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物理检验中操作对凝结时间和细度的影响

2006-03-16 00:00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自2001年10月1日实施,到现在已有2年多的时间了,从各企业的对比试验误差情况看,合格率均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水泥厂凝结时间,的检验误差较大。本文仅介绍检验操作对凝结时间和细度的影响,供同行参考。
  1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
  1.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在拌制水泥净浆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水,用规定的方法进行搅拌, 使水泥净浆达到特定的可塑状态,此时所加入的拌和水量称为水泥的净浆需水量,拌和水质量和水泥质量之比的百分数则表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稠度用水量将直接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长短。影响水泥净浆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有熟料矿物组成$水泥粉磨细度$混合材种类和掺入量。熟料中C3A需水量较大,C2S需水量较小, 碱含量和f-CaO的增加,水泥细度越细,水泥需水量均增加;同时混合材的种类和掺量不同,水泥的需水量也不同。 对于同一水泥,加入的水愈多,水泥的凝结时间就愈长,反之,则愈短。因此,行业标准规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检验,其用水量必须满足标准条件的要求,以确保同一水泥的检验加水量是相近的,具有对比性。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使用的主要仪器是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俗称稠度仪;净浆搅拌必须采用净浆搅拌机,测定方法分为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
  然而,在走访企业生产现场的过程中发现,目前,仍有不少小厂的操作人员在进行用水量的检验时,未按标准要求的方法进行。有一部分操作人员采用边搅拌边加水的方法,有些操作人员则是根据经验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搅拌,凭肉眼判断水泥浆的塑性,直接填装圆模进行检验。这是操作人员的素质因素造成的检验误差,未能正确理解水灰比、用水量等的含义。 另外,不同品种水泥的用水量不尽相同,比如火山灰水泥用水量较大,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用水量较少,在检验过程中,如用水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势必造成水泥凝结时间的检验结果存在误差。 因此,对于检验操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做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圆模的填装
  在进行凝结时间的检验前, 需要进行圆模的填装,此时的操作是否规范,将会影响圆模内净浆的均匀性和填实程度,圆模的刮平操作不规范,圆模周边留有水泥净浆或是试模不平,对试针的下落和终点判断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因此,在测定凝结时间时,应一次性将净浆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后刮平,同时将圆模周边的水泥净浆抹干净,才能放
入湿汽养护箱内养护。
……

摘自《水泥》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5-08 2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