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我国建机行业存在的6大问题

2001/02/14 00:00 来源:

......

  由于我国建材机械行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观念的更新,机制的转换和合同制的转轨都严重滞后,行业管理也较为松散,加上客观上的一些因素,造成部分传统建材机械企业年产量连续下降,经营困难,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尤其在以下6个方面相当突出:

  1.技术水平偏低,加工手段较落后,寿命偏短,售后服务不尽如人意,交货不够及时,整体形象与国外公司的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反差。

  国产装备的运转率一般比国外先进指标低5%以上,耐磨材料的消耗量比先进国家高10%-20%。机电一体化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也较大。耐火砖寿命偏短,新型干法日产4000吨级以上生产线的耐火砖几乎全部从国外购买。我国一般的建材机械产品严重过剩,互相竞争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而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新技术产品则严重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如5000吨级以上水泥生产线上的关键技术装备,大型减速机、辊压机、立式磨、荧光分析仪、双齿辊黏土破碎机、湿改干破碎烘干机、高效选粉机、大吨位建筑陶瓷压机、中高压的卫生陶瓷注浆设备、万吨级池窑拉丝设备等。目前主要建材机械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0%。从整体上看,建材机械制造技术及装备手段与国外相比较,尚有10-20年的差距,有些甚至差距更大。虽然主要水泥装备制造企业,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得到较好的改造,但仍缺少精密加工设备和检测手段等。其他种类机械产品的制造企业,多年来均未能得到应有的改造,同时加工设备老化等现象仍较严重。

  2.产品结构矛盾突出,市场开拓乏力,专业化水平提高困难。

  由于计划经济长期的影响,特别是“七五”期间,在“大家办建材”的口号下,竞相上马,更加剧了重要建设和重复改造的现象,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竞争更加激烈,效益低下,专业化程度降低,质量无法控制。有的企业,为了保生存,饥不择食,不惜成本,恶性竞争。你的产品好卖,我就组织开发,致使各企业产品趋同,水降低,未能形成专业化特色。

  3.科技基础薄弱,资金紧张,缺乏开发新产品能力。

  在低效益、低工资的条件下,建材机械制造企业难以留住有用人才,也缺少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另外,设计院所与制造企业缺乏沟通,各有各的计划,不但不能形成一个开发新产品的拳头,反而各留一手,更延长了新产品开发的历程。据了解,我国建材装备的新技术产品,其技术来源主要依赖国外,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开发新产品的主动权。

  4.组织结构不合理。

  建材机械的设计院所和制造企业都较分散,科研和生产的集中度低,重复工作和资金、人力浪费现 象严重。长期以来,虽几经努力,但仍未能形成任何一个能代表行业水平、能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企业集团。这样企业之间就无法进行资产重组,无法按经济规模组织专业化生产和配套协作。

  5.机制转换滞后,企业负担沉重,国有企业难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据企业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尚未完全转移到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上来,产权关系仍不明晰,企业还未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负债重,社会负担大,冗员多,下岗分流压力大,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行业管理松散,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无法有力执行。

  当今,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内涵更加广泛。但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机械工业终究是高技术发展的载体。因此,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以先进设计和产品制造技术为基础的竞争。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水泥产业积极落实错峰停产 未来市场回暖有赖基建及房地产需求释放

近日,受夏季用电高峰来临、水泥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响应错峰停产安排。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一季度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而前两个月这一数字只有2.3%。同时,一季度全国有26个省份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业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和气温逐步升高,全社会电力消费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0

青海省

¥ 411.41
2024-05-2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0

云南省

¥ 308.20
2024-05-20

贵州省

¥ 312.57
2024-05-20

四川省

¥ 344.38
2024-05-20

重庆

¥ 331.21
2024-05-2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20

广东省

¥ 312.72
2024-05-20

湖南省

¥ 316.14
2024-05-20

湖北省

¥ 307.95
2024-05-20

河南省

¥ 324.60
2024-05-20

山东省

¥ 319.18
2024-05-20

江西省

¥ 313.39
2024-05-20

福建省

¥ 303.10
2024-05-20

安徽省

¥ 314.72
2024-05-20

浙江省

¥ 328.4
2024-05-20

江苏省

¥ 298.89
2024-05-20

上海

¥ 317.73
2024-05-20

黑龙江省

¥ 440.62
2024-05-2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0

辽宁省

¥ 367.01
2024-05-20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20

山西省

¥ 317.83
2024-05-2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0

天津

¥ 368.21
2024-05-20

北京

¥ 339.43
2024-05-21 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