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斯瑞德:盘点RDF 替代燃料的四大原料!如何让固废垃圾 “C 位出道”!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RDF替代燃料凭借其资源化与低碳属性,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热门选择。本文将从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农林废弃物、装修垃圾轻质物四大类原料出发,深度解析它们的产生量、预处理难度、热值表现及应用场景,解开它们为什么从众多垃圾源中,脱颖而出,C位出道的!
1、生活垃圾:城市“矿藏”的能源化之路
来源与规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超 4 亿吨,其中废塑料、废纸等可燃物占比达30%-50%。
预处理难度:需经破碎、磁选、风选、分选等多道工序去除金属、玻璃等杂质,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热值表现:热值波动大,国外的垃圾分类机制完善,塑料含量高时可达4000-5500 kcal/kg,而国内厨余垃圾成分占比高,水分较大,热值仅在3000 kcal/kg左右。
应用场景:大多数应用于发电厂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热电联产等,如斯瑞德生活垃圾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可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成几十毫米大小、粒径均匀的RDF替代燃料,用于燃煤电厂替代传统煤炭等化石燃料。
2、工业固废:高热值“黄金原料”的崛起
来源与规模:废纺织、皮革边角料、废旧轮胎、化纤塑料等工业固废年产量超30亿吨,其中可燃物占比非常高。
预处理难度:工业固废成分相对单一,分选难度低,但对破碎处理设备要求高,需要达到精细化破碎与大产量两大方面的高效益。
热值表现:废旧轮胎TDF热值高达8000 kcal/kg,废纺织RDF约4500 kcal/kg,显著高于普通生活垃圾,是当下RDF替代燃料制备原料的主流选择。
应用场景:斯瑞德的工业固废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通过“精细化破碎+风选+磁选”等工艺,将废纺织、皮革边角料等工业固废转化为高热值RDF燃料,助力水泥企业减少煤耗,节省成本。
3、 农林废弃物:亟待开发的“绿色富矿”
来源与规模:我国每年农林废弃物产量超9亿吨,其中秸秆约8亿吨,林业废弃物约1亿吨。
预处理难点:秸秆等农废易缠绕,对其其精细破碎与筛分工序的设备要求较高,含水率高时能耗还会增加。
热值表现:生物质替代燃料热值可达4000kcal/kg,成分单一,因此热值相对更为稳定,入窑燃烧波动性更低。
应用场景:可以直接应用于水泥窑炉、发电锅炉中进行供热发电,也可以通过“气化+催化合成”来制备成甲醇,兼具减排与资源循环双重效益。
4、装修垃圾轻质物:被低估的“隐形资源”
来源与占比:我国每年装修垃圾产量超9亿吨,其中轻质可燃物(如木材、塑料、织物、泡沫等)占比约20%-30%,年产生量随城市化进程持续增长。
预处理难点:装修垃圾的组成成分十分繁杂,分选十分关键,需通过破碎后、还需要磁选、风选、滚筒筛等筛分设备来分离砂石、金属等杂质。
热值表现:轻质物热值可达3500-4800 kcal/kg,原料成本相对于其他固废垃圾更低。
应用场景:斯瑞德的装修垃圾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围绕装修垃圾中占比高的可燃轻物质,进行了资源化新路径探索,使最终得到的RDF替代燃料在出料尺寸、均化程度上,相比传统的处理方案都有着不小的提升,入窑燃烧的热损失系数更低,更符合各类燃煤工业窑炉的需求。
5、原料选择的关键:热值与成本的博弈
在固废行业深耕了十多年的斯瑞德环保表示:不同原料的热值和预处理成本直接影响RDF的经济性与环保效益,更优秀的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RDF的燃烧热值等。
高值优选:塑料、橡胶轮胎等高热值废弃物是RDF的“黄金原料”,但需控制灰分与硫含量。
常规选择:废纺织、皮革边角料等工业固废,热值高预处理难度低,可以直接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
低值搭配:生活垃圾、装修垃圾等较低热值原料需通过掺杂一定比例高热值固废垃圾来提升燃烧性能,但可能增加成本。
🌟RDF替代燃料爆火的背后,是 RDF 所具备的 "黄金价值":
✅ 减量化:体积减少 60-80%,破解垃圾围城;
✅ 低碳化:替代燃煤,单位热值 CO₂排放降低 40%;
✅ 经济性:成本仅为原煤的 60%,年市场规模超 500 亿。
尽管RDF原料潜力巨大,但仍面临预处理成本高、热值稳定性不足等挑战。未来,随着更智能高效的RDF替代燃料处理设备的普及与突破,进一步挖掘 RDF 固废原料的潜力,让这些 "放错地方的资源" 释放更大能量。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