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狮水泥老总章小华:在调控下发展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严格禁止新建和扩建水泥项目。
4月份,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提高水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至35%。
目前,浙江的水泥企业有350多家,去年全省水泥产量达到7410万吨,目前还有5000万吨的项目在建。这其中,包括红狮水泥在建的850万吨,投资总额达到20多亿元。
但在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红狮水泥的投资规模扩大了六七倍,它是如何应对市场的?资金问题怎么解决?人才、管理如何跟上?
日前,在浙大—天创总裁EMP班上,来自浙江各地的民企老总对章小华进行了“压榨式的拷问”,就如何应对宏观调控、如何做大企业、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应对宏观调控:吃透政策精神
今年三、四月份国家相继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措施,包括停止上新的水泥项目,禁止银行对水泥业贷款。
而到目前,红狮水泥年产量已经达到450万吨,在建的项目年产量还有850万吨,预计到明年全部投产,年产量可达1300万吨。
从地域上看,目前除了兰溪市的两条日产2500吨的水泥生产线,红狮还在建德投资了日产10000吨的生产线,其中一条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已于今年4月点火投产,另一条有望在今年8月份投产;而在缙云投资建造的一个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站,目前也已正式投产。此外,在桐庐和江西高安,章小华又投资了两个日产5000吨水泥的项目。
所有这些项目都在按步骤进行。红狮何以没受政策调控的影响?“国家对待水泥行业实际上并不是一刀切的,像日产4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还是属于政策鼓励的范围。”章小华指出,“政策限制落后的水泥生产技术,目的是整合水泥业,使其更加环保低耗。”
据了解,相对于目前大量的立窑生产法,新型干法窑是目前比较先进、环保、低能耗的一种水泥生产技术。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曾指出,水泥工业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是“上大压小”、淘汰落后,引导水泥企业结构调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大项目,并通过分工和协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章小华表示,红狮水泥新投资的项目,采用的就是这种新型干法窑技术,而且在政策“关门”之前就已确定下来。
应对市场萎缩:降低盈利预期
有个总裁提问:现在房地产等建筑行业受调控比较厉害,水泥需求量也肯定会跟着下降,可是红狮明年的产量将从450万吨增加到1300万吨,盈利如何保证?“我们的竞争力比较强。”章小华指出,他们生产的水泥都是高标号水泥,属于水泥中的高端产品,主要用在高速公路、重点工程等项目上,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比较强。
据了解,目前水泥业的毛利是每吨可赚五六十元。章小华承认现在水泥产业的利润率还比较丰厚,但他也做好了价格下跌的心理准备。
“那么大家都打价格战,公司能保证盈利吗?”有个总裁问。
“我认为这个行业合理的利润是每吨赚十块钱。”章小华回答。
应对未来竞争:控制矿石资源
新型干法窑的投入成本很高。在1997年以前,投资这样一条生产线,需要8至10个亿,到1998年,才降到3亿元左右。到红狮水泥2002年建成投产省内第一条日产2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时,成本已明显下降,但还是达到了1.8亿元。他们当时也确实犹豫了一阵。但从目前来看,新上的几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了20多亿元,章小华和他的股东们似乎并没有什么犹豫。
“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为何还要逆势扩张?”许多总裁都一再追问章小华。
“总体而言,宏观调控对红狮是利大于弊。”章小华回答。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水泥是比钢材、木材等更经济方便的建筑材料,还没有哪种材料可以替代它。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离不开水泥。
宏观调控的影响主要是短期内可能影响销售量,而且由于银行停掉贷款,也增加了在建项目的难度。但调控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还有利于行业内的整合与结构调整。他判断浙江目前300多家的水泥企业,肯定会有许多被淘汰,最后形成几个大的企业集团。
“水泥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企业要想长久生存,还必须要控制资源。”
水泥不适于长途运输,决定了它的辐射半径不可能很大,要增大销售量就需要多布点,布点一多就需要集团化操作,而这个点就需要布在石灰石等矿石资源集中的地方。全国现有长兴、富阳、建德、长沙等五大石灰石基地,而红狮水泥在宏观调控之前布好点、扩大投资就是为了占据有利位置。
应对资金紧张:诚信第一
有几位企业老总算了一下,红狮水泥的投资规模至少有20亿以上,可是按章小华的介绍,去年他们的销售收入是6个多亿,目前的总资产有16亿元,负债率不到50%,那么大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在现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还能获得银行贷款么?
