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人才培养实训教学刍议

近期以来,面对装配式建筑这一建筑方式的重大变革,我国广大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均努力推进专业向装配化方向转型升级。...

家装水泥喧嚣背后的深度思考—水泥营销系列之四

前几天,两大水泥集团的摸脸互撕搅动了水泥圈的平静,圈内H大佬抱怨另一大佬N的家装水泥品牌“超级工匠”与其“超级工长”品牌撞脸了,这个事件揭开了最近水泥市场的家装热,以及引发的水泥产品“去同质化”、水泥商品化营销趋势,令匠人兴奋不已。...

[周评]华东:水泥行情上升明显 山东累计涨幅达60元/吨

上周华东市场价格行情继续保持上行势态,长三角地区熟料价格继续调涨30元,江浙等多地水泥价格普遍同步上涨20-30元/吨。...

[周评]华北:唐山意推涨水泥价格50元/吨 落实情况不佳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来看华北市场需求平稳,京津冀地区仍在推涨落实上一轮调涨。...

[独家]关于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水泥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并非一日之寒,是多年来、多层次的叠加效应逐步形成的。如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集团企业的盲目布局、投资者的非理性投入等等。但是现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追究和纠结于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责任了。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去解决。...

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暨2017年外加剂应用技术论坛开幕

2017年9月14日,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暨2017年外加剂应用技术论坛在京开幕...

业内人士:水泥行业去产能资金应该这样筹

湖南怀化市水泥协会沈力认为,我们能否考虑转换一个征收载体,即按照窑线企业的熟料生产量,去征收去产能专项资金呢?...

拥抱绿色环保 走向智能制造——2017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召开

9月6日,2017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成都拉开帷幕。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向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最会“整”民企的央企董事长,一人带出两家世界500强

中国水泥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即使按照国内目前较高的价格350元/吨计算,国内水泥价格折合美元约51美元。...

[独家]水泥营销之品牌策略—水泥营销系列之三

品牌营销是市场营销的高阶功法。这句话放在水泥圈里应该是,品牌营销是水泥营销点睛术,是水泥营销进阶不二法门。...

徐永模: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之路

8月19日,首届全国预拌混凝土工厂智能制造和装备设施绿色环保升级高峰论坛暨2017中国混凝土企业家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预拌混凝土绿色工厂 智能制造 创新升级”为主题展开讨论。...

重组一周年 | 宋志平:从大到伟大的新征程

2016年8月26日,两材重组一时成为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热议并高度关注的重大新闻。当时中国建材报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进行了专访,发表了题为《是巨龙就要腾飞》的报道。...

中建西部建设董事长一行莅临北方公司调研指导工作

8月12日-13日,中建西部建设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文贵一行莅临北方公司及所属天津事业部调研指导工作,并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

孔祥忠:要把去产能作为 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向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作为中国水泥产能大省,终于有了企业自己的社团组织,可喜可贺!...

宋志平:这个时代我们怎样进行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科学和有效率的工作,深度工作培养人对于工作的专注和痴迷感。但深度工作绝不要求让人成为苦行僧和工作狂,而是通过深度工作创造的价值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塔牌集团蕉岭分公司筹建指挥部召开工作动员大会

在塔牌集团蕉岭分公司万吨线项目建设进入紧张关键的冲刺阶段之际,项目筹建指挥部日前召开筹建工作动员会,就如何改进工作作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行部署。...

宋志平:占领制高点

中国建材在国内外市场的策略有明显不同。但相同的是,两条战线都在以占据建材行业的制高点为目的。路径各异,但殊途同归。近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接受英才杂志封面文章专访,将全文分享给大家。...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暨2017年外加剂应用技术论坛”的通知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举办“第六届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暨2017年外加剂应用技术论坛”。...

[周评]华东:下跌趋势放缓 水泥涨价呼声渐起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进入八月华东地区水泥行情下跌趋势放缓,上周整体价格波动明显减少。...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优质的企业会存续下来

本月上旬,台泥董事长张安平在台湾接受了大陆媒体团的采访,畅谈他对水泥行业及台泥未来发展的思考。我们将这次采访的记录分类、整理,形成三辑高层访谈栏目,分别听一听张董谈当下的行业形势、台泥的环保蓝图,以及对台泥未来的畅想。...

