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在荆州中心城区300多台商混运输车上全面安装,此举可望从根本上解决商混运输车卸料斗撒漏问题。...
近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新加坡共和国国家发展部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保持并强化在水体改良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花园建设等各领域合作,在天津生态城加快推动“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示范基地、中新友好城市花园等4个项目。...
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包括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 ...
讨论和研究中国的建筑形势和方向,可以说是当前学会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讲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主要是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地下管线虽然看不见,但是它的状态如何,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一个城市领导者的责任心。...
今年1月,吉林省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试点省”,8月又被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授予“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省”,标志着吉林省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水泥工业面对产能严重过剩、需求增长严重不足、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等诸多困难,生产、销售、价格和效益全面下降,企业经营日益困难,业界人士信心受挫,行业形势非常严峻。...
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平致辞中表示,在水泥行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持续深挖节能空间、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之际,耐材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及高温工业影响,在新常态下加速自身转型升级和重组整合,不断推出适合水泥企业的环境友好、节能降耗、长寿命的高品质耐材。...
2015年8月7日至9日,由全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于宁夏银川隆重召开。刘娟红教授接受了采访,讲述了她对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的理解。...
两部制定《行动方案》的目的是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动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行动是要使建材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水泥作为建材的主力,理所当然要在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中应争取主动,有所作为。...
今天的水泥行业还存在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力度的问题。结构调整不到位,市场集中度低,价格战难免;转型升级难,产业链延伸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创新力度弱,企业研发投入少,管理提升慢。...
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葛洲坝集团仍然保持了较好地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最早“走出去”的央企之一,其国际业务的发展尤其备受瞩目。...
修管道马路动辄“开膛破肚”、空中电线密布成了“蜘蛛网”——这些影响城市景观的现象将得到治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31日对外宣布,我国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工程有望写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近日,在山东6S中心,中铁十四局与三一重工就PC生产线项目签署合作协议,三一设备将参与中铁十四局济南PC工厂建设。据介绍,目前,三一在山东区域已签订8条PC生产线合同,位居全国前列。三一PC业务正加速拓展。...
建筑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就业率,刺激和加大内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农民市民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强力“引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长期追求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带有战略性。因此,建筑业的税赋深化改革成功与否,能不能达到预期的“利好”目的关系重大。...
当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虽然前景看好,但还没有列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推广协同处置必须理性面对,协助地方政府解决治理难题,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争取地方政府统筹规划焚烧、填埋和协同处置。...
2015年6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其中明确了42.5及以上水泥掺20%废渣可享受70%的退税,这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工程质量,扶优扶强,减少与淘汰落后产能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行业的众多水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建材联合会、水泥协会对这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地,感到十分欣慰。...
中国砂石协会成立“中国砂石协会再生骨料分会”,以便加强在开发利用建筑混凝土废弃物和矿山尾矿生产再生骨料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同时有利于加大推动国务院将“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政策实施力度,引领和规范行业发展。...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