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表示,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是最大的污染源。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把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布局调整优化等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司制订2014年建材行业工作重点总基调要狠抓化解过剩产能和发展绿色建材两大工程,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结构调整着力点。随之五项工作重点的第二项为着力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阶段,仅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与淘汰落后产能一直如影随形,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76亿吨,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
对于地方在招商引资合规优惠政策理应执行,但如果土地价格很便宜,各方面不需要特别费心的话,这些政策是否有损于公平竞争环境,是否合规恐需认真审视一下。笼统说要将当年鼓励新建水泥厂时给予的优惠政策,即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拿来激励企业兼并重组显然有些不妥。...
Dangote日前把南美三个国家列入其产能扩张的计划,并与一家公司已经签订了初步合作协议,并适时考虑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计划。...
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实施意见。...
尽管印度的水泥市场发展低迷,尤其是在其南部地区,但Zuari水泥有限公司还是计划扩张产能,公司相信印度未来的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
像其它行业一样,印度水泥业的未来取决于其国内经济的恢复情况。受印度财政赤字影响,政府对建筑的投资增速较低,加上私有企业资本支出的收获期较长,预计2014年印度的水泥销量仍将不容乐观。此外,接下来几年,水泥生产成本的升高将持续影响水泥制造商们赢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深入推进云南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工信部要求(产业〔2013〕473号),特制定本方案。...
要化解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市场来解决。钢铁业完全有条件实行彻底的市场化,但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要及早对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尽早摆脱行业危机。对于政府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刀阔斧地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应逐渐减少权重,对目前的国有钢铁企业可以部分参股甚至完全退出,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来决定钢铁企业的生存。...
2013年我国砂石产业呈现稳步增长势态,相对于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砂石行业的发展形势比较看好。随着我国铁路、水利、新城镇化、新农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实施,助推了砂石骨料的发展速度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长低迷,随之工厂关闭,工厂扩张计划搁置,美国的水泥业发展停滞不前,但是最近这一现象得到了缓解,出现了许多新增产能扩张项目。...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近日在BICES2013上,展示了8台新机器,以及众多最近推出的机器型号和扩展的技术产品套件,展示其产品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
进入“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运行困难明显增多,转变增长方式的压力急遽加大,今年依然困难很多;但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日渐加速;经过努力,2013年机械工业实现了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和平稳发展;展望明年,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产能过剩长期以来是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痼疾”,在政府多轮治理后,均未达到预期目标。本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并加大“产能过剩”等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福建省发改委等四委厅下发《推进福建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十二条措施》文件,所提措施既有针对性,也颇有新意。措施从严格控制产能扩张,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发展循环经济四个方面着手,促进福建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
为严格控制产能扩张,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福建省水泥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措施: ...
10月份原本属于水泥销售的旺季,是水泥生产线利用率提高的好时节。不过记者从华东区域水泥生产企业获悉,其已经接到政府的“限产令”,至少一个月之内,水泥的产能要受到限制,从而推动水泥价格突然上扬。...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同时指导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解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目前宏观环境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降档、全球大宗商品处于回落周期、产能过剩有增无减,金融剥夺产业的生存空间,债息使得企业负债持续加重;具体来看,矿业表现强于钢铁业;产能扩张没有想像的快,成本支撑也强于钢铁行业。...
INTERCEM亚洲会议于9月16-1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全球水泥行业近300名代表出席会议。英国IA水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Imran Akram受INTERCEM亚洲会议主办方邀请,作了题为《区域水泥市场》的演讲。...
今年上半年,混凝土行业主要经济数据均接近或好于上年同期,行业经济延续上年平稳较快运行态势,增长较快回升,盈利水平稳中有升,表现良好。...
从去年9、10月份开始,煤炭价格就开始下跌,如今煤价已经连续下跌10个月,下跌幅度超过10%。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由于全球经济衰退,美联储提出将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加上美国页岩气大开发之后,煤炭大量对外低价出口,使全球煤炭市场供过于求,从而导致国际煤价大跌。而大批低价进口煤涌入国内市场,使得国产 出现加速下滑。另一方面,从国内情况看,国产煤正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潭。...
2013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235.87亿元,同比增长14.73%;营业利润36.35亿元,同比增长16.8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4.89%;基本每股收益0.58元。...
上半年海螺水泥产能扩张有序推进,新投产3条熟料生产线,11台水泥磨站,新增熟料产能540万吨、水泥产能1,210万吨;分别增长3%和5.8%。报告期内,该公司市场开拓发力,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1.03亿吨,同比增长28.30%。...
近日,工信部发布2013年上半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18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6.61%,提高0.3个百分点。水泥产量10.96亿吨,同比增长9.7%,水泥熟料产量6.47亿吨,增长4.2%。...
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的产能过剩而言,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从产业统一高度协调市场与政府对产业经济的调节,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积极引导产业优化与升级,以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旧的产业约束,是引导当前过剩产能走向良性增长的必然选择。...
在发改委、工信部的重拳出击下,水泥企业若想再以新建方式进行产能扩张已不太可能。从当前来看,水泥产业链的延伸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很多水泥企业将目光转向水泥砂石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经营,以实现多渠道利润的获得。...
5月28日下午,海螺水泥二〇一二年度股东大会在海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郭文叁代表公司对新一届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当选表示祝贺,并回顾了第五届董事会与监事会这三年来的辛勤工作,他指出,2010-2012年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8亿元,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875亿元,较2009年底增长了86%;净资产512亿元,较2009年底增长了75%;资产负债率仅为41.53%。...
日前,中国水泥网CEO邵俊一行造访了湖北世纪新峰水泥有限公司,与中国水泥网理事会理事长、世纪新峰水泥董事长诸葛文达以及徐荣芳等高管团队进行了交流。双方就各自发展情况以及众多的行业热点问题做了充分探讨。诸葛文达表示,世纪新峰将把水泥作为一个产生现金流的业务板块,而不太可能会再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参与并购重组的可能性也不大。...
2004年,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干法迅速崛起占领市场,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并推动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改革投资体制,给企业更大的投资决策权,进一步促进了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加快了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进程。...
4月22日,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中国能建总经理、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丁焰章,中国能建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葛洲坝集团公司党委常委、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金泉到集团水泥公司考察时,要求集团水泥公司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效益,早日进入全国水泥十强行列。...
经过去年第四季度的“绝地反击”,华新水泥一泻千里的局面终于有所缓解。日前,华新水泥公布2012年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25.2亿元,同比下降1%,公司净利润5.56亿元,同比下滑48%。...
2009年是中国经济充满挑战和蕴育机遇的一年。面对2009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水泥工业发展环境更加严峻,小水泥企业仍然很多,各地区新型干法水泥发展不均衡,局部地区存在产能过剩的担忧。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调整好水泥工业结构使中国水泥行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是2009年中国水泥行业面临的挑战。...
“传统制造业和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风险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权威人士表示,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引发恶性竞争、效益下滑,会带来或加剧失业以及资金拖欠等问题,任其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