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减排提速 中国碳交易规则呼之欲出

2010/05/27 00:00 来源: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伴随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减排承诺,中国进入低碳经济高速发展期,以京津沪为代表的近十家碳交易平台相继成立,两会期间的“低碳提案”扎堆涌现,各个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议纷纷召开,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个词语--中国碳交易市场化。

  外有发达国家热火朝天的碳交易市场和运作相对成熟的CDM机制,内有自愿减排的初步行动,中国碳交易从立法到具体实施,既有相当多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又有自己的独特困难需要克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是:在中国碳交易市场化的过程中,咨询机构该如何定位?中国碳交易产业链又该如何建立?

  咨询公司将积极参与

  “国家关于自愿减排贸易规则正在积极制定中。”在日前举行的“中日合作CDM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第五次研讨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透露。这项规则其实就是关于碳交易的法则。有感于在自愿减排项目中,国家在认证方面还缺乏经验,因此,在中国碳交易市场一系列的法律以及方法学的制定上,孙翠华说,希望得到咨询公司的帮助。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真正关注,从哥本哈根会议开始,随着两会的召开而达到高潮,不过半年时间。政府方面也缺乏相关经验,在政策制定和具体规划上难免捉襟见肘。而国内的CDM咨询机构作为低碳经济的先锋,则早在几年前就一直活跃在节能减排的第一线,参与到了CDM项目申请的每一个环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类似于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的咨询机构已有了长足发展,不少优秀的咨询机构都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成功业绩的背后,是咨询机构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在中国自愿减排贸易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政府有必要借助咨询机构的力量,更合理、更全面、更专业的进行相关规则的制定。在这种情况下,清能投资总经理雷雯认为,有实力的咨询机构,一方面要保持自己低碳经济“先锋”的作用,继续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勇于承担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碳交易产业链如何构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经表示,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2010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解振华再次论及这个问题:2010年将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责任制和问责制,并强调,在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九项措施中,“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排在第一位,各省2009年和2010年目标完成情况将接受评价和考核。

  具体到市场上,中国碳交易产业链应该怎么构建?记者通过采访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以及以清能投资为代表的咨询机构,结合各方面意见,提出四点建议:首先是政策支持,由国家颁布相关政策及标准,以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支持产业发展;其次鼓励学术研究,要涉及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制定针对不同行业的方法学等等;三是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可以通过“减排任务分解和责任分配”以及鼓励产业投资等办法确立买方和卖方,完善碳交易平台,引入咨询和认证机构,建立完整产业链;四是通过加强国民减排意识教育,引导全民减排,营造终端大市场。

  至于碳强度的配额如何分解到地方和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我们目前就要在一些行业进行试点,主要是一些能源行业和高耗能的制造业,我们要从中学习一些经验。”

  国外经验,借鉴但不可照搬

  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值得中国借鉴。目前,发达国家的减排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方面,颁布相关法律政策,英国在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9年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约束“碳预算”的国家;日本于2009年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美国于2009年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另一方面,他们往往还有其他手段作为辅佐,比如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倡导可持续能源,以及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来保证减排的顺利实施。

  来自荷兰的碳购买商--荷兰中国碳基金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吴亮先生认为,中国在碳交易规则的制定当中,首先,要凸显政府的公信力,正确引导政策走向;其次,要确保核查核证透明化,在自愿减排交易中,避免买空卖空;第三,借鉴已有的CDM机制和其他经验,但由于中国节能减排有自己的方式和特点,所以碳交易也要有适合自己的、创新的方式,不能完全照搬已有模式。

  2012年之后碳交易将如何进行?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制定中国碳交易规则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表示,“2012年后中国CDM需求市场依然存在,并且有扩大空间的可能。”冯飞则表示:“碳交易一定要搞,也有必要搞。”金融危机和哥本哈根的阴影是暂时的,而气候、能源和环境危机则是事关人类长期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只要这个大背景在,CDM机制和碳交易就一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lq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今日投资】节能降碳方案出炉,光伏产业加速整合;A股反弹,有色板块走强,关注国企低位个股机会

关键结论:国务院发布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产能优化,光伏产业链因供给过剩加速出清,价格下跌,行业将迎来格局重塑。氧化铝价格上升,利好相关企业。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放宽,旨在稳定市场。关注金属板块和光伏行业领先企业投资机会。

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发布了《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旨在推动绿电消费和能源转型。目标是到2025年绿电交易规模达50亿千瓦时以上,2030年达300亿千瓦时,建设绿电消费标杆城市。措施包括扩大绿电市场规模、引导用户消费绿证、提升绿电消费水平、健全绿电核算体系和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政策将通过市场化交易、电碳机制衔接和供需匹配推动能源清洁化和低碳化。

2024-05-24 碳交易 能耗双控

华新蝉联世界水泥协会创新大奖,深耕低碳智能制造领域

华新水泥连续两年获得世界水泥协会创新大奖,今年凭借“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奖,成为全球唯一蝉联该奖项的企业。该项目解决了水泥行业中使用废弃物为燃料的稳定性问题,实现低碳、高质量生产,展现了公司在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的领先地位。

碳排放权交易新规则生效,发电、钢铁、建材等行业迎来变革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首先影响发电行业,推动煤炭行业向低碳转型,同时促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钢铁和建材行业也将加快转型升级以应对碳排放挑战。有色行业预计将成为第二批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平稳,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价格发现机制逐渐成熟,未来将扩大覆盖范围至更多高排放行业。

李新华调研豫企发展:探寻在豫企业新动力与挑战

4月18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一行赴郑州瑞泰、中联同力调研指导工作,详细了解企业落实一季度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规划。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于猛在郑州瑞泰参加调研。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1: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