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十五部门联合发文,水泥智能工厂建设再推进

2019/11/19 17:26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此次《意见》的发布要求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深度优化和智能决策。......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同意。

  《意见》指出要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应用平台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撑,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连接,完善协同应用生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

  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广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服务企业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深度优化和智能决策。

  2015年我国颁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此次《意见》的发布要求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深度优化和智能决策。

  水泥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智能化的创新融合开启了水泥行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环保型发展的绿色变革之路。特别是近年来,水泥行业在追赶智能化的路上不断尝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先后在山东泰安和安徽全椒建成了泰安中联和全椒海螺水泥智能工厂。

  据悉,全椒海螺是我国水泥行业首个智能工厂建成投产。该工厂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做保障和以智慧管理促经营的三大平台,以及工厂运行自动化、管理可视化、故障预控化、全要素协同化和决策智慧化等智能化成果,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泰安中联目前已经实现了矿山开采智能化、原料处理无均化、生产管理信息化、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综合技术带动水泥工艺的升级,进而全面提升水泥工业的整体素质,实现了水泥生产有效的转型和技术升级。

  另外《意见》指出要发挥多元融合发展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于水泥行业而言,智能制造为大型水泥集团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打开了新的一扇窗。作为一个区域或行业的领军者,大型水泥集团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水泥行业进行实践,将智能制造与水泥行业相结合,将创新科技与现实运营相结合,为水泥行业的智能制造起到带头与典范的作用,为整个行业走出一条创新科技之路。

  纵观当前水泥行情一路向好,是水泥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最佳时机,也是其未来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点。相信随着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发展与注入,国家政策的不断加码,水泥行业在深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将会更加全面。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财政支持!水泥行业设备更新正当时!

尤其是近两年,由于水泥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在升级改造方面遇到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资金紧张。所以水泥企业要紧紧抓住这次机会。

枞阳海螺:数字化转型赋能绿色工厂,智能创新引领水泥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传统水泥企业转型升级,利用多重环保措施推动了企业绿色发展。

矿山智能化将如何推动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

“势”不可挡,“智”者生存

控制好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这一轮大洗牌中生存下来,而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4-05-07 成本 智能化

总线型智能柜在铜川冀东万吨线智能工厂建设中的应用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智能化应用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4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4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4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4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4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4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4

重庆

¥ 331.21
2024-05-14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4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4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4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4

河南省

¥ 324.59
2024-05-14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4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4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4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4

浙江省

¥ 325.87
2024-05-14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4

上海

¥ 317.73
2024-05-14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4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4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4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4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4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4

天津

¥ 368.21
2024-05-14

北京

¥ 339.43
2024-05-15 0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