“企业发展一定要量力而行。”章小华承认资金链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没有根本影响。”
对于资金来源,红狮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股东的股本金,因为红狮的每位股东都已在水泥业中跌打滚爬了多年,都有一定的资金基础,目前光红狮控股的注册资本就达到了6个亿,他表示,股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资金来源。
二是企业一年有几个亿的积累,十多年来,除了每年将30%—40%的盈余分给股东,企业自身也有一笔盈余。
三是银行的贷款支持,章小华深有感触地表示,做企业关键在做人,办企业资金肯定要放大,这就必须要有诚信。他表示,红狮从来都是如期或者提早归还银行贷款,“如果讲好的事情不算数,我们就不可能借到钱”。他说目前银行对他们还有六七个亿的授信额。
“我们跟业务单位很少发生纠纷。”章小华补充道,“能做到的就做到,不能做到的就先讲清楚,这样业务单位也会给你很大的支持。”据他讲,他们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总是比客户要求的要高100号,比如客户买的是500号水泥,他们实际提供的是600号水泥(水泥标号的高低反映水泥质量的优劣,新标准规定的最低水泥强度等级为32.5,一般相当于老标准中的425号水泥)。“这样即使我扩大规模了,也不会因为质量问题影响到销售。”章小华暗示,因为讲诚信,业务单位也给了他们很大支持,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应对公司治理:精细管理
“企业要发展,一是人的问题,二是理念的问题。”章小华似乎很清楚规模扩张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现在重点是对人才培训。”针对投资扩张,章小华专门成立了一个培训部门,每个月请人给员工培训,将组长培训之后,再派去做车间主任以上的工作。
其次是大量引进人才。由于兰溪的水泥业比较发达,但大量的都是将要关闭的立窑生产企业,章小华就把这些企业的人才引进来,充实到自己的队伍里去。
第三是招收大学生。去年一年就招收了40个大学生,准备培训之后,充实到各个子公司去。
在公司治理理念上,章小华强调一定要精细管理。毕竟水泥行业还属于传统制造业,需要“兢兢业业去做”。他预测水泥行业的竞争会相当激烈,“假设一般企业的利润率在10%,我们如果降低成本10%,就相当于再建了一个企业”,他认为要控制成本关键还在于管理。
章小华说,“精”是“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细”就是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对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量化指标,严格考核。对从事技术工作的中高层,在给他们待遇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有事做。他认为做企业领导要有用人的诚意和容人的器量,更要有知人的能力,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即使有些人的想法跟你不一致”。
应对多元化:只做水泥
章小华认为红狮水泥之所以能做到现在这样的规模,重要的一条就是“走专业化之路,不搞多元化”。
他说1995年、1996年水泥行业处于低谷时,兰溪许多水泥企业看到别的行业钱好赚,就转了过去,结果现在回不来了。这更坚定了他们“只做水泥”的信念。
与现在一些企业打造产业链,通吃上下游产品的做法不同,章小华居然把水泥原材料石灰石的矿山开采工作都承包了出去,而公司里八九辆大客车,也是采用租赁的形式取得的,“如果要自己买,每辆车要三四十万块钱。”
章小华认为企业要不要搞多元化,先要回答好三个问题。第一,只要企业在行业里的位置还没有做到最前面,最好不要多元化。因为“今后不管竞争有多激烈,只要在前面,都会有钱赚。”第二,如果行业本身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不要搞多元化。第三,如果企业今后的实力足够强了,可以抽出一部分资源搞多元化,如果不对主业产生影响,可以搞多元化,如果会影响到主业,就不要搞多元化。如果是进入新的行业,先要对行业有所了解,搞个行业研究,“没有优势的行业,就不要去做。”
“所有都做,所有都做不好。”章小华的态度和决心让其他一些想多元化的老总沉默了好一会。
■链接:
章小华,浙江红狮控股董事长,1994年创办省内首家民营水泥企业,总部设在金华兰溪,红狮牌水泥现为浙江知名商标。目前公司总资产已有16亿元,资产负债率不到50%。1998年开始购并其他水泥企业,到目前共有全资子公司6家,覆盖江西的高安,浙江的桐庐、建德、缙云、兰溪。公司主要生产高标号水泥,在浙江省“十五”后三年水泥行业发展规划中,公司被列入重点培育企业之一,属于浙江省首批诚信企业。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