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湖北坚持“查改惩教防”一体推进 防治工程腐败

2023/11/23 14:5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湖北对工程腐败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震慑力。......

今年,是湖北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年,2万余个重大工程项目同时在建。该省聚焦“行贿受贿多、插手干预多、围标串标多、转包及违法分包多、虚报工程量套取资金多”的“五多”问题,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乱象和顽瘴痼疾出拳亮剑,由省纪委监委统筹协调,一体推进“查改惩教防”,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严“查”“改”,一大批违规违法问题得以整改

今年4月以来,湖北省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的具体行动,瞄准腐败乱象和顽瘴痼疾打出一套组合拳。

这次专项治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行打击查处联动协同,突破以往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局限。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全局思维,对工程腐败多管齐下、全面查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专项治理“路线图”“时间表”。由省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省协调小组,组织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等14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形成“1+14”的“兵团作战”架构,多部门统一行动,齐抓共管,协同治理。在省协调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全省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全覆盖的自查自纠。

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自查工作指引,按照“分级分类自查、自上而下指导、自下而上填报”的方式,督促12家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对2020年以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的工程项目各环节进行自查。截至目前,全省共自查项目29117个,发现问题6345个,已整改5337个。

紧盯“关键人员”是自查自纠的关键。全省组织建设单位负有项目管理职责的党员和公职人员对自身履职情况进行自查,61738人参与,501人报告存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

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对自查问题梳理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分层分类强化问题整改。

“某公路改造工程项目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11月13日,省交通运输厅通报6起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引起较大反响。

专项治理启动以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全系统对公路水运工程进行全覆盖自查,共自查项目1.4万余个,查出问题1800余个。厅党组成员分别带领7个检查组深入一线开展明察暗访,挖出了一批问题,连续发出8期典型问题通报,曝光28起,并对相关单位进行严肃约谈,督促整改。 

“通报曝光问题时,我们不是把陈年积案和原来发现的问题再通报一次,而是通报新发现的问题。一些工程项目负责人看到我们动真碰硬,触动很大,积极整改问题。” 该厅建设市场处负责人说,目前,正对1800余个问题整改销号,通过真查真改推动交通建设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强力“惩”,执纪执法震慑效应充分彰显

专项治理中,湖北对工程腐败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震慑力。

今年4月,恩施市投资建设服务中心项目管理股原副股长张某因在某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参与串标、收受贿赂,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案件查办中,该市纪委监委召集业主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评标过程进行复盘。全面复核评标资料,仔细比对100个评标分数,发现中标企业的技术标接近满分,而多家大型企业得分却出奇地低。经深入了解,中标单位的施工负责人只是本地一名包工头,且缺乏施工资质。

该市纪委监委与相关部门联合作战,组成专案组。施工负责人交代了其在招标前找“标贩子”借资质,大量制作标书,开展围标串标的事实。专案组进一步对标书、业主单位评委开展调查,发现中标单位“收买”业主单位评委,通过在标书上留暗号进行串标的违法事实。

最终,包括张某在内,11人因在该项目招投标中违纪违法受到相应处理。

该市纪委监委一鼓作气,以案带案,对该业主单位参与的其他招投标项目进行全面“体检”,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人员18人,其中留置3人,已开除党籍和公职2人。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对2020年以来反映工程建设领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清仓式”起底,同时协调巡视巡察、公安、审计、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部门移交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公安机关正在侦办的236件串通投标案信息和103件巡视、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线索通报市州纪委监委,督促深挖彻查背后的党员和公职人员腐败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职能部门移送问题线索共计1218件。

为强化协同办案,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常态化协同办案机制,与公安、住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部门专题会商6次,推动案件查办提质增效。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以事寻案、以人查案、以案挖案等方式,重点查办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及贪污贿赂、公职人员失职失责、市场主体以行贿等方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

