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专家认为去产能、降杠杆须先向“僵尸企业”开刀

2016/09/12 09:07 来源:新华社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专家认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在本质上就是要打破“僵尸企业”预算的软约束,要求产业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配置资源。......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专家认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在本质上就是要打破“僵尸企业”预算的软约束,要求产业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配置资源。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6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应先把杠杆支住,然后加快去产能。去产能后经济状况变好,才能为进一步去杠杆创造条件。

  陆磊表示,宏观经济已经开始具备去杠杆条件。“首先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增长,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会转正,这意味着企业销售转好;同时,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上升,这意味着企业还款能力在增加,杠杆维持的可能性不断提高。”

  但陆磊提醒说,企业利润转好、产品价格开始上升,过剩产能将有可能重新投入生产。以钢铁行业为例,今年一季度钢铁价格开始企稳,企业逐渐盈利。不少企业再次投入生产使得价格再次下行;煤炭行业、电解铝行业均在今年出现过类似的状态。“因此,只有清除‘僵尸企业’,剩下的产能才能盈利。中国钢铁产业的过剩产能如能去10%至20%,价格就可以稳住,企业状况就可以转好,从而为全面去杠杆创造新条件。否则去杠杆、去产能相互循环带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论坛上表示,企业如果债务过多、不能经营下去就应尽快清除,同时要加快清理核销坏账。如此才可以降低债务存量,并防止未来杠杆大幅度攀升。

  汪涛认为,以钢铁和煤炭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其资产和就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并不高,但负债占比却很大。据瑞银测算,截2015年年底,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加起来的债务约为8.7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9万亿元。“如果不能把‘僵尸企业’核销,这些企业还可以继续借更多债务,形成恶性循环。债务风险最大问题不是存量,而是增量。因此,如果从亏损企业开刀,可以同时达到去产能和降杠杆的作用。”

  汪涛建议,政府降杠杆需用一揽子措施。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如果借贷成本太高,企业付不起利息只能借债,这将进一步加重杠杆;金融监管部门还需保持流动性稳定;政府还需要通过债务置换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等。

  在降成本和补短板方面,普华永道发布观点认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一系列文件以激励企业创新。然而,企业在落实、执行研发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令减成本、促创新的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

  普华永道中国研发优惠服务主管合伙人邸占广表示,由于企业不熟悉研发优惠政策相关法律条文、难以应用技术先导的处理办法对研发活动进行准确判定、缺少规范的内部研发管理体系等问题,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果打了折扣。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例,根据近两个年度的行业统计数据,大量金融机构、农副食品加工等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并未充分享受优惠政策。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2015年,7.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只有3.1万家企业享受了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税务主管合伙人黄富成建议,未来政府可考虑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发鼓励体系,以更好地鼓励各种规模企业研发创新。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并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政府可就相关小微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给予部分现金返还,以增加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及市场竞争能力。

编辑:孔雪玲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华新水泥郭士青:合法依规,良性竞争

未来华新水泥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持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双碳”工作,为传统工业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华新样本。

[评论]水泥企业应谨慎考虑在建拟建熟料项目建设!

水泥企业应从全行业利益出发,谨慎考虑新增熟料项目建设。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5: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