吹响被动房新时代的号角——黄山与九华山“被动式乡村双百工程”创新纪实

记者顶着酷暑,跟随主办方领导一行来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与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实地考察了“双百工程”基地。当地政府与被动式联盟将要在这片青山绿水中共同打造出一片新型、绿色、节能的被动式建筑,使精准扶贫落实到位,让被动房产业走进新农村,引领科技专家、广大市民下乡,帮助农民奔小康。未来,他们将在这里描绘出怎样的宏伟蓝图,书写出怎样的宏伟诗篇呢?...

当前建筑业改革发展中的三场变革和三件大事

归纳起来说,当前建筑业改革发展正面临着三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即技术路径、市场模式和政府监管方式的变革。伴随着三场变革,还有三件大事对建筑业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那就是世界大事——“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行业大事——如何增强信心。...

[独家]聚焦东南亚 水泥走出去的不是“产能过剩”

水泥企业应该吸取国内市场的经验,做到未雨绸缪,在做好相关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理性投资,避免过度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如此才能即保证投资收益又造福当地社会,同时体现我国的大国风范。...

中、小水泥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探讨

中国的水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水泥企业,在缺乏市场地位、市场话语权的情况下,如何直面必将到来、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制订科学的竞争策略,克敌致胜,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是一个严峻而迫切的话题。...

海螺集团首次跻身世界水泥7强的思考

今年7月由《国际水泥评论 International Cement Review》杂志主编出版的《全球水泥报告 THE GLOBAL CEMENT REPORT TWELFTH EDITION》发布了2016年度的世界七大水泥公司的榜单,其中我国安徽海螺集团首次“金榜题名”。...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圆满闭幕

2017年7月26日,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闭幕式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许善达:去产能见实效 去杠杆待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我国大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去杠杆方面仍有待进步;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可谓意义深远。...

万年青召开半年度工作会议 水泥板块利润尚可

陈文胜指出,下半年,受区域内新增产能释放、公路治超治限、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各大企业水泥库存上升等因素影响,股份公司外部市场拓展压力、内部成本控制压力持续加大。...

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宋志平谈制造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和思考

7月13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全球化智库承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国务院参事室主任王仲伟,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等出席,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红主持会议。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并参加“制造业走出去的挑战与前景”的论坛讨论环节。...

宋志平应邀在福建省深化国企改革与“三去一降一补”研讨班上作专题讲座

他分享了自己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思考,国企改革应重点做好三件事:产权制度改革、公司制度改革与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对中国建材集团股票增值权、股票期权、员工持股、分红权这四种分配机制作了案例介绍。...

中国建材集团入选工信部《工业软实力》案例篇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中国建材集团凭借杠杠强的工业软实力,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软实力》案例篇,成为“实力担当、唱响全球”的典型企业。案例题为“怀抱梦想 专注实业 打造全球建材领军企业”,从战略、理念、发展力、文化等方面全面阐述“工业软实力”,由中国建材集团办公室汇集企业案例、组稿推送。...

祁连山水泥劳动模范冯伟平:平凡岗位谱写华章

冯伟平是天水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多年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水泥的营销工作,团结带领部门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克服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点,在市场拓展和优质客户的开发维护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14年到2016年,他所在的销售公司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下达的销量任务指标。...

水泥企业现场管理失效分析——以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企业为例

在水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跟不上”,一个是企业组织形式转制跟不上水泥生产技术革新的速度,另一个是企业管理思维的转变跟不上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制。...

郭学明: 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郭老学徒,是郭学明的微信签名,大概意即“活到老、学到老”;事实上,郭学明何止“活到老、学到老”,他更是“走到哪儿,学到哪儿;行万里路,写万字书”。...

[独家]中国经济及水泥行业未来的预估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改善当下的人口的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降低和单个劳动力负担的不断加重。...

[原创]技术革新予水泥生产以“智慧”和“活力”——访中联水泥总工袁亮国(一)

近日,中国水泥网对中联水泥总工袁亮国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了“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等水泥行业诸多应用和发展模式。...