咸宁市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纪警协同”联动办案机制,实行信息互通、措施配合;宜昌市纪委监委抽调精干力量,全力跟进省公安厅首批挂牌督办的围标串标案,深挖彻查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荆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分析研判省纪委监委交办的9件重点问题线索,全面跟进公安机关在查的10个串通投标案件,筛选一批影响较大的案件提级办理,上下联动,各个击破。

截至10月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69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09人,移送司法机关250人,追赃挽损5.4亿元;公安机关、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部门分别对一批串通投标案件立案查处;住建部门对一批“三包一挂”(分包、转包、内包、挂靠)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深“教”“防”,引导党员干部形成遵纪守法的自觉

“工程领域是腐败高发地带,这起腐败典型案例教训惨痛、令人警醒……”近日,随州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观看警示教育片《香饵有毒 贪路无归》后唏嘘不已。近期,该市各相关部门扎实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工程建设领域纪法规章,开展警示教育。

湖北各地把纪法教育贯穿专项治理工作始终,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相关从业者形成遵纪守法的自觉。

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工程建设领域主要政策法规文件学习目录》,收入党纪党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77项,督促各地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学习。随州、宜昌、鄂州等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编印警示录、拍摄教育片的方式,将纪法宣传、案例通报、警示教育等有机结合,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拧紧“廉洁阀”。十堰市纪委监委对全市工程建设领域重点岗位、重点项目负责人进行谈心谈话、教育提醒后,全市38人主动交代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纪法教育近2万场次,63万余人次参加学习。

筑牢“防火墙”,是防治工程腐败、促进长效治理的重要抓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剖析重点案件,排查制度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整改提示函等方式,督促发案单位认真查找问题症结、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截至目前,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59份,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2518项。

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改进工程项目监督监管,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着力防范工程腐败。

湖北是建筑大省,当前共有5000余个市政工程项目在建,260余万从业人员在岗,监管难度较大。为防治工程腐败和其他违规违法问题,省住建厅开发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将大数据、智能化管理设备应用于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噪声扬尘和各个施工作业面,对违规操作进行预警,让项目管理“耳聪目明”。

8月25日上午,省住建厅信息化系统控制室,在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后,例行网上巡查随即展开。大屏幕实时显示全省各建筑工地的施工状态。该平台“预警提示框”自动弹出提示——十堰市中燃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某公司项目经理胡某同时在武汉市的4个施工项目担任项目经理。按照《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此行为已违法违规,且可能存在证书挂靠问题。

省住建厅立即派出暗访组赴十堰开展飞行检查。到现场后,暗访组发现,该公司中标承诺和施工任命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共10余人,无一人在岗。通过大数据筛查和系统比对,查实该项目存在非法转包问题。目前,该问题已得到严肃查处。

全省上下还深化改革创新,以专项治理为契机,综合施策,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推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深化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推行“免证明”应用、推动交易担保“减”“免”“替”、大力推行规范柔性执法、推行“评定分离”改革、“一网通投”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让众多投标企业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实行工程建设领域投标保证金‘减’‘免’‘替’,帮我们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10月9日,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以前,公司要准备800至100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才能参与投标,现在,公司用于投标所需的保证金只要一、两百万就够了,企业负担大大减轻。(中国纪检监察报今年,是湖北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年,2万余个重大工程项目同时在建。该省聚焦“行贿受贿多、插手干预多、围标串标多、转包及违法分包多、虚报工程量套取资金多”的“五多”问题,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乱象和顽瘴痼疾出拳亮剑,由省纪委监委统筹协调,一体推进“查改惩教防”,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严“查”“改”,一大批违规违法问题得以整改

今年4月以来,湖北省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的具体行动,瞄准腐败乱象和顽瘴痼疾打出一套组合拳。

这次专项治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行打击查处联动协同,突破以往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局限。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全局思维,对工程腐败多管齐下、全面查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专项治理“路线图”“时间表”。由省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省协调小组,组织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等14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形成“1+14”的“兵团作战”架构,多部门统一行动,齐抓共管,协同治理。在省协调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全省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全覆盖的自查自纠。

