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看,传统产业如果不发生需求短缺,其库存不会很大,更不会大量积压。只有当产能严重过剩时,才会造成库存持续积压。库存积压是果,产能过剩是因;去库存是治标,去产能才是治本。2016年的结构调整任务是治标先治本,标本兼治。...
短期来看,传统产业如果不发生需求短缺,其库存不会很大,更不会大量积压。只有当产能严重过剩时,才会造成库存持续积压。库存积压是果,产能过剩是因;去库存是治标,去产能才是治本。2016年的结构调整任务是治标先治本,标本兼治。...
一边趴在A股持续融资,一边每年从政府手中获得大量的补助。在资本市场大量“抽血”之后,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并没有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A股有265家上市公司已经沦为了资本市场上的“僵尸企业”,其负债率高企,存货金额不断上升,挤占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风险。...
2016年以来,面对严峻市场形势,英德海螺公司众志成城,认真贯彻落实集团、股份公司年度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练内功,拓市场,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超额完成一季度销售任务!...
2016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领导层大力推动的“供给侧改革”,旨在为危机四伏的中国制造业寻找出路。其实,早在2009年,郎咸平教授就在其著作《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危机所在,现在读来仍然鞭辟入里、字字见血。...
如今,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这七大困局:出口减缓,房地产绑架GDP;人才开始错位,招工难、找工作亦难;资源危机严重,对外高度依赖;地方政府深陷债务泥潭;金融危机;社会开始固化,阶层流动性差;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存在矛盾。...
“北方水泥去年产能利用率不到50%,整个东北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全国范围内产能利用率也很低,水泥行业去产能化已经势在必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北方水泥副总裁赵君。...
当前的低层次产能过剩,是我们曾经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然。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是靠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扮演世界工厂角色发展起来的。...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我国去产能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到2月,全国粗钢产量1亿2107万吨,同比下降5.7%,降幅同比扩大4.2个百分点。不只是钢铁,另一个产能过剩大户煤炭“减肥”也是初见成效。1到2月,全国煤炭产量5.13亿吨,同比下降6.4%,焦炭产量下降10.4%,降幅同比扩大7.5个百分点。其他过剩产能如水泥、平板玻璃也纷纷“减虚胖、练肌肉。”...
我国建材工业的总体情况怎样?姚燕用4个字概括:“大而不强”。姚燕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节能减排是实现建材工业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6年新疆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压减水泥产能2500万吨,占当前总产能20%;5年时间消化20%的存量产能,尚并不能证明地方政府去产能的果敢决心,更何况存量过剩如此明显,因此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未来几年,需求将进一步下滑,产能过剩矛盾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水泥行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强供给侧管控,真正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希望水泥业借此良机,凝聚共识,共同行动,走出泥潭。...
去库存政策刺激下房地产持续回暖:央行去年以来多次降息降准,多部委放松限购、减税等去库存政策多管齐下,效果已经初步显现。1-2月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投资、新开工均明显加快,后续政府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政策效果有望超预期,今年地产产业链情况将比去年明显好转。...
3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七届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参加年会,并在“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论坛发言。宋志平就如何去产能、实现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三方面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他表示,要坚决淘汰低强度的低标号水泥。...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政府一手包办绝对建不起来!共识是需要广泛地吸引社会资本,但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发掘出地下综合管廊的经济开发模式,让参与投资的各种资本都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就是要实现地下空间的可经营性。要让地下空间利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就必须形成地下空间清晰的产权划分。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实现经营,实现产权的可流动性,激励最好的资源向地下空间流动和配置,改善整个城市地下的面貌。...
相对去年行业“旺季不旺”现象,今年3月份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回暖。三个区域的3家企业今年3月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复苏。从下游情况看,民用市场需求恢复最明显,但房地产需求还是比较弱,尚未看到明显复苏的迹象。...
