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还需依靠市场力量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中央财政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各地财政结合实际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要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

[原创]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从“制止”、“抑制”过剩产能转变为“化解”过剩产能

10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面对产能过剩问题,这次在理念上变以往的“制止”、“抑制”过剩产能为“化解”过剩产能,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与调结构、转方式结合起来。...

钢铁产能调整十年未见效 八千万吨缩减新指标难破局

指导意见里提到要压缩钢铁产能8000万吨,假设不新增新产能情况下,目前这8000万吨也只占总产能的9%都不到,对整个产业规模影响不足。此外,目前钢铁行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太低,到2012年底,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2%,如果淘汰不当,市场的供需格局就会被打破,引发市场畸形。...

[独家]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从“制止”、“抑制”过剩产能转变为“化解”过剩产能

10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面对产能过剩问题,这次在理念上变以往的“制止”、“抑制”过剩产能为“化解”过剩产能,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与调结构、转方式结合起来。有三个更加突出,更加突出发挥地方政府在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作用;更加依靠市场力量调整和优化存量;更加突出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长效机制。...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全文)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同时指导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解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发改委:遏制产能过剩 已建成违规产能将全面清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已明确提出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论英雄,地方官员应转变思路。有关部门也将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建立健全责任延伸制度;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国务院:水泥等行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今年以来,在我国工业经济领域多个行业中,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

国务院出台意见化解过剩产能 水泥行业承压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重拳化解产能过剩,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

金隅着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金隅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受益于京津冀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显著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控制力,现已发展为水泥行业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领导者;它也是北京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之一,具有成本较低的一线城市开发用地储备,丰富的工业用地储备;是环渤海区域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供货商之一。...

中冶董事长总裁双辞职 疑为国资委业绩考核压力

刚摆脱巨额亏损的中国中冶9月5日发布公告称,原公司董事长经天亮、总裁沈鹤庭双双辞职,两人职务由原副董事长国文清和原副总裁张兆祥接任。...

中国经济要挤产能过剩四大“泡沫”

长期以来,无论政府、企业还是社会,都已经习惯了高速增长的环境,短期内难以完全接受增速下台阶。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提高对增速下行的容忍度,既不要随便“鼓泡沫”,更不能轻易“戳泡沫”,而是要千方百计“挤泡沫”,有效控制、释放、排除和化解这些年来逐步积累的风险隐患,为我国经济迎来下一轮持续健康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宋志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单单只有两条路

宋志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一般认为无非是两条路,要么靠市场,要么靠政府。但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以水泥为例,现在采取的就是通过市场自发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结果整个行业都在打恶仗、打乱仗,恶性无序竞争严重。我认为作为基础原材料行业,简单依靠市场自发的竞争方式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我国现产能过剩怪圈,行业“淘而不汰”困局难解

对于不甚理想的执行效果,苗圩解释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职工安置、资产损失、债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在短期内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是淘汰落后产能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使得新增产能远大于被淘汰掉的产能。...

中国地方政府抵触阳光化融资 或成资产证券化“拦路虎”

如何化解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堰塞湖”风险已成中国头等大事。尽管中央冀望资产证券化成为盘活地方平台存量债务,并拓宽其融资渠道的一把利器,但作为标准化产品,资产证券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地方政府负债的阳光化和透明化,而这恰恰是最难、也恐怕是地方政府最不愿意做的。...

七家建材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 上峰水泥增幅居首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4日,按照Wind行业分类,两市共有40家建材行业公司发布2013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或预警。其中,上峰水泥业绩增长幅度最大,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增幅上限达到1409%。7家扭亏为盈公司中,宁夏建材扭亏力度最大,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41.75%。...

央行欲封死过剩产能融资路 水泥煤炭赫然在列

根据22日的传言,此次央行通知要求进行融资控制的行业包括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央行新闻处有关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此消息有待核实,待明确后将及时向媒体公布。...

中报披露钟声临近 63家公司离ST不远

截至7月5日,已有974家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包括一季报中的预测),有5家公司发布了业绩快报。粗略统计,63%的公司业绩向好,有人认为,在今年我国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如此业绩已经好于预期。值得一提的是,50家业绩扭亏为盈的公司。大连电瓷、金鸿能源、上峰水泥、鼎汉技术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0%。...

黑龙江水泥企业联合自救:水泥窑停转4个月

按照黑龙江的施工期,6月份往后的3个月,是当地水泥的销售旺季。但在5月底,黑龙江水泥企业熟料的库存,甚至已经超过500万吨。为了自救,东北三省各大水泥企业联合决定从去年12月起到2013年4月各熟料生产线停产4个月。日前,记者奔赴黑龙江,试图通过对特殊的水泥生产省份的调查,寻找当前我国水泥产能过剩的破解之道。...

