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如何寻求环境约束力下的发展

行动计划和新排放标准对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环境约束力,水泥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问题。今明两年也许是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目标:到2017年,京津冀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mg/m3左右。对水泥行业明确要求:加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分区域明确落后产能淘汰任务;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健全行业准入条件。行动计划规定:京津冀新建企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为了实现达标排放和降低区域污染物,京津冀地区都禁止建设水泥项目。

  2013年12月27日,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新增设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水泥生产设施的颗粒物排放限值为20mg/m3(其他为10mg/m3);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的NOx排放限值为320mg/m3(采用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为300mg/m3)。

  行动计划和新排放标准对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环境约束力,水泥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问题。今明两年也许是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京津冀是全国雾霾重灾地区,《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中规定,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建材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要通过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制定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水泥企业停产、限产今后将是常态。

  为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已从政策、法律、标准层面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提出了严厉的约束指标。京津冀地区的水泥企业如何寻求环境约束力下的发展?笔者提出五条建议供行业人士参考。

  一、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按新标准要求达标

  要贯彻执行2个标准,5项主要能效环境指标。

  2个标准: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GB16780-2012,2013年10月1日执行。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新建企业2013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5项主要能效环境指标:

  按照水泥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①可比熟料综合标准煤耗≤103kgce/t;②可比水泥综合电耗≤85kW·h/t,粉磨站≤32kW·h/t。

  按照《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执行:③颗粒物排放20mg/m3;④氮氧化物排放300mg/m3;⑤二氧化硫排放400mg/m3

  能效的提高分两层含义:一是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总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节能装备,降低企业的煤电消耗总量。二是在现有的能耗总量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寻求清洁能源和可替代燃料,不断降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煤电消耗指标。

  环境的3大主要指标都与雾霾有关。要达到特别排放限值,京津冀地区绝大多数水泥企业都要进行技术改造。

  5项主要能效环境指标的实行,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也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这是不利的因素。但不改造就退出,这也是回避不了的。是否有改造能力,不仅表现出企业的经济实力,更体现出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加速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实现污染总量减少

  从京津冀地区水泥生产线数量和生产工艺技术统计来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91%是2000t/d熟料规模及以上为主,4000t/d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产量只占总产能的56.26%,其他落后生产工艺生产线还有相当比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规模偏小加上落后生产工艺的存在,势必造成整体的能效水平低,环境污染较重。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关停污染超标的企业是减少行业污染总量效果最明显的措施。政府要坚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决心,妥善安置转产关闭企业的后顾之忧。大企业要带头将集团内的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的企业逐步关闭,为淘汰落后做出榜样。[Page]

  三、执行应急预案限产停产,建立市场协调机制

  既然政府应急预案中明文规定要求企业限产停产,配合治理空气质量,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就应该发挥区域市场主导作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限产停产。三地行业协会要发挥市场协调和监督作用,通过协会平台,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建立京津冀地区水泥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协调机制,既配合政府治理雾霾时要求的限产停产,也协调市场供需平衡的限产停产。

  这个由三家协会联合组建的协调机制,可以积极反映京津冀地区水泥企业对政府的诉求,向政府部门提出有利于污染治理,有利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的政策制修订提供行业咨询。还可以为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污染排放进行区域市场协调、进行兼并重组协调、进行淘汰落后的监督。必要或可能的话,在协调机制下组建一个治理环境的协调基金,用于技术创新,共享成果,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京津冀地区行业协会从形式上合作到实质性合作,共同促进地区水泥工业健康发展。

  四、严格控制新增水泥项目,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贯彻落实国务院2013年41号文件,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就是要遏制新增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这也是有利于减缓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的。

  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客观上存在着产能过剩、集中度偏低两大问题。多年的水泥价格处于全国低谷,冀东水泥和金隅水泥两家大集团对市场的集中度还没达到60%。所以市场上大小企业一起低价倾销,水泥项目和小粉磨站随意乱建,企业效益不好,哪来资金做环保?

  京津冀地区政府必须坚决停止任何新建水泥项目,坚决查处违规建设水泥项目。大企业要带头停止在地区内新增水泥产能的项目建设,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将规模发展转向兼并重组。行业协会要加强舆论引导和市场监督作用,对新建、乱建现象及时上报政府并在媒体上披露,对企业兼并重组做好穿针引线。

  五、利用京津冀一体化机遇,谋求行业健康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是地区未来水泥行业最大的利好。京津冀地区有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点。

  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分布极不均衡,北京、天津公路、地铁等已较为完善,而河北省当前城镇化率为46.8%,基础设施水平也相对落后。未来数年河北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相当规模,基建投资超预期概率大。

  以城际铁路为例,目前河北境内高铁建设里程1000公里,根据规划未来将达到1500公里,预计京沈和京张两条高铁线路2014年开工,通车之后河北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京石高速、石家庄地铁、石济高铁、西阜高速、邢衡高速等多个项目或将陆续开工。在无新增产能和淘汰落后的情况下,水泥市场需求转好,价格有望不断回升。

  北京产业和机构转移带来周边地区投资、就业的利好,也带来水泥市场的持续利好。产业和机构转移也促使城镇化率提高,为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带来契机,水泥行业为城镇化建设会做出新的贡献。

  结束语

  环境的约束力挑战京津冀地区水泥企业的创新能力,京津冀一体化又给地区水泥行业带来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需要水泥行业企业家的胆识和智慧。

  要把行业利益置于企业利益至上,要把生态环境置于行业发展至上,要把职工健康安全置于公司经济效益至上。这应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把环境治理好,把市场规范好,使企业效益提升,促行业转型升级。这就是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这就是京津冀地区水泥企业家的绿色生态梦!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京津冀水泥价格再度推涨能否奏效?

此次推涨又能否落实呢?从中国水泥网与当地水泥企业的交流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价格落实难度差异较大。

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再次尝试推涨

25-26日起天津、唐山地区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元/吨

“停产”转变为“在产”是无变化吗?

上次清单标记的是“停产”,这次清单标记的是“在产”。停产与在产可是有天地之差别啊!从明令淘汰的生产线由停产转为在产,怎么会是“无变化”呢?

一图读懂华新水泥2023环境、社会及管理(ESG)报告

华新水泥2023年ESG报告解析:绿色责任,社会影响,企业管理一览

最新《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审议通过!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排污许可管理,根据多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制定的。办法明确了排污单位应依法申请排污许可证并遵守其规定排放污染物,未取得许可证不得排放。规定了排污许可证的内容、申请与审批流程、排污管理、监督检查等程序,并指出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排污单位需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记录环境管理台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加强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办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1 18: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