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陈宁: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上海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建筑业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建筑业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正成为未来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上海的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量释放,建筑行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但多年来,建筑行业依然延续粗放的发展模式,存在资源能耗较高、质量通病较多、科技含量较低、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十三五”时期,上海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建筑业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建筑业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正成为未来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

  装配式建筑是国际建筑发展的趋势,是传统建造方式的变革。推广装配式建筑,除有利于保障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外,可极大地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提高资源的集约节约,提升工程建设过程的绿色环保水平。上海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要求,把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作为加快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良性互动,促进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征、具有上海特色的建筑行业转型发展之路。

  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标志着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将成为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国策。在此背景下,结合上海装配式建筑发展实际,从推进机制、技术路径和产业链培育三方面,对《意见》有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推进机制方面

  《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此举对加快装配式项目落地,体现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上海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早,但在推进初期,业主和构件生产企业均不愿投资装配式项目,导致项目、产能不足,市场培育面临很大难题。为此,上海将推进重点放在项目落地上,发挥好政策引、逼作用,有效推动了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一是逐年提高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和装配率要求,2014年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比例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起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二是以土地源头控制为抓手,将装配式建设要求写入土地出让合同,并纳入土地出让征询系统和建管信息系统把关,确保了装配式项目落地并有效实施。三是研究出台了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规划奖励、资金补贴、墙材专项基金减免、分阶段验收和提前预售等激励政策,大大降低了开发企业的财务和时间成本。近年来,上海装配式建筑落实量大幅增长,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达到610万㎡,连续两年翻番。2016年1-9月落实1285万㎡,通过施工图审查360万㎡,在建项目500万㎡。

  二、技术路径方面

  《意见》提出,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重点任务,对保障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提升建筑性能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为找准上海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路径,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上海在标准体系建设、建筑品质提升和全过程监管方面下功夫。一是编制发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等10本标准和图集,建立了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安装、构件生产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二是积极推广预制外墙、门窗、外饰面砖、保温体系一体化预制技术,探索解决了一批门窗、墙体渗水、外保温、外饰面砖脱离等建筑质量通病问题。同时,提高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楼板设计厚度等技术标准,鼓励采用降噪静音管材和同层排水技术,探索研发民用建筑外遮阳技术,有效推动了叠合楼板和集成技术应用。三是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要求建设单位向生产企业派驻监理,部品构件必须实施首件试拼装,并对构件生产企业进行备案管理和产品使用流向登记。着力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发布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监管要点》,积极推广建筑信息模型,并定期开展设计文件和现场施工质量检查。

  三、产业链培育方面

  《意见》提出,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推进建筑全装修,推行工程总承包等任务,对加快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培育具有促进作用。

  上海充分发挥政府工程、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聚焦产业链培育,不断拓展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外延和内涵。一是成立了上海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申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引导骨干企业先行先试,推动上海预制构件生产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在装配式保障性住房中率先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并逐步推广至其它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二是出台装配率计算方法和推进全装修住宅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在钢结构、钢混结构等多种结构体系中的应用,鼓励采用整体厨卫、集成吊顶、设备管线等成套部品部件和集成技术,促进内装工业化发展。加大全装修住宅推进力度,2017年起,外环线以内的新建商品住宅全部采用全装修,到2020年外环线以外区域全装修比例达到50%。三是着力加快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实操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积极宣传上海装配式建筑推进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随着装配式建筑项目大规模落地,构件生产企业的信心大幅提振。产能从2014年底满足180万㎡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需求,提升至年均近1200万㎡,基本达到了供需平衡。

  实践表明,装配式建筑发展是实现建筑行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予以推进。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意见》要求,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能级,努力当好全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淮北矿业集团]安徽绿厦智建公司在长三角装配式建筑竞赛夺魁,展现技能人才实力

安徽绿厦智建公司在第二届长三角区域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钢结构构件安装”项目三等奖,位居安徽省参赛队伍首位。公司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师带徒”、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等方式提升员工能力,并将持续加强产业链建设和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助力企业发展。

多地创新土地出让模式:江苏首推“带方案”工业用地,北京广州探索组合供地新思路

多地尝试土地出让新模式,如江苏首宗“带方案”工业用地、北京首个“住宅+产业+配套”组合用地和广州推行“交房即发证”模式。这些创新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企业转型,并提升服务效率。因城施策成为房地产政策趋势,房企拿地态度分化,部分积极获取核心地块,部分则保持谨慎。

[亚泰集团]亚泰集团下属亚泰建筑: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建筑创新成果丰硕

亚泰集团下属的亚泰建筑公司秉持“创新实现发展”理念,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注重研发,已获得14项专利,积极参与数字化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打造绿色工程。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将持续走科技创新之路。

2024-05-31 亚泰 装配式建筑

湖北建筑业产值稳居中部第一,发力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建造新高地

湖北建筑业2023年总产值2.135万亿,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将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包括智能建造、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BIM技术应用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建部强调智能建造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6月在京举办,聚焦建筑科技创新与绿色宜居

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聚焦建筑工业化、绿色低碳和智能建造等领域,展示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举办多场技术交流活动,旨在展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就。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19: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