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水泥企业更应该及时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淘汰落后、限制新增、联合重组、市场竞合、自律限产、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围绕“供给”多管齐下,保持供给与需求、销量与价格的动态平衡,争取良好的效益,进而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水泥企业更应该及时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淘汰落后、限制新增、联合重组、市场竞合、自律限产、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围绕“供给”多管齐下,保持供给与需求、销量与价格的动态平衡,争取良好的效益,进而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月27日,以“合力稳定行业效益 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为主题的中国水泥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召开。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名誉会长雷前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等协会领导及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张建新主持。...
作为经原国家建材局授权、国家工商局审批的中国水泥行业建设最早、影响力最大的行业门户网站,中国水泥网也应邀参展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与诸位新老朋友相约A268展台。...
4月27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和中国贸促会建材分会共同主办,北京建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作为历届展会的“熟面孔”,中国水泥网今年也如期而至,在A268展位与诸位不见不散!并在展馆内特别设计了主题展位,全方位展现中国水泥网风采,恭候诸位行业领导及企业代表莅临展位参观交流。身为媒体平台,中国水泥网也将派出多路人马,直击展会最前线,第一时间为行业最新活动咨询,为前来参观的代表们献上丰富资讯。...
4月11日,海螺集团以EPC总承包方式承建的印尼SB1 50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迎来重大工程节点——回转窑合龙。至此,项目设备安装进入高潮,工程建设进入冲刺点火试生产的快车道。...
在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每个行业都将呈现各自的新的发展形态。对于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来说,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行业发展新常态是什么,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是什么以及新常态下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什么,值得深入研究。...
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水泥机械技术标准化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标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水泥装备标准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泥装备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实施,加速我国水泥技术装备国际化进程。...
随着海外投资规模逐年增大,我国海外投资者面临的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逐步完善制度,规避防范也不可或缺。机遇往往和挑战并存,如何权衡二者便见仁见智了。在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奇看来,挑战永远存在,但“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所带来的机遇,远大于与其并存的挑战。...
3月30日,法国拉法基集团技术部和采购部负责人及技术专家一行到中材装备常熟重机公司参观考察,公司高层领导和技术专家等参加接待和交流。...
内地企业自去年开始刮卷起产业升级浪潮,中材股份选择通过延伸产业链,以寻求持续发展空间。公司主席刘志江接受访问时指出,中材一直从事水泥等中间产品制造业务,今后会进入终端产品领域;同时,藉着内地城镇化方向,拟开拓水泥厂以外工程总承包业务,包括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工程。刘志江又称,今年工程、新材料业务料有改善,而三大业务表现将不逊于去年...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真的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吗?相比其他处置方式,它的优劣势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行业内几乎都已 经能够得到较为肯定的答案,相关此类的文章、报告在行业并不少见,但是为何这样的“好项目”为何仍然得不到大范围的推广, 甚至还得不到居民的支持,社会普通百姓仍对此存在误解甚至抗拒?...
3月30日,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供应商——中材集团旗下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01893.HK)在香港发布了2014年度业绩报告,2014年,中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52.85亿元,同比增长6.15%。...
在“2015(第四届)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中材装备集团钢材电子采购管理平台获得2014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助推管理提升最佳实践奖。...
水泥窑余热发电的潜力以及与窑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空间等,笔者在此根据这几年天瑞水泥搞余热发电的实践谈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经过三十年积累,中国水泥工业“走出去”参与全球水泥市场竞争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在国内需求渐进峰值、新增产能受限的背景下,国内水泥工业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成长点,“走出去”有其必然性。...
3月2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水泥企业领导人高峰论坛—“2015年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新常态稳定行业效益,靠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会议由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主持,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兼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为切实解决水泥企业进军砂石骨料产业在工艺、技术、装备、市场定位选择的困扰,帮助水泥企业迅速立足砂石行业,特此中国水泥网联合枣庄市金山机械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11日(10日报到)在山东枣庄举办“新工艺、低能耗、高品质先进砂石骨料生产线观摩会”,届时国内外水泥行业、砂石行业的知名企业将齐聚一堂,探讨中国砂石骨料行业如何向“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发展。...
