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说明 联系我们 0571-8599983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分享到:
  2013-12-11  

IPO重启 水泥企业上市机遇来临

  11月30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将逐步推进股票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和审核力度,提高新股发行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透明度,努力实现全过程的监督。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停摆”一年多的IPO终于明确了开闸时间。水泥企业的上市公司不少,但是受限于行业和股市大环境,最近几年里成功IPO的企业并不多。此次开闸,可谓是久旱逢甘霖,将为水泥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带来便利。
政策解读

  核心内容: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实现“监管转型+归位尽责+赔偿、惩罚机制”的法制化、市场化改革。
  1、监管转型——信息披露为中心,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
  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监管转型”,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写出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不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并明确了证监会要干的事情是“发现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严格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2、归位、尽责——发行人、中介、证监会对真实性负责,投资者“买者自负”
  《意见》中第一次将监管机构的责任和投资者的责任与中介机构的责任并列提出,对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发行人、中介机构、证监会、投资者,各自的义务和责任明确划分。对发行人、中介机构乃至证监会的要求都是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对投资者则明确提出了“买者自负”。
  3、建立赔偿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归位尽责的必要补充
  与归位尽责要求相对应的,必然是建立赔偿机制、加大惩罚力度,目的在于更进一步增加造假违规成本,一方面放开上市的路交给市场判断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加大违规成本和打击力度。


水泥企业上市回顾

  最近四年水泥企业上市回顾

企业名称 上市时间
西部水泥 2010年8月23日登陆香港交易所
天瑞水泥 2011年12月23日登陆香港交易所
东吴水泥 2012年6月13日登陆香港交易所
上峰水泥 2013年4月26日借壳借壳*ST铜城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是近三年来登陆A股市场的唯一一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
金圆控股 光华控股12月9日披露重组预案,拟以5.76元/股的价格向金圆控股、康恩贝集团、邱永平、方岳亮、陈国平、闻焱、陈涛、赵卫东、范皓辉、胡孙胜等10名交易对方定向发行股份44010.42万股,收购其合计持有的互助金圆100%股权。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互助金圆100%股权。

  水泥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特别是按照近几年产业政策的要求,无论是进行产能扩张、环保改造还是并购重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上市对于水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好的融资渠道。然而,IPO的“停摆”,使得有意进入资本市场的水泥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要么采用借壳的方式,要么去香港上市。即使如此,能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也寥寥无几。从上表可以看出,最近4年以来,基本上每年只有一家企业成功上市。

  再看已上市公司情况,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12年共发行569单债券,其中发债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是火电行业、基础建设和水泥制造,分别为32单、30单、20单。水泥制造行业共发债20单,涉及10家上市公司,占该板块上市公司的一半,其中公司债11单,短期融资券3单,中期票据2单,其他债券4单。上述10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226.5亿元。发行规模最大的是海螺水泥,两期公司债共募集资金60亿元,其次是冀东水泥,共发行4单公司债和1单其他债券,成为水泥板块中发债最频繁的公司,共计募集资金39.5亿元。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水泥企业的资金压力并不小。比起上市公司来,那些没有上市的企业无论是融资渠道还是融资成本都更困难些。对水泥企业来说,新股发行从“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将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便利,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详情]

总结:

  新股发行注册制开启后,企业股票能否公开发行、发行多少、发行价格如何等问题,将完全由投行、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决定。这些改革都将有利于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发展,削弱了壳资源的价值,也压缩了垃圾股的生存空间。此外,企业并非只有上市这条路可走,例如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场外交易市场。无论是北京的新三板,还是上海的股交中心,都具有门槛低、容量大的特点。水泥企业也可以尝试这样的选择。

您怎么看待明年股市水泥板块走势?
年末各项经济政策密集出台,您怎么看明年股市走势?

 
A股历史上的八次IPO暂停回顾

第一次: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
空窗期:五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粤宏远A/中炬高新
背景:窗口期大盘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点,随后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和回调。IPO重新启动后,未能阻挡大盘继续探底,到1995年2月股指探底至524点。

第二次: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
空窗期:五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仪征化纤/创业环保
背景:1994年12月IPO重启后仅一个月即告再度暂停。这次暂停期间,大盘一度在三个交易日内从580点涨到926点。至新股发行恢复时,大盘又回调至700点。

第三次: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
空窗期:六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东方电气/黔轮胎
背景:此次IPO暂停距上一次也仅有一个月时间,暂停期间股指先后走出两拨小幅上涨行情,但之后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大盘很快到达阶段性底部513点。此后股指一路走高,展开一轮大牛市,至1996年底时股指已经升至1259点附近。

第四次: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
空窗期:三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上海能源/华联综超
背景:这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第一次IPO暂停。当年6月,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市场价减持国有股”招致市场猛烈的抛压,上证综指从阶段高点2245点开始一路下泄。期间证监会完全停止了新股发行和增发。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被叫停,市场一度上涨,11月2日IPO重启。但到12月股指再度向下,并自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熊市,直至股权分置改革实施。

第五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空窗期:五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双鹭药业/华电国际
背景:证监会于当年公布了试行IPO询价制度,在正式方案出台前,IPO被暂停。这次IPO暂停时,A股仍处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当中。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对当时的股价形成不小的冲击,扩容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因此暂停发新并没有给股市带来强势逆转。

第六次: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空窗期:一年
前后发行股票:三花股份/中工国际
背景:这是A股历史上最长的一次IPO空窗期。由于股权分置改革,IPO暂停了一年时间。这一轮空窗期开启后不久,上证综指跌至历史低点998点。空窗期进入尾声时,股指开始大幅度回升。空窗期结束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保利地产、大秦铁路先后上市,A股最终迎来了史上最大一轮牛市。

第七次:2008年12月6日~2009年6月29日
空窗期:八个月
前后发行股票:上海电气/桂林三金
背景:A股在经历了6124点的疯狂之后一路下行,金融危机以及新股大量发行导致市场暴跌,至2008年12月时已经下跌了一年多。进入2009年后,市场一度走出2008年至今最大的一波反弹行情。IPO在2009年6月末重启,助推股指在一个月后站上3478点。但此后股市一路阴跌,至目前徘徊在2000点附近。

第八次:2012年11月3日~2014年1月
浙江世宝发行之后,证监会开展声势浩大的IPO自查与核查运动,IPO事实停止,2014年1月将重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本期责任编辑:张敏
邮箱:news@ccement.com
更多热点新闻,欢迎扫描二维码收看
联系我们  -   行业资讯  -   水泥价格  -   地区频道  -   在建项目  -   水泥指数  -   水泥备件  -   热词搜索  -   网站地图
  • 客服热线:400-8888-870
  • 媒体运营:0571-85871513
  • 杭州总部:0571-85300321
  • 会员咨询:0571-85999833
  • 研 究 院:0571-85871670
  • 投稿邮箱:news@ccement.com

©1997-2022 水泥网版权所有 | 浙ICP备20002115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30066 |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近期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