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及刚性去产能的一些思考

国内外最大的区别是,国内水泥企业可以坐在一起协同,现在叫错峰生产,而国外这是不可能的,都有垄断嫌疑。国外这些水泥巨头在资本的驱动下走向了合并,在合并的过程中,优化了产能布局,通过合并划分了市场。...

[原创]超洁净排放是否适用于当前的水泥行业?

2011年,浙能集团首次提出超低排放概念,指火电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基准含氧量6%)分别不超过10mg/m3、35mg/m3、50mg/m3,比《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的燃煤锅炉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分别下降50%、30%和50%,是燃煤发电机组清洁生产水平的新标杆。...

中材节能董事长张奇: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而不懈努力

十年前,中材集团整合旗下企业中与余热发电业务有关的核心优势资源重组设立的节能产业平台——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节能)成立了。七年前,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三年前,中材节能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金圆副总裁姚荣卿访谈录

金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姚荣卿在采访中说到,作为金圆的一份子,与企业是一荣俱荣的关系。金圆的每一位员工都担负着在各自岗位上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奉献力量的责任。我为有幸能够参与企业的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变革而感到非常的自豪。...

金圆股份方岳亮访谈录: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兰溪本土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硕士学位和国企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从他的履历看,确实称得上是根正苗红的企业管理者。他,就是金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岳亮。...

王晓锋: PC 经济性及有关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PC”)目前已成为我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抓手,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与有关单位都对PC给予了足够的关注。PC的经济性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金隅”品牌价值大幅提升位列2017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69名

“金隅”品牌以510.18亿元的评估价值荣登本年度最具价值品牌榜第69位,品牌价值同比大幅提升103.33亿元,居全国建材行业第二位,北京市属国资一级企业第三位。...

高长明:国内外水泥立磨的应用历史、现状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水泥工业在生料立磨工业生产应用十分成功的基础上开始试验釆用立磨来磨制水泥,初期的生产实践表明,除了预先已估计到的磨机结构强度、振动和磨耗等问题外,还发现了立磨水泥的施工性能与当时广泛采用的圈流球磨的相比有所改变,主要表现是其标准稠度需水量稍高,水泥浆体流动度稍差,早期强度稍低等。...

冀东水泥于九洲:从金隅冀东整合看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近日,由中国水泥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泥上市公司年会暨2017基建建材资本化高峰论坛”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大酒店拉开帷幕。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于九洲作“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挑战与机遇”的报告。...

“瘦身水泥”是现代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

导致现代混凝土质量问题突显的内在根源在于瘦身水泥,而瘦身水泥又恰恰是各方人员都不愿意接受的残酷的现实,因为它动摇了人们长久以来引以为豪的现代混凝土应用的政策根基和企业利益,也就是法规权威、节能环保、加快进度和降低成本。...

第一季度全国耐火材料产量持续下降

第一季度,耐材产量同比降低1.48%,从品种看,由于基建工程用耐火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减少,硅砖产量同比降幅最大,同比降幅高达33.08%;其次是含炭制品产量同比降低25.37%,主要是原料市场的制约导致产量大幅下降,靠库存维持含炭耐火制品的市场需求。...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一行到中国建材集团部分企业检查指导工作

6月19-21日,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郜风涛到集团所属泰安中联、泰山石膏、泰山玻纤、徐州中联、中复连众、中复神鹰、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检查指导工作。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陪同检查指导。...

交流与碰撞——第三届中国水泥上市公司年会精彩继续

演讲开始前,郑建辉用“危机的前夜”来形容当前行业形式。他认为当前行业面临着去产能攻坚叠加需求走弱。从过往多年的淘汰情况看,我国已经落后产能基本已经淘汰完毕,去产能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时期,产能过剩情况依然严峻。...

中国“一带一路”应避免成为豪赌

中国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在推进“一带一路”中获得显性的收益,更需要切实保障国内资本和人员安全,大国各自势力范围的利益又如何得到保证,各沿线国家又如何从中获得切实利益的详细方案。中国应三思而后行,否则这将会是一场豪赌。...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