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自查工作指引,按照“分级分类自查、自上而下指导、自下而上填报”的方式,督促12家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对2020年以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的工程项目各环节进行自查。截至目前,全省共自查项目29117个,发现问题6345个,已整改5337个。

紧盯“关键人员”是自查自纠的关键。全省组织建设单位负有项目管理职责的党员和公职人员对自身履职情况进行自查,61738人参与,501人报告存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

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对自查问题梳理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分层分类强化问题整改。

“某公路改造工程项目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11月13日,省交通运输厅通报6起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引起较大反响。

专项治理启动以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全系统对公路水运工程进行全覆盖自查,共自查项目1.4万余个,查出问题1800余个。厅党组成员分别带领7个检查组深入一线开展明察暗访,挖出了一批问题,连续发出8期典型问题通报,曝光28起,并对相关单位进行严肃约谈,督促整改。 

“通报曝光问题时,我们不是把陈年积案和原来发现的问题再通报一次,而是通报新发现的问题。一些工程项目负责人看到我们动真碰硬,触动很大,积极整改问题。” 该厅建设市场处负责人说,目前,正对1800余个问题整改销号,通过真查真改推动交通建设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强力“惩”,执纪执法震慑效应充分彰显

专项治理中,湖北对工程腐败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震慑力。

今年4月,恩施市投资建设服务中心项目管理股原副股长张某因在某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参与串标、收受贿赂,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案件查办中,该市纪委监委召集业主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评标过程进行复盘。全面复核评标资料,仔细比对100个评标分数,发现中标企业的技术标接近满分,而多家大型企业得分却出奇地低。经深入了解,中标单位的施工负责人只是本地一名包工头,且缺乏施工资质。

该市纪委监委与相关部门联合作战,组成专案组。施工负责人交代了其在招标前找“标贩子”借资质,大量制作标书,开展围标串标的事实。专案组进一步对标书、业主单位评委开展调查,发现中标单位“收买”业主单位评委,通过在标书上留暗号进行串标的违法事实。

最终,包括张某在内,11人因在该项目招投标中违纪违法受到相应处理。

该市纪委监委一鼓作气,以案带案,对该业主单位参与的其他招投标项目进行全面“体检”,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人员18人,其中留置3人,已开除党籍和公职2人。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对2020年以来反映工程建设领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清仓式”起底,同时协调巡视巡察、公安、审计、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部门移交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公安机关正在侦办的236件串通投标案信息和103件巡视、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线索通报市州纪委监委,督促深挖彻查背后的党员和公职人员腐败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职能部门移送问题线索共计1218件。

为强化协同办案,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常态化协同办案机制,与公安、住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部门专题会商6次,推动案件查办提质增效。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以事寻案、以人查案、以案挖案等方式,重点查办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及贪污贿赂、公职人员失职失责、市场主体以行贿等方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

咸宁市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纪警协同”联动办案机制,实行信息互通、措施配合;宜昌市纪委监委抽调精干力量,全力跟进省公安厅首批挂牌督办的围标串标案,深挖彻查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荆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分析研判省纪委监委交办的9件重点问题线索,全面跟进公安机关在查的10个串通投标案件,筛选一批影响较大的案件提级办理,上下联动,各个击破。

截至10月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69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09人,移送司法机关250人,追赃挽损5.4亿元;公安机关、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部门分别对一批串通投标案件立案查处;住建部门对一批“三包一挂”(分包、转包、内包、挂靠)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深“教”“防”,引导党员干部形成遵纪守法的自觉

“工程领域是腐败高发地带,这起腐败典型案例教训惨痛、令人警醒……”近日,随州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观看警示教育片《香饵有毒 贪路无归》后唏嘘不已。近期,该市各相关部门扎实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工程建设领域纪法规章,开展警示教育。

