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去低标利于大企业,但对供需影响或有限

2014/02/14 17:35 来源:长江证券

券商研究报告分析认为,本轮取消低标号水泥,和1999年类似,都是为了提升水泥产品质量,去低标的真正意义是挤压社会粉磨站,利于大企业发展。......

  本次取消低标和1999年类似,都是为了提升水泥产品质量

  2013-10国务院发文提出要取消PC32.5(包括R),推广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其实我国曾于1999、2007年就分别取消老低标号水泥和PO32.5(R)。

  第一次取消老低标:GB检测法改为国际ISO法,淘汰老275、325标号水泥。由于立窑可技改达到生产新低标的水平,因此对供给端作用较小。

  第二次取消PO低标:技术进步下,按照PO老标准混合材最大掺量上限15%来生产也会出现强度富余,取消后,企业多转向生产PC32.5。

  本次计划取消PC低标:小粉磨站为追逐利润,大量应用超出国标的工业废物,导致安全隐患。本次取消低标的出发点和99年一致,首要目的是提升水泥质量。由于其他种类的低标水泥在混合材品种及掺量上和PC32.5均有一定区别,若彻底取消PC32.5水泥,则原有大部分低标供给将转为高标。

  取消低标能增加需求、减少供给,真的如此吗?

  市场多认为去低标可以增加需求或者减少供给,两个结论基于同样的假设:①32.5和42.5的熟料用量不同;②32.5和42.5等量取代。但第②点并不成立,水泥最终用途是混凝土、砂浆等,混凝土配比会根据水泥标号做出用量上的调配,因此32.5和42.5并非等量替代。基于此,实际情况可能是:低标取消后,尽管总水泥产能在量上有减少,但最终整体水泥需求量也会相应减少,供需边际并不会因此有明显改善。不过立窑不能稳定生产高标水泥,因此低标水泥的取消对立窑淘汰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去低标的真正意义是挤压社会粉磨站,利于大企业发展

  小粉磨站由于难进入高标工程市场,其目标客户主要是民用市场,以生产32.5水泥为主。受益于补贴和生产、定价的灵活性,小粉磨站盈利通常较为稳定。不过一旦取消低标,小粉磨站只能转向生产高标水泥,所得补贴将锐减,且对大企业熟料的依赖性更强,价格灵活性降低,导致利润被挤压。事实上,2013年水泥企业与小粉磨站的业绩表现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水泥厂13年盈利较12年大幅改善,但不少小粉磨站的盈利并未出现明显提升。

  因此尽管取消低标对改善实际供需作用有限,但可进一步改善市场竞争格局,马太效应将凸显。当然,从区域来看,对于华东来说,海螺等大企业掌握熟料资源已可通过熟料不断提价来挤压小粉磨站的盈利能力,因此取消低标对于华东这种集中度已很好,协同已较好的区域来说,受益程度相对小些;对竞争格局差的区域效用更大,如华北。

  编者注:中国水泥网将于2014年3月12日-13日在杭州举办“2014第三届中国水泥网年会”。年会将特邀行业领导、北大宏观经济学家、行业知名经济专家、资本市场研究分析师、水泥行业百强企业,就产业政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机遇、产业整合等热点做深入解析与探讨,敬请关注!

编辑:方运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水泥产业积极落实错峰停产 未来市场回暖有赖基建及房地产需求释放

近日,受夏季用电高峰来临、水泥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响应错峰停产安排。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一季度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而前两个月这一数字只有2.3%。同时,一季度全国有26个省份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业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和气温逐步升高,全社会电力消费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8: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