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河南:许昌努力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2012/07/17 00:00 来源:许昌日报

许昌市积极实施节能工程,共组织实施了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系统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节约代用石油等重大节能和综合利用等工程。......

  7月12日上午,河南省许昌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有关工作人员到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和许昌宏伟实业集团公司对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行调研,并指出要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努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许昌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近年来,许昌市认真落实国家、省节能减排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加大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许昌市积极实施节能工程,共组织实施了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系统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节约代用石油等重大节能和综合利用等工程,加大了对近两年开工建设的襄城县首山焦化干息焦余热发电项目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督察力度,加快施工速度,力争尽快形成节能能力。禹州市锐龙陶瓷有限公司、正和纺织系统节能改造工程等已经建成投运。

  在实施减排工程方面,许昌市“十一五”规划建设的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全部按期建成,其中6家已投入运行,建成的244万千瓦脱硫设施运行稳定,并积极开展了县级污水处理厂的第二轮建设。

  许昌市还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产业升级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在全部关闭小造纸、小火电、小水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能源、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电力电子、发制品、烟草、超硬材料等四大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培育智能电网、风电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构建了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三四五”产业体系。许继集团紧紧围绕推动电力装备制造领域节能降耗的目标,不断研发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等节能电力装备产品,同时又大力挺进新能源领域,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环境友好型2.0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并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为全国电力领域的节能降耗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促进该市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低碳型城市,许昌市还组织开展了《许昌市2010—2015年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以文件形式印发执行。许昌市是河南省18个地市中唯一作出此类规划的地市。该规划确定了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了“三降一吸”的低碳发展路径。“三降一吸”低碳发展路径,即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实现降碳、通过产业优化实现降碳或相对降碳、通过城乡居住与生活优化实现降碳、通过生态优化实现吸碳,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智能电网、LED照明三大低碳产业,着力打造中原电气谷低碳产业基地、许昌新区低碳城市示范基地、鄢陵苗木生态低碳基地三大低碳示范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努力建设国家级低碳城市。

编辑:liubi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评]西北:宁夏银川地区再次推涨水泥价格20-25元/吨(5.13-5.17)

15-17日宁夏银川地区再次推涨水泥价格20-25元/吨,落实待观察。其余市场本周价格暂无明显变动。

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

该项目以每年消耗磷石膏140万吨、生产硫酸60万吨和水泥80万吨的庞大规模,自立项之日起便备受瞩目。

万年青: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万年青3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目前已建成公司部分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后续还将继续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助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旨在刺激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政策聚焦家电、汽车等领域,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全链条各环节,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产品,促进绿色、智能消费。这将激活潜在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并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研制低碳水泥等新型建材标准,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2023-08-23 工信部 相关产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10: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