湖北各地把纪法教育贯穿专项治理工作始终,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相关从业者形成遵纪守法的自觉。

省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工程建设领域主要政策法规文件学习目录》,收入党纪党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77项,督促各地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学习。随州、宜昌、鄂州等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编印警示录、拍摄教育片的方式,将纪法宣传、案例通报、警示教育等有机结合,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拧紧“廉洁阀”。十堰市纪委监委对全市工程建设领域重点岗位、重点项目负责人进行谈心谈话、教育提醒后,全市38人主动交代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纪法教育近2万场次,63万余人次参加学习。

筑牢“防火墙”,是防治工程腐败、促进长效治理的重要抓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剖析重点案件,排查制度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整改提示函等方式,督促发案单位认真查找问题症结、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截至目前,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59份,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2518项。

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改进工程项目监督监管,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着力防范工程腐败。

湖北是建筑大省,当前共有5000余个市政工程项目在建,260余万从业人员在岗,监管难度较大。为防治工程腐败和其他违规违法问题,省住建厅开发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将大数据、智能化管理设备应用于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噪声扬尘和各个施工作业面,对违规操作进行预警,让项目管理“耳聪目明”。

8月25日上午,省住建厅信息化系统控制室,在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后,例行网上巡查随即展开。大屏幕实时显示全省各建筑工地的施工状态。该平台“预警提示框”自动弹出提示——十堰市中燃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某公司项目经理胡某同时在武汉市的4个施工项目担任项目经理。按照《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此行为已违法违规,且可能存在证书挂靠问题。

省住建厅立即派出暗访组赴十堰开展飞行检查。到现场后,暗访组发现,该公司中标承诺和施工任命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共10余人,无一人在岗。通过大数据筛查和系统比对,查实该项目存在非法转包问题。目前,该问题已得到严肃查处。

全省上下还深化改革创新,以专项治理为契机,综合施策,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推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深化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推行“免证明”应用、推动交易担保“减”“免”“替”、大力推行规范柔性执法、推行“评定分离”改革、“一网通投”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让众多投标企业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实行工程建设领域投标保证金‘减’‘免’‘替’,帮我们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10月9日,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以前,公司要准备800至100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才能参与投标,现在,公司用于投标所需的保证金只要一、两百万就够了,企业负担大大减轻。

编辑:戴冬虞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湖南交通项目新进展:重要更新,速来了解!

湖南交通项目建设正酣,多个项目传来新进展。

[周评]中南:外围市场带动,两湖价格上调(4.15-4.19)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或受外围市场涨价带动,中旬以来两湖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复价上调30元/吨,执行待观察。广东珠三角部分企业散装水泥价格小幅下调20元/吨左右,其余同业报价暂稳。

上下夹击!涨价后的湖北水泥行业能“稳”多久?

种种信息来看,湖北此轮水泥涨价后究竟能“稳”多久,情况不容乐观。

拆三建一,亚东水泥7266t/d熟料项目计划明年8月投产

据了解,湖北省经信厅此前公示的产能置换方案显示,亚东水泥就是将位于武汉的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两条熟料线、武汉亚鑫水泥有限公司一条熟料线整体搬迁至黄冈武穴市田家镇,由黄冈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新建一条7266t/d水泥熟料生产线,退出产能合计10900t/d,置换比例1.5∶1。

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涉拆除超5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 (附名单)

清单上显示,各地均有多条生产线已拆除或停产计划拆除,累计超50条,用于产能置换新建项目。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6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6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6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6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6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6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6

重庆

¥ 328.95
2024-04-26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6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6

湖南省

¥ 315.99
2024-04-26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6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6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6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6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6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6

浙江省

¥ 342.2
2024-04-26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6

上海

¥ 332.73
2024-04-26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6

吉林省

¥ 336.82
2024-04-26

辽宁省

¥ 310.53
2024-04-26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6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6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6

天津

¥ 338.21
2024-04-26

北京

¥ 349.43
2024-04-27 18:04:00