7月将召开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 最终确定钱荒走向

6月28日,来自多个部委的消息称,央行正在牵头有关部委联合研究如何盘活资金存量,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讨论稿,将在各部委征求意见后,以国务院名义在近期下发,国新办也会为此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

金隅集团建机公司荣获“首都劳动奖状”

北京建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金隅集团(股份)大力度整合重组的进程中,在企业的发展和社区的和谐稳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日,建机公司荣获了北京市总工会颁发的“首都劳动奖状”。在5月23日召开的建机公司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金隅集团(股份)党委常委、副董事长王建国,工会主席臧峰为该公司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一季报亏损股价暴跌 四川金顶重整任重道远

在今年年初摘帽的四川金顶,因2012年业绩攀升,今年前5月涨幅近60%,但随着其4月27日一季报的出炉,116万元的净利润亏损让公司股价在五一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一落千丈,暴跌9.54%。...

国资委成立保增长小组 要求央企利润增10%以上

一季度央企累计实现增加值1.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企稳向好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但发展还不够平衡。国资委成立保增长小组,要求中央企业必须承担保增长的重大责任,这既是重大经济责任,也是重大政治责任。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好“稳增长”的中坚和骨干作用。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

地方政府拿什么“造城”?

城镇化是一个关于改革和发展的大主题,硬的基建投资和软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都不可或缺,体制改革则始终需要贯穿其中。但是,中国地方财政的特点是“吃饭财政”,主要的预算内支出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和民生支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地方基建投资仍然要依靠债务扩张,要杜绝“人为造城”,但是也要支持“为人造城”。...

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最大挑战

从传统的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到光伏产业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的产能过剩是普遍的、全方位的。然而,中国现在进入经济转型期,当产能过剩遇到经济转型,产能过剩就成为更加棘手的问题。产能过剩的发展使企业的投资预期下降,其解决需要合并关闭一些工厂,这会导致失业,打击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行压力。...

我国酝酿新一轮防控产能过剩政策

消息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开始对多个行业进行密集调研,年内预计会出台相关更强力的控制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准入门槛、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

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姚燕到浙江三狮集团调研

11月5日,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姚燕到浙江三狮集团调研工作,并召开了座谈会。浙江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总经理骆晓华、党委书记郜建新等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姚季鑫主持。...

大股东解囊助*ST金顶自救 2亿用于新项目建设

凭借政府补贴、变卖不良资产等方式,*ST金顶在2011年成功扭亏为盈,最终实现净利润3484万元,从而将公司从暂停上市的边缘拉了回来。不过,新的退市制度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将终止上市,这如一把利剑一样,又悬在*ST金顶上。...

时隔三年工业利润再现下降 产能过剩加剧困局

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60亿元,同比下降5.2%。时隔三年这种情况的再次下降,说明当前工业企业经营困难,考虑到要素成本较快上升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都很难在短期内化解,预计工业企业全年都将面临较为困难的经营局面。...

水泥上市公司2011年度业绩预告统计表

日前,为数可观的上市水泥企业已公布了2011年度业绩预告。为便于读者浏览、参考,中国水泥网编辑将已公布的业绩预告整理为一览表。本网将对此持续更新、添加。...

中国建材:水泥西进 重组“救市”

日前西南水泥公司高调成立,成为继中联水泥、北方水泥、南方水泥之后,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又一大手笔。据悉,在未来2~3年,西南水泥在云、贵、川、渝三省一市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占西南区域20%~25%市场份额,成为西南区域内最大的专业水泥公司。...

诸葛培智:长三角地区需求不振 水泥企业需以逸待劳

12月20日,上海市水泥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宝丰联大酒店举行,会上,诸葛培智会长作了《长三角水泥市场“十二五”发展研讨》报告。报告指出,长三角固定资产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使得水泥需求形势严峻,其中“铁公机”、水利和保障房的投资都不甚理想。...

水泥旺季不旺 银根紧缩是关键

秋季是水泥的传统销售旺季,但今年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泥价格却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则是紧缩政策导致在建项目资金出现短缺,影响施工进度所致。为求保价,华东水泥龙头企业已达成限产协议。不过,该协议只能短期影响水泥价格,中长期水泥行业供过于求的现状仍难改观,且局部地区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正为行业龙头兼并提供良机。...

[专稿]中国水泥工业的强大——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水泥行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从五个方面解读中国水泥,并提出宝贵意见。...

注意: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

中国将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

1 2 3 4 5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