报]5月:多地库存较高 需求恢复缓慢!

截至5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95.75点,环比上升0.28%,同比下降3.59%;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100.46点,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12%。...

[机制砂石指数月报] 4月:矿权交易活跃 价格有望回升

截至4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95.48点,环比上升0.18%,同比下降2.40%;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100.86点,环比上升0.82%,同比下降1.94%。...

2022年一季度砂石行业运行分析:转型升级,静待风起

截至3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95.31点,同比下跌2.33%,3月底较1月初下跌1.10%;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100.04点,同比下跌0.54%,3月底较1月初下跌1.74%。...

湖北已形成碳市场核心资源富集区域优势 武汉向全国碳金融中心迈进

随着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正式落户武汉,湖北拥有了国家级的“中碳登”功能平台。...

[机制砂石指数月报] 3月:供需双弱 砂石价格整体下跌

截至3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95.31点,环比下降0.37%,同比下降2.33%;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100.04点,环比下降0.70%,同比下降0.54%。...

四川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河南“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出台,建材行业新方向来了!

2022年1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宁夏已率先完成10条水泥生产线烟气超低排放改造

宁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实施水泥生产线烟气超低排放改造,22条生产线中已有10条完成改造...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

年度盘点 | 绿色发展潮起 “双碳”重塑水泥行业新格局

2021年,新一轮绿色低碳发展的大幕正逐步拉开,“3060”目标也如同一根具有非凡力量的“指挥棒”,正在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热情,并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巨大动力。...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风雨中,我们坚信,时与势在奋进的中国,在坚韧的中国,在前进的中国。...

[周评]东北:大部分工地已经停滞 市场基本已经冬休(12.13-12.17)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东北地区大部分工地已经停滞,市场基本已经冬休。...

超6千万吨!2120万元成交!遵义市桐梓县五处采矿权成功出让

12月15日,遵义市桐梓县五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成功出让,总资源储量6601.24万吨,总成交额2120万元。...

成交额近3亿!总储量超2亿吨!防城港市3宗砂石矿成功出让

12月13日,防城港市三宗砂石矿采矿权成功出让,总资源储量22537.47万吨,总成交额28837万元。...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破30亿元大关

截至12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494.82万吨,连续12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累计成交额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5.14亿元。...

[周评]西北:需求走淡,出货降至3-4成(11.29-12.03)

西北地区随着天气转冷,下游需求继续走淡。...

[周评]东北:随着需求下滑 市场成交价明显回落(11.29-12.03)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东北地区窑线停产,各地主要企业发货量普遍回落至千吨以内,日发运量几百吨情况较为常见。水泥价格方面,随着需求下滑,东北市场成交价较10月份有明显回落。...

陕西创新煤炭产能指标交易方式 成功置换278.9万吨

陕西省已成功组织8宗煤炭产能指标交易项目,置换产能指标278.9万吨/年,其中化解省内指标196.9万吨/年,省外指标82万吨/年,成交额达2.3亿元。...

2021-12-02 煤炭 陕西省
积极核查水泥等高排放行业,山东超300家重点排放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为发电行业,全国共有2162家,山东占330家,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

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77个交易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达到10.44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首都北京筹谋迈向碳中和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北京已进入低碳转型发展新阶段,能源基础条件较好。 ...

水泥板块走高 尖峰集团涨停

今日水泥板块走高,其中尖峰集团(600668.SH)开盘报11.4元,涨10.04%...

零碳北京的战略意义和实施路径

北京市于2012年成为低碳试点城市。2020年北京市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降至每万元GDP0.42吨,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当前应基于优势,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建设零碳北京。...

全国碳市场“满月” 累计成交3.55亿!广东碳配额、CCER成交量全国第一!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碳市场运行平稳,交易价格也从首日开盘价的每吨48元上升到昨天收盘价每吨51.76元。开市一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约3.55亿元。...

[周评]华北:雨水天气增多 需求偏弱运行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华北地区中下旬以来雨水天气增多,需求偏弱运行,局部成交有下跌情况。...

王敏娜:碳达峰、碳中和未来40年的低碳架构

王敏娜表示,预计在未来1-2年内全国碳交易将纳入水泥、电解铝、钢铁行业,极有可能以2021年度为履约起始年。她建议水泥企业提前做好碳资产管理的准备。...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

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蓄势待发

其他行业的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据介绍,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可为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从区域看全国

碳价前期走低,后期回调。 ...

《2020~2021年水泥、混凝土与砂石行业年度报告》即将出炉!

《报告》对2021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李瑾:全国碳市场进展及碳中政策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带来精彩分享,她以《全国碳市场进展及碳中政策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揭开面纱

从“十二五”试点先行,到“十三五”筹备全国市场,全国碳市场建设蹄疾步稳。面向“十四五”,从单一行业到多行业纳入、从启动交易到平稳规范运行,全国碳交易体系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价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实现“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

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水泥品种正式上线

此次正式上线的除水泥品种之外,还加推了熟料品种,并拓展了跨境熟料品种,产品结构更趋完善、优化,服务模式更为灵活、成熟。...

“总蓝图”绘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如何落地?

从消费端看,《意见》要求“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在这方面,长三角企业正在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湖南发布工作报告!“十四五”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湖南省召开了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陕西发布2021年工作计划:“十四五”全力推进城市圈建设

近日,浙江省召开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会议上发布了“十四五”期间工作安排。...

需求持续释放 水泥板块普涨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水泥行情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国庆长假后全国水泥需求进入旺季,10月水泥价格继续上涨。月末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50.88点,环比上涨3.11%,同比降幅为1.4%。...

京津冀:创新活力和生态协同进一步增强

2019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67.72,比上年提高7.59个点。该发展指数包括5个分指数,其中共享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相比上一年增长较快,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随后是创新发展指数、开放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指数。...

1 23 4 5 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