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新绿”,这份国家级荣誉+1!
前言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所属荆门公司(以下简称荆门公司)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行列。 绿色工厂是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代表企业在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应标准,是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一种实力体现,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和权威性。 近年来,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践行中国能建《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纵深推进“四大转型”,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能源结构优化、重金属污染土与工业垃圾协同处置、高效节能设备设施应用等举措,不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用实际行动践行“用水泥浇筑强国梦想 以绿色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使命。 一直以来,荆门公司将创建绿色工厂作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致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此,该公司聚焦节能降耗,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先后投资约1亿元用于预热器节能改造、篦冷机升级改造、节能电机升级、智能行车应用使用、预热器二期节能改造等设备技术优化,积极更换国家推广的二级能效及以上的节能机电设备,引进第四代篦冷机、永磁电机等先进设备,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改造后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熟料单位产品综合煤耗、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均达到一级能耗水平。 第四代篦冷机升级改造 预热器旁路放风系统改造 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是绿色工厂建设的本质要求。为减少传统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荆门公司配套建设了装机容量为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综合利用水泥生产线排放的废热资源用于发电,实现热能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轻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荆门公司余热发电站 不仅如此,源源不断的“绿电”也是该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迈出的坚定一步。该公司积极追逐能源浪潮,深入挖掘探索清洁用能空间潜能,充分利用厂区内部分空置地面、堆棚顶及厂房楼顶进行光伏项目开发。去年11月,随着一声清脆的合闸声,荆门公司总装机容量3.96MW 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平均年上网电量约264万千瓦时,将可再生的太阳能转化为“绿电”,代替外供电应用至水泥生产及办公日常用电之中。通过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每年可节约电量约4280万千瓦时,相当于3万余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总和。 荆门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荆门公司坚持“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利用现有48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该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工业废弃土壤预处理技术,于2021年7月建成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重金属污染土壤项目,年均可处置5万吨污染土。新建日处理 160t/d 替代燃料系统,使用废纺及生物质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目前已消耗废纺1.6万吨,节约标准煤约1万吨,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促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提升。 荆门公司替代燃料系统 近年来,荆门公司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对标《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先后进行了卸料口密封、干雾喷淋抑尘、小收尘器技术改造等环保项目,改造后每年可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380吨,公司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2024年初获评“环保绩效B级企业”。优化消防水、循环水管网建设,全面治理“跑冒滴漏”现象,生产过程中的水耗明显降低,同年5月获评“湖北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干雾喷淋抑尘 如今,走进荆门公司厂区,宽阔整洁的道路旁,错落有致的树木,五彩缤纷的花朵,处处透着“绿”的气息。传统印象的水泥厂已不复存在,仿佛换上了“高清滤镜”,厂区空地摇身一变成了生态种植区,或绿树成荫,或瓜果飘香,引来成群的鸟儿安家落户,与钢筋水泥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景象。 荆门公司厂区一角 未来,荆门公司将持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使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葛泥”力量。 素材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