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打破了水泥装备研发和应用领域被欧美等国家的垄断。前不久,公司研发的年产40万吨白水泥熟料成套装备和大型中置辊破第四代冷却机两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创建水泥装备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的信心。...
自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提出以来,业内外对这一话题就热议不断。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经济效益、飞灰处置、污染排放等问题,应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为此,笔者就如下事项阐明观点,愿与各界人士交流商榷。...
3月3日上午,集团公司第二个国际EPC大型水泥工程总承包项目---泰国SCG水泥集团老挝KCL1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开工仪式在项目建设地老挝甘蒙省Mahaxay隆重举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何承发率海螺设计院、海川工程、工程部等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出席开工典礼仪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大量淘汰小火电的时期,这些被淘汰的设备经过一些适应性改造后,完全能够满足水泥窑余热发电的要求,既避免了小火电淘汰中的浪费,又能降低余热发电的建设投资,国家应该给予鼓励。...
过去的一年里,建材行业在市场优化和政府调控的双重洗礼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前路依旧荆棘满地,我们须得真抓实干、步步为营,方能走出困局。中国中材集团在不断探索中将“走出去”等战略落到实处,从实践中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本期刊发《适应新常态 谋定新战略 推动转型升级迈向深入》供行业同仁参考。...
中材国际在“一带一路”战略加上“项目公司属地化”举措,有望充分发挥其市场能力,进行多元业务拓展,打破了市场天花板逻辑。...
纵横通达的水运条件让江苏市场以开放性姿态成了各路水泥大军涌入和争夺的“香饽饽”,尤其是来自长江上游的熟料和水泥量更多。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低落”,江苏市场水泥需求受到了一定影响,身为“局内人”的当地诸多水泥、混凝土企业,更切身感受到了经济常态化后,水泥需求下降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1月21日工信部发布《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推进计划》是为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大力推进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促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而制定。...
1月20日,中材环保召开2014年度领导班子考核会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
从中材国际的资料显示,溧阳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采用BOT模式投资建设,总投资1.05亿元,项目运行综合成本约在140元/吨左右。目前,获得的补贴仅有75元/吨。除了处理运行费用,前期投资的1.05亿,以及系统在调试期间不正常运行造成产量的减少、设备的折损等都没有得到补偿回报。...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在我国水泥工业已探索研究试验了10余年,至今已有20余条生产示范线,都正常运行了2到5年。主要由海螺、华新、中材国际、中信重工等国内几大龙头企业在探索和实践,各有千秋。...
溧阳天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充分利用了水泥生产系统的固有优势,使垃圾“资源化”得到了充分体现:除直接替代水泥原、燃料,节约水泥生产固有消耗和提高余热发电量外,还间接节省生料和原煤的粉磨电耗,减少系统NOx和TOC的排放量。...
1月16日,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4年公司主业平稳运行,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
据了解,溧阳天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采用BOT模式投资建设,设计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规模450t/d。项目于2011年1月签约,2012年4月调试,2013年3月正式投运,到2014年底,已经累计处理生活垃圾近20万吨。 目前实际运行中,溧阳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最高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超过500t/d,实现溧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
1月14日,中材集团201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4年,中材集团全面实现保增长目标,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贯彻全会精神,本人于2014年2月曾发表“关于水泥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一文。现在,根据党中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对外开放的指示精神和国家主要领导近期有关重要讲话,就“关于水泥行业继续对外开放的思考”为题发表看法,与同仁们商酌。...
“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在谈到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成功“走出去”时,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材国际)副总裁蒋中文这样说道。随着中企拥有的低价资源优势逐渐丧失,培育持久的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能否在海外持续发展的根本。...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