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在国家城镇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水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走上了人生巅峰。近几年,随着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水泥也逐渐从备受追捧的时代功臣变为遭人“嫌弃”的典型。...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对能源密集型水泥行业的管控,要求其提高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水泥企业必须采取行动去解决面临的难题。...
中国中材集团董事长刘志江认为,传统的等量置换和减量淘汰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水泥行业的正常生态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大企业主导和全行业自律、国内协调和国际化合作之间的关系,更加紧迫、精准、深入的推动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努力实现市场出清。...
3月4日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晋城市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文件所附“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分工表”中有,完成阳城县西城水泥厂1600吨/日熟料窑烟气脱硝工程建设。在当前去产能的形势之下,地方政府对这样本属限制类水泥熟料生产线拟作通盘考虑,不宜在环保上单打独斗,花钱“折腾”。...
近日,在香港上市的华润水泥控股(01313.HK)发布了糟糕的年度业绩预告:股东应占利润下跌超过七成,营业额下跌近两成。亮起红灯的不仅仅是华润水泥一家,整个水泥行业都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1-2月房地产营业税1160亿元,增长20.2%;房地产企业所得税652亿元,增长14%;房产税337亿元,同比增长12.7%。而2015年全年,房地产营业税增长8.5%;房地产企业所得税下降3%,房产税收入财政部未发布。...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围绕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等三大环节采取相关措施,停止煤炭钢铁水泥新项目审批,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煤炭减少产能1000万吨、钢铁压产500万吨目标。...
在建材“供给侧改革措施”中则提出“必须制止所有新建项目停止建设,建成项目不再点火投产”。那么,两部委认定的在建项目和公告的建成项目该咋说!共识者首先对此要有个自圆其说,总不能似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者有人生病,众人服药。或者只认定投资主管部门有责任,自己却免责。...
3月9日,水泥12+3圆桌会议是行业的水泥大佬以及中国水泥协会的峰会在广东珠海召开。诸葛培智表示:“我们希望水泥大佬们在供给侧改革的讨论中,达成共识并成为排头兵。”...
内地水泥供过于求,问题严重情况已成为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针对性行业。收购合併、关炉停产是改革手段;德银昨日就发表报告,预言内地水泥业将出现私有化浪潮,而台泥国际(01136)、华润水泥(01313)及亚洲水泥(00743)是最有机会获大股东私有化的企业。...
总理在报告中说,今年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如何让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又快又好,让城市尽早告别“马路拉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认为,要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当前迫切需要完善定价机制。...
中国水泥过剩产能有两大特点:扎堆、先进。大部分建在石灰石资源地区,大部分是新型干法窑,甚至是大型日产4000吨熟料以上先进装备。中国水泥去过剩产能的最大难点:如何依法治理?企业合法注册、运行符合环保、节能、质量等法规,凭哪条法规要求关厂拆除?...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概念,今年进一步要求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人们期待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看到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和互联网怎样加速融合,为中国产品、中国经济带来新动能。...
2016年水利建设加码以及综合管廊建设预期升温,龙泉股份2016年发展前景向好。...
通过梳理公开数据发现,相比经济发达省市,东北老工业基地、部分资源型省份“僵尸企业”数量虽然并不突出,但面临的出清任务更为艰巨。传统工业制造行业、商贸服务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行业,因而“僵尸企业”相对比较多;同时“大僵尸”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中,包括近200家以钢铁、水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公司。...
环保部近日再次明确,要推动规划环评落地。到2016年底,建立全过程、全覆盖的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机制。...
水泥是建材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水泥行业去年整体还是盈利的。但行业利润下降了60%以上。南方盈利北方亏损。水泥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也是随着整个国家这一轮从需求转到供给侧,重新审视行业这一路走来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内容。...
2015年以来建筑产业现代化迎来政策拐点,中央和地方政府极为重视,我们认为,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数年有望迎来蓬勃发展,看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杭萧钢构、精工钢构、鸿路钢构;预制混凝土路径发展较快的上海建工;3D打印建筑的亚厦股份等。...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