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建筑工业化调研报告:成本已不是问题,还有什么阻碍发展?

2015/10/28 13:43 来源:招商证券 张士宝

工业化建筑有节水、节材、节能以及缩短建造周期等优点,目前路径有:钢结构建筑、预制混凝土建筑、3D打印建筑等。......

  工业化建筑有节水、节材、节能以及缩短建造周期等优点,目前路径有:钢结构建筑、预制混凝土建筑、3D打印建筑等。

  1、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

  对于工业化建筑,各地政府均出台政策加速推广;同时又由于其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国家有一系列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城市配套减免等奖励措施鼓励发展;此外,其成本劣势正逐渐消失,工业化建筑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从公司层面看,各公司在工业化方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精工钢构着眼于公共建筑(办公楼、学校、医院、产业园等低层钢结构),中标3.85亿元梅山江项目标志着公司工业化建筑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杭萧钢构发展重点在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目前钢管束结构已成功应用于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厦门帝景苑等项目,公司连续签订“钢管束技术输出换取资源使用费”新商业模式的框架协议说明该技术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鸿路钢构着重于农村钢结构别墅,中标1.22亿元大禹家园公租房项目标志着公司钢结构建筑商业应用又迈进一步;

  宝业集团主要发展高端钢结构别墅以及多层PC结构。

  2、成本还是问题吗?

  之前普遍认为阻碍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成本问题,但根据这次调研,我们认为成本问题已经不存在,更谨慎一点,至少工业化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差距在缩小,这主要是由于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从成本结构来看,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业化建筑成本劣势在转变;

  从国家政策来看,容积率奖励、政府财政补助有助于降低建造成本;

  从公司层面来看,在各自擅长领域充分挖掘优势也是成本降低的原因之一。

  3、目前阻碍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来看,认知度不高是阻碍工业化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从发展史来看,过去工业化建筑抗震性能不佳给人们留下质量差、安全性不高的印象难以转变。

  4、催化剂又是什么?

  我们认为国家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企业层面订单落地是可能的催化剂。

  5、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滑;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工业化拓展不及预期。

  有部分删减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湖北建筑业产值稳居中部第一,发力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建造新高地

湖北建筑业2023年总产值2.135万亿,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将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包括智能建造、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BIM技术应用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建部强调智能建造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6月在京举办,聚焦建筑科技创新与绿色宜居

第二十一届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聚焦建筑工业化、绿色低碳和智能建造等领域,展示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举办多场技术交流活动,旨在展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就。

[甘肃省建设投资]我国首座预制装配梁板式风电基础完成生产,甘肃建投创新科技实现绿色高效建造

我国首座预制装配梁板式风电基础在甘肃建投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成功生产并交付使用,打破了传统现场浇筑模式,填补了国内预制装配风电基础生产的空白。该预制方法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展现了绿色建筑理念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为风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途径。

[甘肃省建设投资]兰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满万金调研甘肃建科院,推动科技合作与园区建设

兰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满万金一行调研甘肃建科院,探讨合作事宜,涉及园区建设、科技奖补政策和科技创新。双方期望在新材料研发、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以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兰州经开区将支持甘肃建科院的业务发展。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发布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旨在推动全省制造业技术改造,重点实施设备更新和产品供给行动。目标是到2027年设备投资增长25%以上,数字化和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方案涉及淘汰落后设备、升级高端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广绿色装备和本质安全提升,并提出财税、金融、标准和创新等多方面支持措施。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8: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