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水泥早报:美国混凝土电池突破;调车事故报告违规被罚;贵州2000t/d线拆除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混凝土电池领域取得决定性突破,相关成果已发表。其新型混凝土储能技术能量密度较初代提升 10 倍,向实际应用迈关键一步。该技术通过在混凝土制备中加纳米碳黑形成导电网络,使混凝土成“超级电容”。团队通过优化电解质体系、改进制备工艺实现跃升。新型电池 1 立方米可储超 2 度电,还能实现“结构承重 - 能量存储 - 应力感知”三重功能融合。此技术有望开启“智能能源基建”新图景,推动能源与基建深度融合。
2、 调车冲突事故未按规定立即报告 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被罚15万元
10月20日国家铁路局消息,2025年8月6日,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专用铁路调车作业时发生调车冲突事故。事故发生后,该公司及水泥分厂厂长未按规定立即报告,还擅自施修事故车辆,违反《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2025年10月15日,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规定,对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处15万元罚款,对水泥分厂厂长处6000元罚款。
10月21日,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公告,经2025年10月13日该厅联合遵义市工信部门现场核查验收,道真宏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主体设备已拆除。此生产线产能指标已转让,用于贵州江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产能置换,目前该生产线回转窑、预热器等主体设施拆除完毕,已不具备生产熟料能力,公告欢迎社会公众监督。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起草《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提升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行动方案》并征求意见。方案提出2027年和2030年目标,涵盖大气、水、固废等多领域。其中提到水泥企业2026年6月前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还包括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深化水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以及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激励政策等政策机制,同时明确了组织领导、推进机制和要素保障等工作要求。
2025年10月16日“水泥行业稳增长工作座谈会”上,周育先表示协会会做好服务。未来5 - 10年国内水泥需求单边下降,要做到供需平衡需控制“供”,即控产量、去产能。常态化错峰生产可短期控产量,产能补齐规范产能管理是长远措施,且产能补齐后仍要坚持错峰生产。做好产能补齐要坚持三项原则,还提出五点建议,包括简化手续、明确截止时间、量化稳增长指标、建立评估机制、探索设退出基金。
10月20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贵州省绿色制造名单的公示》。华润建材科技下属企业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在此次公示中,成功入选贵州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这一消息体现了该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果,也反映出华润建材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为贵州省绿色制造发展增添助力。
10月15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会见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张利一行,联合会党委常委、驻会副会长孙星寿等参加。双方围绕好房子科技展“好材料”展区展陈方案及筹建工作交流。阎晓峰肯定方案,强调展会要突出“好材料”特征,展示行业成果,引导行业转型。常张利表示将统筹做好展区展陈。此外,会议还研讨了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事宜,相关企业和部门人员参与座谈。
文章介绍了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名单及职务职责。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周育先(董事长)、魏如山等4人,非执行董事王于猛、陈绍龙,独立非执行董事孙燕军、刘剑文等5人。此外,董事会设立了五个委员会,分别为战略决策、提名、薪酬与考核、审核、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各委员会均设有主席,且明确了各委员会的成员,信息发布时间为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