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安徽省铜陵市散装办召开新年后第一次全体人员工作会议,会上,吴晨高主任就省散装办《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散装水泥供应和使用目标的通知》(皖散[2013]1号)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省散装办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析、细化和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2月18日下午,安徽省铜陵市散装办召开新年后第一次全体人员工作会议,会上,吴晨高主任就省散装办《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散装水泥供应和使用目标的通知》(皖散[2013]1号)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省散装办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析、细化和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2012年,建材工业积极应对需求增长趋缓、产能过剩加剧、环境约束增强等挑战,加大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力度,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6.6%。全年水泥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7.4%。...
1月14至18日,海南开展了全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抽查了全省74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部分企业预拌混凝土生产资质手续不完善、人员更换频繁、试验室环境难以满足相关要求、原材料质量及生产过程控制不够严格等问题,26家企业被通报批评。...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以联合令形式发布了新修订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界定了粉煤灰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概念,提出了综合管理的要求和鼓励扶持重点,并明确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以联合令形式发布了新修订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界定了粉煤灰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概念,提出了综合管理的要求和鼓励扶持重点,并明确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锁窑保价,锁住的不是窑,是市场竞争,是一种可能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举动,是有悖于国家现行规定的行为。而称“锁窑保价”是东北水泥行业的唯一出路,是治疗今天中国水泥产能过剩的一剂良药,是行业大企业立足行业视角,协同保价的明智之举,未免也过于“自信”。...
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如果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共识也好、协议也罢、或称之为协同,在被消费者提起民事诉讼后,必须要证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协议在市场中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如果证明不了,即协议排除、限制了竞争,企业就得承担民事责任。...
1月底,《安徽省2013年交通运输工作要点》公布,巢东股份作为安徽省内水泥企业,已经形成了巢湖、合肥、六安等三个主要水泥销售区域,以及巢湖、合肥、六安、淮北、苏北、苏南等六大主要熟料销售区域,在包括巢湖在内的整个合肥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公司将直接受益。...
建研集团目前拥有商品混凝土产能90万方,自从项目搬迁至厦门市海沧区后,产品覆盖范围得到了扩大,预计商混业务毛利率约20%以上。未来在商混业务上依然坚持保质优于保量的经营策略。...
2013年新年伊始,世纪新峰水泥集团成功发行1.5亿元私募债券。元月25日,此次发行债券所筹资金全部到位。据悉,该资金将主要用于企业延伸“商品混凝土”业务及生产线配套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
30日晚,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在省政府网站上公布了2013年四川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今年该省将继续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1249.07亿元,较2012年计划投资1080亿元增长15.7%。...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福建水泥预计2012年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600万元至3100万元,同比下降约79.17%至75.17%。 ...
记者从铜陵市经信委散装水泥办公室获悉,2012年铜陵市散装水泥使用率为74%,位居安徽省第三。据悉,去年铜陵市直属企业供应散装水泥76.1万吨,地区共使用散装水泥115.2万吨,全年商品混凝土使用量共为246.5万立方米。...
记者从铜陵市经信委散装水泥办公室获悉,2012年铜陵市散装水泥使用率为74%,位居安徽省第三。据悉,去年铜陵市直属企业供应散装水泥76.1万吨,地区共使用散装水泥115.2万吨,全年商品混凝土使用量共为246.5万立方米。...
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需要大量投资的背景下,治理产能过剩具有较大挑战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首先要管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其次要建立产能过剩企业退出和援助机制;再者要在金融和财税政策方面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对于中国建材集团来讲,201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中国建材实现营业收入2211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113亿元,净利润86亿元;在117家央企中,营业收入排第26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排第20位,全面完成“保增长”的目标任务。...
2012年,北京金隅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克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影响,创新发展、多措并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实现营业总收入332.9亿元,利润总额37.4亿元。...
1月22日,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虽然去产能迫在眉睫,但在严控产能、淘汰落后的大方针下,多数行业却始终走不出“越减越多”的怪圈,“瘦身不成反增肥”的情况时有发生。...
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九大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目标和任务。针对水泥行业,《意见》明确,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新型城镇化热潮滚滚而来,基建和房地产纷纷受益,其原材料水泥行业也能分得其中的“蛋糕”。在20家水泥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467.5亿,2012年净利润总和6.8亿,同比价降低了57%,水泥产业仍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但公司仍看好城镇化带来的市场空间,通过不同方式扩大产能。...
1月15日,湖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召开。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散装水泥办公室以及武汉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齐聚武汉,回顾2012年散装水泥的成就,部署2013年散装水泥的发展工作。...
山东淄博沂源县经济开发区发生的水泥产品质量事件,不能就消费者得到了赔偿画上句号,有关部门应继续追查到底。对同批次水泥流向追查、对使用过同批次水泥的消费者跟踪追查、对生产企业出现的问题查清原因,整改到位、对水泥销售商的有无不当经营行为追查。...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0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相比2011年增幅达29.8%,进口均价为每吨99.5美元,下跌7.4%。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发展困难等影响,在2012年,那个咄咄逼人的“煤超疯”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跌跌”不休的脆弱行情。...
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近日公布。分析人士认为,从商务部、统计局等部门日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份食品价格延续了此前数周的上涨态势。预计去年12月CPI同比涨幅约为2.4%,全年CPI同比上涨2.7%左右。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春节及天气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或继续回升。...
国际煤炭价格连续下跌,国内港口煤炭煤满为患。煤炭市场的多重因素或是导致国内煤炭价格连续走低的重要原因。分析认为随着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的启动,将带动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发展,煤炭需求状况有望逐步改善,但是国内煤炭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
中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据此估算,中国2013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2.3%,以1.2亿人口城镇化计算,明年居民住宅建设需求水泥6.24亿吨。...
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公平的市场环境,需要大家自律维护。与此同时,更需要他律,更需要严格的监管与严厉的处罚制度。这次三星等六家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被处罚,给水泥企业和相关组织也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和一次有力的警示。...
有专家认为,水泥立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粉磨设备,是今后水泥生产中的主流设备,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利用钢球和球磨机进行粉磨的时代终将结束。对于这个观点,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在《立磨在我国水泥工业的应用历程回顾》文章中表示赞同,他表示,在水泥粉磨方面,立磨的节能型、水泥产能、系统设备总重、系统装机容量、单位装机容量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注定了其必将取代传统球磨机的客观发展规律。...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