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BIM技术的困难和推动力

2017/04/12 10:07 来源:筑龙新闻

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用BIM做项目,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大力推动BIM,研究部门和舆论也在积极研究和造势。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合作单位的需求,也使设计企业不得不去考虑BIM。无论外因如何驱动,最本质的动力来自内部。......

  从手工制图到平面CAD的迁移,从流程和结果的角度看,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从平面CAD到BIM的转变,从思维的方式到管理的理念,却有太多颠覆性的改变。CAD和BIM不仅仅是两个工具的区别。无论是设计建造过程的协作方式,还是最终利益蛋糕的分割,BIM都呈现了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的图景。因此,从CAD到BIM的转换过程难度很大,需要克服的问题非常之多。所有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接受BIM这种理念。现在很多的人在接触BIM后的反映是:BIM这个想法很好,但在实际项目中很难。把这句话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大家还是普遍接受BIM这个理念的。那么,真正的问题就浮出水面了,就是为什么我要去用BIM,为什么我们公司和团队要去用BIM,为什么我们的项目要上BIM。应用BIM有内部和外部的推动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用BIM做项目,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大力推动BIM,研究部门和舆论也在积极研究和造势。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合作单位的需求,也使设计企业不得不去考虑BIM。无论外因如何驱动,最本质的动力来自内部。应用BIM,首先要为自己服务,让设计企业和设计师从中受益。BIM可以提高协作水平,优化设计过程,得到高质量的设计结果。

  我们中国人是最聪明的,没有什么东西不会做,没有什么东西做不了;只是我们想不想做,愿不愿做。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BIM就是一个想认真做,就可以作好的事情。那么用BIM做设计难在哪里呢?难在需要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在各个环节间无缝衔接;难在你不得不考虑很多在画CAD时,眼不见心不乱的节点和细节,以及不一致的平立剖视图;难在两个人做的东西会有冲突,合到一起的模型偏差很大;难在平面图纸和立面设计缺少协调,合在一起的模型和渲染图相差巨大;难在各个专业自己的模型很完美,如果整合到一起有太多错漏碰缺。那么,设计师是否愿意用BIM这个更难的方式去交付更完美的设计?

  有个很基本的问题,还是利益。对于设计企业和设计师,会关心BIM能否省钱,是否赚钱,是不是可以用同样人和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毕竟很多企业的效益和设计师的奖金,是要靠走量达到目的。而BIM是一个 长期投入和持续提高的过程,精益求精,厚积薄发。BIM可以提高协作水平,优化设计过程,控制设计质量,但是很难在短期内增加单位产量。现在的建筑行业非常火爆,多做项目快出图,在经济效益上更加实惠。而BIM不是如此的立竿见影,需要较大的投入和回报周期,甚至有不确定性和风险。BIM可以帮助设计师做好的设计产品,却不太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多数业主不会关心你用了什么,你用了BIM也不愿多付设计费,对你竞赛拿项目的帮助也不明显,那为什么用BIM?因为评价BIM应用要提高到战略角度,从更高的层面思考其定位和价值。通过高质量的设计交付,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控制施工安装,直至最后竣工建筑的质量。这会为业主,合作者,运营方和最终租住户带来实质的好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既有显而易见的优点,更多的是间接长期的回报。因此,这是一个更大范围和周期的循环,提高的是设计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口碑。通过BIM工具,设计师可以更好的控制项目,提高在整个设计建造过程和行业中的领导作用。

  从完成图纸到建筑竣工,虽然建筑师只能控制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关键的设计决策和细节控制都包含在BIM模型中。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过程和图纸体系是自我检验完善和经得起考验的。在后续的建造安装过程中,合作者从一个高质量的起点出发,即使有各种原因的修改调整,在完善健康的设计结果上修改,比在包含各种错漏碰缺的情况下,最终成果是更有质量保证和可控制的。使用BIM的合作者之间是共赢关系,高质量的BIM模型和图纸可以让合作单位节省时间,避免去解决很多本不必要的问题,减少这些问题带来的协调工作;同时,合作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进一步提高设计和工程质量。

  说到最后,就不得不提整个行业环境。这个行业环境是政府部门,业主,企业和从业人员形成的。一个好的行业环境,有良好的竞争方式和发展方向,会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工作模式的改进。BIM应用在这种行业环境中,是良性竞争和行业发展的必然。缩小到应用BIM的企业和项目也是如此:应用BIM对实施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协作流程为基础;反过来,应用BIM可以优化现有的系统和过程,提高最终交付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个人,对BIM的看法和观点也不可避免的有局限性,限于传统的经验模式和工作习惯。对于BIM这个新事物,不要急于去下结论,而是需要开放学习的心态和谦逊尝试的态度。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到2030年公司单位产品产值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70%以上

6月13日至14日,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协会 (GCCA)领导人峰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及140多名来自豪瑞(Holcim)、海德堡(Heidelberg)、西麦斯(Cemax)等全球水泥企业负责人,地区水泥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6月9日,海南省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海口举行。会上宣布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2023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6月3日,以“创新驱动,以变应变”为主题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02: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