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利用水泥窑处理三峡水库漂浮物

华新水泥秭归公司,经过破碎干化后进入高温反应器里封闭燃烧,成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水面漂浮物工业化处理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水面漂浮物技术获得成功。...

2011-09-28 华新企业情况
中国首创利用水泥窑处理三峡水库漂浮物

随着今年以来长江最大洪峰过境,大量漂浮物随着洪水进入三峡库区。日前,库区秭归专业清漂船正抓紧清理漂浮物,并集中运送到位于三峡大坝上游50公里的华新水泥秭归公司,经过破碎干化后进入高温反应器里封闭燃烧,成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水面漂浮物工业化处理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水面漂浮物技术获得成功。...

央企援疆锁定资源和基建 利好水泥行业

120家央企参会、当天签约项目近90个并将于2012年底前开工、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7000多亿元。近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上曝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仅31家央企在新疆投资规模或超1万亿元,将至少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

焦作坚固水泥获质量信用AAA等级标志使用权

由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发布的针对各行业产品定期发布质量信用风险评级公告,已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并享有很高的公信力。日前,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和中品质协(北京)质量信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质信评估)联合推出了我国第一个质量信用AAA等级标志,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认可。...

中建材、中材、华润获2010年央企A级企业

近日,国资委公布2010年央企考核结果,华润水泥母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以及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水泥行业央企在此次考核中,被评选为A级企业。...

混凝土输水管道行业格局特点及市场前景

我国是混凝土输水管道制造大国,其产量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投入成倍增长,给混凝土输水管道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原创]西南水泥市场:需求+整合助力走出过剩泥潭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泥产业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机遇。近日,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表示,今年全年水泥需求依然会高速增长,在此推动下预计全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亟需淘汰落后产能,我国西南地区正是典型的需求增长与产能过剩博弈的地区,未来需求+整合或助力走出过剩泥潭。...

金沙江将再建“两个三峡工程”

昨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简称三峡集团)首次发布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4座巨型水电站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规划装机规模近430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约1900亿千瓦时。...

低碳技术引领水泥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泥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其需求不断增长,而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使得提高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和研发推广低碳技术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十一五”以来,国家积极引导水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使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成为力度最大的5年,大大提高了水泥企业的集中度。...

发展散装水泥 推进节能减排

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砂浆,在密闭条件下生产和运输,可节约大量的牛皮纸、编织袋等一次性包装材料,避免破损遗撒现象。据测算,“十一五”期间,通过推广和发展散装水泥,仅节约包装纸一项,就减少优质木材消耗1.1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约3000万亩。...

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确保防洪、供水、粮食和生态安全。基本要求是:坚持把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坚持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柴玺考察沐若水电工程

5月30日至6月1日,受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和总经理陈飞的委托,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春锦陪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柴玺、中国驻马来西亚古晋商务领事弟蓉等考察了沐若水电工程。...

[原创]永正钢板仓:以市场为导向,脚踏实地多元化发展企业

作为"钢板仓之乡",安阳的钢板仓企业占据了国内水泥行业钢板仓市场超过80%的份额,更占据了国内水泥行业螺旋式钢板仓近乎100%的市场份额。近日,中国水泥网记者针对钢板仓产业高度集中化的现状走访了作为螺旋钢板仓中的先驱--永正钢板仓工程有限公司。...

华新水泥窑处置三峡库区漂浮物介绍

三峡工程蓄水后,大量的农田山林、百万移民旧址逐渐被淹没,多年堆积的生活垃圾、天然杂物和工业垃圾随水而起;再加上汛期随雨水带入的农作物秸秆、杂草,过往船只倾倒入江的垃圾,三峡库区形成了大量的漂浮物,并最终聚积于三峡大坝坝前。水面漂浮物不仅影响了三峡库区水质和水面清洁,威胁到航运安全,甚至影响到电厂的安全运行。...

防洪抗旱 大规模水利建设拉开帷幕

水利部周二透露,水利部已经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任务,将采取措施确保今后一段时间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进度和效益。...

长江淮河旱情影响电煤运输或加剧电荒

今年以来,江苏全省降雨较少。目前,全省部分地区旱情已达60年来最严重程度,一些湖泊干涸,淮河下游断流,太湖水位处于历史最低水位。需通过长江、淮河进入的一些大型电煤船开始受阻,给原本缺电的江苏电网带来严重缺煤威胁。...

十一五全国散装水泥发展快速 社会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国散装水泥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和经济效益显着,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葛洲坝水泥:加快兼并重组实现跨越发展

兼并重组是葛洲坝水泥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国家投资、建设走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葛洲坝水泥将合理调整区域划分,完善市场布局、培育新市场,对市场潜力巨大且有资源区域优势的企业,要加大兼并重组步伐,推进新一轮发展,实现再跨越。...

低碳技术引领水泥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泥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其需求不断增长,而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使得提高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和研发推广低碳技术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十一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门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和设立的科技计划,积极引导水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使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成为力度最大的5年,大大提高了水泥企业的集中度,对淘汰落后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水泥混凝土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显着加快,对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一五”期间全国散装水泥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由2005年的3.8亿吨提高到2010年的8.98亿吨,增长了136%;水泥散装率由2005年的 36.6%上升到2010年的48.1%,五年散装水泥累计供应量达到33.23亿吨。...

马泽民:重庆水泥走进“四大”新时期

水泥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地位重要、作用重大。“十一五”重庆水泥完成了历史使命,“十二五”重庆水泥走进“大良机与大挑战,大调整与大转变”的新时期,值得期待。...

浅析散装水泥行业的发展历程

散装水泥,有别于以往的水泥运输贮存方式,不使用任何纸袋包装,直接通过专业设备出厂,通过专用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输,通过中转站或直接运送到建设工程工地的过程...

一种控制混凝土裂纹的有效方法

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纹,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道难题。通过项目实践,根据膨胀剂的原理及应用特点和物理特性,提出施工过程中使用SY-G 膨胀抗裂剂是一种控制混凝土裂纹十分有效的方法。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使用抗裂膨胀剂SY-G 时应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

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述评

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混凝土技术可持续发展方面概述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混凝十技术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与地球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

1 ...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