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先:要做到供需平衡 要控制住“供”
2025年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在北京组织召开“水泥行业稳增长工作座谈会”,交流水泥行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听取行业当前和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受邀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周育先表示,协会的功能是为会员单位提供增值服务,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水泥行业的目标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是盈利。未来5-10年国内水泥需求单边下降趋势不可逆转,要做到供需平衡,要控制住“供”,就要控产量、去产能。常态化错峰生产推进短期控产量,是推动行业稳增长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产能补齐规范产能管理,是化解过剩产能、缓解供需矛盾的长远有效措施。产能补齐还不能完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产能补齐后还要继续坚持错峰生产才能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否则,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稳增长。
周育先指出,做好产能补齐工作,需要坚持“政策严格落实、企业诚信经营、行业健康发展”三项原则:一是坚持政策严格落实。规范行业产能管理工作是四部委的文件要求,是法规、是规矩,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二是坚持企业诚信经营。把握机会、用好政策,补齐产能,让水泥企业回归到实际产能和备案产能相统一,回归到诚信经营;三是坚持行业健康发展。水泥行业要继续坚持“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行业价值观,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协会牵头,头部企业以身作则,共同维护政策严肃性,诚信经营,更好推进行业生态改善。
周育先还代表协会提出五点工作建议:一是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简化补齐产能项目能评、环评等手续办理流程的指导文件,加速简化能评、环评流程;二是建议以2025年12月31日前企业向基层行业主管部门上报产能置换方案时间为产能补齐工作的截止时间;三是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工作要求,将稳增长要求量化指标化,坚持常态化错峰生产不动摇;四是建议建立价格工作调研评估机制,就水泥行业平均成本开展调研评估,供行业主管部门和水泥企业参考;五是建议探索设立市场化产能退出基金。
编辑:曾家明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